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01 5
2014-05-15

市场经济里,商品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价格有时候高,有时候低,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传统观点认为,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这种观点的本质就是说,商品价格的高低由商品自身因素决定,商品自己决定了自己的价格,它的价值大,价格就高;价值小,价格就低。那么商品自身的因素能不能决定自己的价格呢?价值大的商品,或者使用价值大的商品,价格就高吗?



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部电话机,只有一部电话机就是废物。世界上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商品,世界上可能只有一种产品,但是不可能只有一种商品,至少要有两种商品才能交换,所以研究商品时不可以只孤立地研究一种商品。当两种商品进行交换时,就有一个交换比例,这个交换比例就是价格。价格是交换比例,只有当两种商品进行交换时才有价格,所以价格不能只存在于一种商品上,不可以孤立地研究一种商品的价格。当甲、乙两种商品进行交换时,甲换了多少乙,这就是甲商品的价格。那么甲商品的价格能不能由甲商品自己决定呢?显然不能。关键得看乙商品有多少。如果乙商品很多,甲就可以换很多乙,甲的价格就高;如果乙商品很少,甲换到的乙就不可能多,甲的价格就低。所以,商品的价格与其它商品的数量有关。换句话说,一个生产者,他的产品价格是多少,取决于对方有多少东西。



太上老君的仙丹太有名气了,我们都知道。吃一粒就能医治百病,还能长生不老,用处没有比它大的;为了炼它,太上老君和他的弟子们花了几十万年,它的价值无与伦比,但是如果太上老君拿一粒仙丹到人间卖,它的价格能是多少呢?它自己能决定自己的价格吗?不能。如果人间有个最富裕的人,他的全部家产是100只羊,如果他不借债的话,那么一粒仙丹的价格最高也就是100只羊。如果这个最富裕的人的全部家产只有1只羊,那么一粒仙丹的价格最高也就是1只羊。如果太上老君拉几百列车的仙丹到人间卖,超过人类的总需求量,那么仙丹的价格就会一路低走,最后会有一部分剩余,被扔到河里,一钱不值。可见,仙丹虽好,但它自己决定不了自己的价格,它的价格完全由购买者有能力提供的财富量以及购买者的需求量决定。



认为价值决定价格,认为商品自己能决定自己的价格,这是孤立研究商品和价格后得到的错误观点。


当我们能够不孤立地,能够在商品交换中研究价格时,我们就会知道,价格其实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这就是商品的价格规律。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价值完全无关。

供大于求,价格就低;供小于求,价格就高。

商品的价值规律是错误的。但是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




下面再举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假设一个社会共有100个农民,因为能力不同或者剥削的原因,他们的贫富肯定是不同的,即他们拥有的余粮不同。假设甲最富裕,有余粮200斤左右;乙次之,有余粮160斤左右;丙再次之,有余粮140斤左右;丁再次之,有余粮120斤左右;往下逐渐减少,有的有十几斤,有的颗粒无有,还有的欠债。我们把他们按余粮的多少从上到下排列,就像标尺上的刻度一样,越往下越小。再假设这时朱五制造的是三张铁锄,这样从上到下,一张对应农民甲,一张对应农民乙,一张对应农民丙;如果这三张铁锄是同时出售的,即同时向市场供应,当然价格应该一样,那么这时价格就应该和农民丙的商品粮的量对应,在140斤附近。所以双方商品的供应量就决定了双方商品的价格,即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这样,三张铁锄就能全部卖完,所以铁锄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这时铁锄的市场需求者全部获得满足,这就是供求平衡。如果是两张铁锄,那么这样的价格肯定不够卖的,供小于求,非上涨不可,因为第二张铁锄对应的是农民乙。这很像拍卖,谁能出得起高价,谁就能得到商品。这也像标尺上的指针,随着铁锄数量的减少,指针会收缩,沿着直尺的刻度逐渐向上移动。如果是四张铁锄,那么这样的价格就肯定卖不完,非降价不可,因为第四张铁锄对应着农民丁。当铁锄的供应量继续增加,那么价格也会继续降低。这就像标尺上的指针,随着铁锄数量的增加,指针会被挤得沿着标尺的刻度逐渐向下移动。所以说,供大于求会使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会使价格上涨。




上面说的都是理论上的情况,即在我们知道双方商品产量的情况下,所必然形成的价格。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实际情况下,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产量。那么实际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接着拿上例来说。当朱五发明制造出了三张铁锄之后,他要和农民交换粮食,那么交换比例会是多少呢,即一张铁锄的价格应该是多少呢?由于铁锄是新产品,是高科技产品,而且农民都非常喜欢,一心想得到,所以价格的主动权掌握在朱五的手里,要由他先要价。那么他会要多少呢?由于铁锄是个崭新的产品,没有类似产品的价格参考;又由于他对每个农民的余粮量不清楚,只能大概地估计,所以他肯定只能靠估计尽量往高处要。假设他开始要一张铁锄换500斤粮食,那么这个价格我们就称为初始价格,或者叫试探价格。那么这个价格能不能成立?肯定不能,因为没有一个农民可以供应出500斤粮食。没有一个农民能供应出500斤粮食,就是农民对铁锄的市场需求量是零,这时只有市场供应而没有市场需求,供大于求,所以这个价格不成立就是由供求关系造成的。这个时候,铁锄的价值是不管用的,不管铁锄的价值是0也好,是1也好,是100也好,这个价格都不能成立,所以价格与价值无关。这个价格下卖不出去,他肯定要降价。这个时候,我们知道,甲最多能向市场供应200斤粮食,所以铁锄的最高价格只能在200斤附近的粮食。所以这个供求关系就决定了铁锄和粮食的价格。当朱五以这个价格卖掉一张铁锄后,他还想以这个价格继续卖下去,但是这时就卖不出去了,因为已经没有农民能出得起200斤粮食了,所以就不得不降价。这还是由当时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结果,第二张、第三张铁锄就分别以160斤和140斤粮食卖了出去。再假设,开始时朱五对每张铁锄的要价是120斤粮食,那么这时就必然有四个农民争着要买铁锄,那么这三张铁锄就不够卖的了,就是供小于求,那么这时朱五就得涨价。如果开始朱五对每张铁锄的要价是150斤粮食,那么就会只有两个农民来买,铁锄就卖不完,供大于求,非降价不可。如果开始朱五对每张铁锄的要价是130斤粮食,那么就有三个农民来买,三张铁锄就能正好卖完,能买起铁锄的农民也都得到满足,那么这时就是供等于求,供求平衡。这三种情况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再往后,第四、第五张铁锄被生产出来,价格都要逐步降低。总之,在一个消费周期内,即在第一张铁锄还没损坏的时间内,随着铁锄总供应量的增加,其价格就会逐步降低。但是其价格并不是能无限制地降低,能被所有人买起的,因为当降低到接近其成本价格时,商人就要停止生产,所以连其成本价格都出不起的穷人永远都不会或很难拥有这种消费品。从上面一段内容大家也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之所以会随着供应量的增加而下降,就是因为有贫富分化。如果没有贫富分化,所有农民的余粮都一样,都是200斤,那么铁锄的价格就会固定在接近或等于200斤的某个数值不变。





——摘自鄙人的《经济学正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15 18:49:37
clm0600 发表于 2014-5-15 18:34
当我们能够不孤立地,能够在商品交换中研究价格时,我们就会知道,价格其实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商品的价格 ...
我要给用户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就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他满意,我也满意,就成交。和价值没有任何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5 19:55:13
clm0600 发表于 2014-5-15 19:02
我要给用户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就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他满意,我也满意,就成交。和价值没有任何关系。
-- ...
他觉得这个价钱他能出得起,我觉得这个价格我也合算,就能成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5 20:02:20
clm0600 发表于 2014-5-15 18:47
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这就是商品的价格规律。
-----------
现实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供给和需求发生 ...
价格和供求关系,到底谁决定谁?

价格是什么?价格是交换比例。而供求,也是一种比例,可以理解为产量比例。例如,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人:铁匠和鞋匠,铁匠有一把斧头,鞋匠有一双鞋,他们要交换,这时交换比例将是多少?只能是1:1。这个价格就是有供求关系决定的。铁匠只能供一把斧头,多了没有;鞋匠也只能供一双鞋,多了没有。所以,这样的供求关系就决定斧头和鞋的比例是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5 20:23:05
土灶 发表于 2014-5-15 20:02
价格和供求关系,到底谁决定谁?

价格是什么?价格是交换比例。而供求,也是一种比例,可以理解为产量 ...
  “价格是什么?价格是交换比例。”
  我记得以前楼主这个著名的逻辑关系,自循环逻辑,使自己立于永远不败之地。

  他的这个著名逻辑问题在哪里呢?
  一是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是什么的比例?如果是价格的比例,那人们套进去他的表达式,看看是什么情形?价格的比例是价格。

  如果不是价格的比例,那楼主可否给人介绍一下,这个比例通过什么样的数值比较得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6 07:17:20
caoheng 发表于 2014-5-15 20:23
  “价格是什么?价格是交换比例。”
  我记得以前楼主这个著名的逻辑关系,自循环逻辑,使自己立于 ...
假如大米2元1斤,斧头6元1把,那么实际就是3斤大米换1把斧头,比例是3斤大米:1把斧头。所以,价格实际是商品的交换比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