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5-14 06:53:0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07:02:08
清早看到这篇文章内心还是有些惆怅。首先为发帖人这样的学术坚守而感到非常的敬佩,这是目前中国市场化被过度的功利化之后,已经鲜有人能够阅读如此多的文献,大部分的经济学人是把经济学的学习看做获得财富的一把钥匙。但是国内就我个人来看还是有些人在默默的奉献和坚守着,其中岭南的朱富强个人感觉还是非常好的,此外向汪丁丁、叶航、韦森以及人大几个做制度分析的几个人一直是我学习的动力。
话扯得有点远了,还是回到楼主似乎在讨论的问题上,给我个人的感觉是:楼主几乎已经把经济的重要历史文献都阅读的差不多的,但是我希望楼主能够把视野扩大到一个更宽的领域,尤其社会学和伦理学。仅仅在经济学领域看问题往往会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尤其是在中国的当今,无论市场改革的深化,还是国内经济学作为一种显学现象的出现,都需要我们有一个更加宽的视野来结果中国的这样一个经济社会过程。经济学在中国之所以称为显学,不仅与中国的经济学人的功利主义有关,同时也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土壤存在很大的关系,理论理性的不足是中国当今学术研究的最大障碍。
第二,从楼主的帖子中,我个人感觉楼主很注重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管你实证的还是规范的,不管你是历史的还是比较的,不管你是计量的、数理的还是叙述性的,我们之所以选择这种方法是因为这种方法最能够问题的表达和分析的深入。同一个经济现象我们可以使用不同方法来进行分析。但是,最可怕的是,你掌握了一种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来分析所有的经济现象,这是中国经济的杯具。
第三,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最近数十年出现了所谓跨学科的研究趋势?我个人感觉是经济学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学研究的价值判断存在问题,这也是米塞斯在《人的问题》和《经济学的最后基础》里面反复强调的,实际上不管是经济学还是其他社会、人文科学,其最终的指向都是研究人的行为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08:47:10
支持一下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09:06:49
查了下,徐这个英国回来的混子,竟然跑到中山去了,光华没法呆了啊,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09:10:03
门外汉过来围观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09:20:08
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09:43:05
haitianxxing 发表于 2014-5-13 22:18
我承认了没做过,只做过计量方法,没做过统计方法,所以还希望多多指教
纠正点小错误,倾向性得分匹配法也是一种计量方法,主要用于处理非随机化数据,在应用微观方面用得多点,可参考Cameron & Trivedi 《Micro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机械工业出版社)p871-879, Matching and Propensity Score Estimators一节。但这点小错误一点都不影响楼主的结论和那些辩证思考,以及对末学的启发。术业有专攻,楼主的计量可能主要集中于时间序列;计量和经济学内容庞杂,不可能都涉猎,做金融计量和宏观计量的可能就不太关注微观计量,我之前也不懂这个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09:56:14
raiman 发表于 2014-5-14 09:43
纠正点小错误,倾向性得分匹配法也是一种计量方法,主要用于处理非随机化数据,在应用微观方面用得多点。 ...
我看了几本外国人的书,他们把我们通常所的计量模型,在具体运用中分为经济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倾向得分匹配归为统计学方法,我只是运用一些工具,没有专门研究过计量和统计,也不知道怎么区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09:56:15
楼主选择的论述是以一位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观点作为基调,如果换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观点,是否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或者是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很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学有很深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是否这些经济学奖的观点都与例证中的诺奖获得者的观点一致。还有就是经济学问题很多,研究的方向也不一致,是否也会得出与楼主一样的观点?这里我想说的是,尽管楼主写了那么多,也只是你选择了一个人的观点作为证据,来最大化证明你的逻辑的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0:01:56
写的非常透彻。但是有几点不同意见:
1.关于自私概念的看法。我的观点自私只是个中性意义上的概念,理性人在面临约束条件下取得资源的最优分配的内在动力就是因为他的‘自私’。所以我对自私的理解就是理性人在比较所以的决策之后选择对自己最有力的那一项。通俗讲就是人人做好自己。当然了,这个人人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前提是有法律和道德约束下的行为。我始终认为理想人的selfish和greedy是推动人类前进的主要动力。亚当斯密除了国富论之外还有一本道德情操论。
2.关于马经和西经的画界,我认为是对同一种经济现象从不同的框架出发去研究的。西经的根本在于承认理性人的selfish和greedy,进而提出三个公理假设。而马经则主要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去研究经济行为。我对赋予资本拥有者一个社会角色后再去探讨拥有和非拥有的对立的矛盾很不理解。我始终搞不明白的是马经是如何解释资本家在成为资本家之前是个什么社会角色,该怎么解释。比如,现在鼓励大学生创业。那么同寝室的人可能会成为资本家,也跟能成为给资本家打工的,也就是要贡献剩余价值的人。
3.关于最后教师考核的问题,我也不认为这个考核制度合理。但是什么样的考核标准是最优的?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哪本杂志是核心,哪本杂志是非核心,这个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我个人还是认可现在大部分学校采用的那个list。这个list是一种偷懒的做法,就是别人是这么用的,我也就拿过来用了,如果有人觉得不好,那就是和主流不符。这样做也算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霸王作风吧。但在没有找出更好的方法之前,这个只能算是次优或者次次优吧。现在各个学校搞学术大跃进是教育部的压力,没有办法。很多老师都是为了满足这个压力,活得跟喘不上气的狗一样。现在的老师真的很卑微。
只是我一家之言。我很少写这么长的帖子,只是今天看了这篇非常好的帖子有感而发吧。如果让谁不满意了,你就当我放屁好了。讨论可以,如果要骂人的话,我就当你自己说你自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0:26:07
支持理性!这才是论坛该有的风气,不是情绪的宣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0:33:01
马经政治色彩太浓,引民愤万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0:43:38
为楼主点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0:56:41
楼主很强大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1:35:21
infrmation010 发表于 2014-5-13 19:13
人人皆知,国际著名期刊,国内著名期刊,它们上面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都是垃圾泡沫,或者相当于垃圾泡沫。 ...
不要眼高手低,如果一定要求自己做的东西很新颖很有贡献,那么多数人都只能在梦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别想那么多,好好写好好投就行了,牢记一句话:就算是一件底裤也有其价值,也许你一个很小的发现你自己都觉得没什么的,以后却恰好能成为一个重大发现的一个很小却不可缺少的基础,那也就很不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1:39:17
infrmation010 发表于 2014-5-13 18:54
好比下围棋,马克思理论讲究圈地,主流经济学讲究吃子。

好比下很大的围棋,共计有1000*1000这么大的棋盘 ...
围棋中有两类人,一类是求道派,一类是胜负师,你如果把目标设定为发现世间的真理,你八成就是前者,这种人多数志向远大却基本什么都不干,因为他们容易让自己陷入一种虚妄而自欺欺人的完美主义情结当中,但如果把目标设定为在目标期刊上发表,那就简单的多,一局一局的下一局一局的拼一局一局的赢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11:45
remlus 发表于 2014-5-14 11:39
围棋中有两类人,一类是求道派,一类是胜负师,你如果把目标设定为发现世间的真理,你八成就是前者,这种 ...
你真懂得围棋?就围棋而言,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说,恰恰是求道派更受人尊崇,更能青史留名。胜负师只不过是一时的过眼烟云罢了。武宫正树的宇宙流,过一万年可能还有人记得,李昌镐的官子功夫,可能100年以后都没人记得了。无他,前者代表了真正的创新,而后者只是利用人性的弱点 ,利用时间的约束下出来的平庸之局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21:11
mhymark 发表于 2014-5-14 12:11
你真懂得围棋?就围棋而言,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说,恰恰是求道派更受人尊崇,更能青史留名。胜负师只不过 ...
想多了没用,不是你想求就求得来的,也不要赢不了就说自己不想要,没意思。你说的不错,大李的下法就是前半盘不犯错,宫子滴水不漏等你犯错,但我相信他的冠军数一百年后还是丰碑,会有人记得有人学。

我个人更欣赏几条大龙被屠依然死战不降的弈者,规则允许,你管得着吗?有本事你别急别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2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25:55
remlus 发表于 2014-5-14 12:21
想多了没用,不是你想求就求得来的,也不要赢不了就说自己不想要,没意思。你把李昌镐放在求道派里面我是 ...
你好好看看,我啥时候把李昌镐放在求道派里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26:30
      这是最近这个主题讨论中,较中肯和有深度的一个帖子。很佩服楼主的广博,实际上最近两年我在补学计量的过程中,对自己经济学研究的路径也一直处于探索思考中,当然,无论偏向于规范还是实证,归纳还是演绎,熟悉和掌握一些计量实证的方法还是必须。只是,现在的研究流行计量包装化,从现实性来说要坚持不随波逐流确实也不容易啊...
      关于论文刊物等级问题,前几天也发帖谈了一点看法:https://bbs.pinggu.org/thread-3031453-1-1.html。复制中这里吧。
       也谈岭南学院论文定级
1、经济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似乎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探寻这种人类社会活动可能具有的规律吧。由于人类的社会性,经济活动的规律也呈现出较强的复杂性和时代性,所以对经济规律的探寻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历史上各个学派、各类方法的出现大概是对此的一个反映吧,很难绝对地说那种经济研究的方法是唯一完全正确的。
2、新古典+计量是当今国际(美国)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学习和应用主流研究方法当然是应该的,实际上在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中这已经成为了趋势和主流,甚至产生了一些盲目崇拜和滥用。到底它是不是唯一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可能只能由时间和实践慢慢检验吧。此时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容纳非主流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应该是必要和合理的。
3、考虑到我国经济研究中同时存在着对国际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不熟悉和滥用,同时考虑到对学术研究多样性的鼓励和保护,所以,岭南学院的评价方法改革的方向是应该肯定的,加强对符合国际主流研究的激励也是合理的,但由于目前国内对新古典+计量方法的研究似乎已经成为了潮流和主流,也有了滥用的苗头,这种激励的幅度似乎也不必过度了。相反,其他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路径已经被日益边缘化,所以在评价体系中留有一定的空间,对这些研究方法和路径给予一定的激励和保护可能更有意义吧。当然,两者的度在哪里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但简单单一的评价制度肯定是不对的。
4、以期刊等级和论文数量评价研究水平和论文水平是一种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低成本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优点当然毋庸置疑,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容易导致简单粗暴和机会主义,也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多样性。当一个国家或学科发展水平越高、越成熟,信息不对称情况得到缓解时,就越不会以它为主要评价依据。
5、目前等级化数量化的评价已经全面统治了国内学术评价领域,全国范围是否到了修正的时机较难确定,但名校的评价机制增加弹性和包容性,少一些简单粗暴性应该是可行的。当然这要求名校的决策者少一些功利性多一些理想性和长远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4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45:08
支持理性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47:06
mhymark 发表于 2014-5-14 12:25
你好好看看,我啥时候把李昌镐放在求道派里面了?
嗯,看错了,改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2:56:24
informati0n010 发表于 2014-5-14 12:42
兄弟也说几句,补充几句:


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往目的的桥梁。---弗里德里希 尼采。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领导者,大家会喜欢他却难以尊敬他,他个人也难有成就感。誉满天下者,谤亦随之,君子不重则不威,不敢制造敌人的人也难以成为任何人可信的朋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3:04:42
大家敞开心扉的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3:08:59
remlus 发表于 2014-5-14 12:56
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往目的的桥梁。---弗里德里希 尼采。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领导 ...
复制代码
我相信人心向善,群众是通情达理的。
真的一心为公,办事公道,那能有几个人愤愤不平啊?就是极少数人愤愤不平,也摆不上台面啊。



我前面说,做上级的不要把职工搞得郁闷,绝望,不堪,这意思是说,别搞压迫,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人,都会老去。
人的一生,该怎么过才行?



至于管理上的公正、强制,那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也是广受欢迎拥护的。
古人不是都说了吗,人不怕你能,就怕你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3:28:26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5-14 13:08
我相信人心向善,群众是通情达理的。
真的一心为公,办事公道,那能有几个人愤愤不平啊?就是极少数人 ...
恰如你言,人都是要死的,那为什么不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群众不可能都是通情达理,但就算他们通情达理,你也要有自己的主张和坚持。我管你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不服来斗,且看鹿死谁手。斗输了又怎样?大不了就像主席跟尼克松说的那样:他与我斗,斗我不过,飞出去,摔死了。

大丈夫,生不五鼎食,下一句是什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3:32:41
remlus 发表于 2014-5-14 13:28
恰如你言,人都是要死的,那为什么不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群众不可能都是通情达理,但就算他们通情达理,你 ...
复制代码
有自己的主张和坚持,等等,是非常好的,非常必要。

但是,同时得走群众路线,得履行程序。




盗亦有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4 13:35:15
remlus 发表于 2014-5-14 13:28
恰如你言,人都是要死的,那为什么不按自己的意愿生活,群众不可能都是通情达理,但就算他们通情达理,你 ...
复制代码
照样胖如猪。


我觉得啊,当个联合国大会会长,校长,院长,那就很好很好了。那除非重新投胎做人,那才可以当美国大学的教授,院长。

都已经有权有势了,有钱有地位了,还要怎样?

玩够了没有?

眼看着,那就快80了,折腾权,折腾钱,折腾人,没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