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424 15
2008-04-09

自由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

阳仕荣

从理论上说,自由市场经济的供需平衡在一定社会生产率的情况下是自然调节的,特别是供给方面的自然调节。一种商品生产过多了卖不动了,人们便不再生产或者大量生产这种商品,比如一个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当它所生产的电视机卖不动了,它便不会继续生产这种电视机,就会设法生产更先进的电视机或者通过捕捉市场信息转产其它更有利可图的产品。再比如我们广西在前几年曾经发生过的柑橘种植生产过剩情况也是这样,大量的柑橘卖不掉了,低价销售也几乎拿不回成本,因而果农们便不再种它而改种如今价格较好利润较高而且口味也相当不错的新品种----丰水梨。如今,柑橘的供需形成了一个平衡点,果农在这时也总是有可观的利润,消费者也觉得价钱合适。丰水梨是新产品,利润还相对较高,但是这高利润会吸引更多的果农去种它,最终也会达到一个平衡点。

      这是我所看到的自然供需平衡。但是,在一些产业中(比如房地产业这些大的基础产业)为什么会出现难以自拔的生产过剩局面以致需要宏观调控或者凯因斯主义来进行推动而不能形成一种自然供需平衡呢?这在于产业的规模对社会资源的影响和基础性。像柑橘的生产,它的投资小,生产规模也不大,有所亏损可以通过再投资而赚回来。而房地产业就不一样了,其投资规模很大,加上政府在准入上的投机和供需过程中的投机炒作造成了很高的价格,这种高价格会刺激房地产业越加生产旺盛了;由于这种产品效用的基础性及一定的虚妄性(作为基础产业给人带来难以捉摸的长期利益)和投机心理刺激着人们的需求,甚至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投进去了,当这种供需关系使价格抬到最高的时候,最终是把大量的社会资源都吸收进去了。然而,这种由于投机炒作而造成的需求实际上却是一种过剩的假需求,因为住房和社会上的其它产业实际上不需要这么多的房产,况且这些房产是高价的,整个产业通过投机作用而成为一种变相的社会集资,资金却被投机者拐走了。
      因此,政府的重要责任是要预防这种奇型的过剩发生而不是等到发生了再用什么主义再加以调控,然而可笑的是,有时政府本身也是始作庸者,地价之高和各种税费之繁杂就是写照。
      你说的政府投资的高效是有意义的,这和减税减费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在整个国民经济体减小了生产和消费成本。和平与发展也是这样,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有利的,一方面是经贸往来的互补性,另一方面是国家的安全系数大了,国民经济在国家安全上的负担相对较小。美国的战争经济也就是带有一定掳夺性的经济发展最近受到了严峻挑战,战争显然促进了军用品的消费,但是这些消费能力从何而来?是政府的消费能力,政府的消费能力又是从何而来呢?因此,那位一战老兵在临死时说,战争真无聊。

      这是我所看到的自然供需平衡。但是,在一些产业中(比如房地产业这些大的基础产业)为什么会出现难以自拔的生产过剩局面以致需要宏观调控或者凯因斯主义来进行推动而不能形成一种自然供需平衡呢?这在于产业的规模对社会资源的影响和基础性。像柑橘的生产,它的投资小,生产规模也不大,有所亏损可以通过再投资而赚回来。而房地产业就不一样了,其投资规模很大,加上政府在准入上的投机和供需过程中的投机炒作造成了很高的价格,这种高价格会刺激房地产业越加生产旺盛了;由于这种产品效用的基础性及一定的虚妄性(作为基础产业给人带来难以捉摸的长期利益)和投机心理刺激着人们的需求,甚至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投进去了,当这种供需关系使价格抬到最高的时候,最终是把大量的社会资源都吸收进去了。然而,这种由于投机炒作而造成的需求实际上却是一种过剩的假需求,因为住房和社会上的其它产业实际上不需要这么多的房产,况且这些房产是高价的,整个产业通过投机作用而成为一种变相的社会集资,资金却被投机者拐走了。
      因此,政府的重要责任是要预防这种奇型的过剩发生而不是等到发生了再用什么主义再加以调控,然而可笑的是,有时政府本身也是始作庸者,地价之高和各种税费之繁杂就是写照。
      你说的政府投资的高效是有意义的,这和减税减费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在整个国民经济体减小了生产和消费成本。和平与发展也是这样,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有利的,一方面是经贸往来的互补性,另一方面是国家的安全系数大了,国民经济在国家安全上的负担相对较小。美国的战争经济也就是带有一定掳夺性的经济发展最近受到了严峻挑战,战争显然促进了军用品的消费,但是这些消费能力从何而来?是政府的消费能力,政府的消费能力又是从何而来呢?因此,那位一战老兵在临死时说,战争真无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9 06:59:00

我的价值论之所以指出物品价值最小化,就是因为认识到价值是代价耗费属性,而这种耗费属性,又体现为成本。显然,成本必须最小化,人类经济活动,只要成本是最小的和很小的,那么任何经济问题都好解决。相反,如果成本不是最小和很小,则任何经济问题都难解决。生产过剩与其说是物品过多,不如说是物品的成本过高。假如说物品象空气那么多,但它却不包含什么成本,则谁也不会认为这种物品很多,就象谁也不会认为空气过多了样。因此我一直反对通常的过剩经济学,反对凯因斯主义只从需求管理的方式看问题。我主张从供给方面解决问题。因为供给与成本直接相关。

同时,我特别关注“成本转嫁经济学”的问题,通过价格机制,一种物品所凝结着的成本会转嫁出去,从而使成本从一个人身上转嫁到另外一些人身上,由这些人承担。这种转嫁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而通过国家行为而转嫁的成本通常则是不合理的,只有在市场条件下,在每个人都拥有自由选择权的条件下,成本转嫁才是合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9 07:37:00
供给与需求,市场与国家,学术上可分,实践上不可分。这就是学者很难成为政治家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9 16:31:00
我对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 不过从明天开始只能看不能帖(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个月后再回来谈谈这个话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9 16:43:00
这个话题勾起了我30年前的回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0 07:24:00
以下是引用adven_adven在2008-4-9 7:37:00的发言:
供给与需求,市场与国家,学术上可分,实践上不可分。这就是学者很难成为政治家的原因。

政治家在实践上可分这些东西吗?政治家只知道这一点:待到紧急时,他们只知道乱印钞票。可见,学者还是比官员有一点远见的,因为他们不想多印钞票来解决燃眉之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