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0826 3
2014-05-16
*免费试用申请*高级会员【投资人俱乐部】【投资人微博】

【投资人】

(奖励20论坛币)订阅投资实务版&分享文库---额外奖励【投资人】上传下载专区---*收藏本版* 加入投资人俱乐部




【投资人】主题活动优秀回帖最高奖励100论坛币



【集】集合坛友之力,对某一投资主题进行资源整合,包括研究报告,原创观点,转载价值文章,深度资讯,PPT,书籍,视频资源

对研究报告分享鼓励合理定价
普通研报:1-10论坛币
优秀研报:10-50论坛币
稀缺价值研报:50-100论坛币
非常稀缺极具价值研报:大于100论坛币


分享资源方式:直接跟帖


奖励方式:
1.最高奖励100论坛币
2.【集】活动杰出贡献者,可获得投资人高级会员权限

与主题无关回帖将直接删除,谢谢配合


本帖主题:智能家居

订阅【集】






加入【the Investors】团队


【投资人】*58奖*移动端发帖

关注 eros_zz  

把握【投资人】最新动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16 12:17:53


中短期不看好小米智能家庭平台化进程               






小米昨日如期推出了电视2与它的首款平板。在我看来,这是小米品牌跳跃的一步,也是雷军为小米构建智慧家庭的关键一步,小米的平台化气质已开始展露。
不过,中短期,我还只能给它一个中性评价,或者说,中短期不看好小米智慧家庭平台化进程。听我说。

小米手机品牌已渐成气候,产业链已有不错的话语权,甚至形成了资本市场上的概念股。但是,一个只做手机的小米,是不会有真正未来的,它的效应很快会受到阻抑:

一、竞争激烈,本土智能手机未来两年会饱和;两日前,在中国调研后,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Katy Huberty在投资报告中表示,需求下滑与供应商库存升高是目前写照。

IDC 数据显示,上季中国手机出货增加 37%;但中国官方指出,新机需求同期年减9%。

小米国际化还没真正打开局面,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它必须先消除专利风险。如果全部让渡,可能有损它的利润;

呵呵,雷军与董明珠的对赌,虽然是个噱头,但他也得努力达到自己喊出的目标啊。

二、缺少更丰富的生态体系支撑。基于手机的小米,它的平台化会很单薄,再过两到三年就会见顶,小米必须尽快构建一种更具成长性的平台服务;

三、小米必须对外展示更具想像的空间。这是业务诉求,也是小米整体估值需求。上市虽尚早,但雷军必须面对,提前布局。

之前我写过,小米路由器里,隐含着小米对于智慧家庭的长远布局用意。我很看好它的动作,电视、平板的涉入,能让它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截至目前,它已推出手机、盒子、电视、路由器、平板。若以多屏终端看,仅PC端没覆盖,实际上平板可填补部分空间,其实我一点也不看好小米做笔记本。

尽管如此,中短期内,在智慧家庭层面,我还只能给小米一个中性评价。理由如下:

一、智能家庭平台,各产品线的消费频率与智能手机不一样,除了手机外,都带有一点耐用品特征,部分产品如电视的购买行为与手机还是有一定差异。

而且,这部分产品不但受宏观环境影响深,也会受制于电信业基础设施的普及。

二、智能家庭必须有平台支撑,小米的智能家庭业务,现在还看不出核心的基点是什么。

许多人围绕单一产品探讨性能,我看到了小米手机与遥控器的融合。这是一个好动向。它能集中管控各条产品线。很多人认为电视是智慧家庭平台的核心管控,我不觉得如此,因为,你的手指不可能在电视屏幕上操控,缺乏交互与用户更多参与的普通遥控器,根本发挥不成作用。我认为,手机与遥控器之间,或者更具创新的独立的操控平台——也许不是遥控器的形态,会成为核心基点。

但是,现在小米的动作还只一种权宜之计。在看不到革新之前,我认为小米智慧家庭平台还只是一个架子。

三、小米应用还缺少更多支撑。很多人认为,小米手机里应用很多,直接复制过来不行么?不是这么回事。平板还好,但是电视应用就不一样,它更讲究视频化、家居化特征,还要符合用户操作的习惯。手机里丰富的应用没有多少款真正适合电视平台的。

截至目前,互联网电视的功能,仍集中在“看”的层次。所谓“玩”电视,“用”电视大部分都是造噱头。由于开发电视类应用,以及商业化过程,要超出小米手机之外许多领域,短期小米电视,还只能以硬件形态卖卖,完善的服务还谈不上。

刚才说到品牌扩张,没展开。小米确实具有了品牌拓展的条件,可以适度相关多元,但是中短期内,智慧家庭还无法带来硬件之外的利益前,小米的品牌也面临透支。在营销层面,我不希望它的产品线都像手机一样冲刺,否则分散太多,不会有太大效应,还可能拖累手机业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8 11:22:18
小米的营销有苹果的影子,但是质量(身边朋友用过的大约数十人,自己没有用过)不过硬,苹果的产品可能用了2-3年没有问题,但是小米手机多在1年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朋友也不是专业玩机,所以就是正常使用)。
产业多元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是一个问题,小米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产品多元化太快,安身立命的核心还没有完全构建好,对比IBM,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逐步构建核心,然后剔除低端个人PC,专注于高端服务器,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公司。
小米的扩张想法是好的,但是技术,创新怎么跟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质量。中国崛起的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这是根本。
智能家居一定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就连小时候看的机器猫里都有关于智能家居的,但是企业如何把它做好,做大,的确不是一条很好走的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9 08:16:23
36氪

小米路由器的三连击:开放底层平台,提升用户体验,打通线上电商



在开放的同时不做排他

开放平台一直是智能路由器所倡导的模式,这包括在技术上对插件、系统的开放,与合作商之间对硬件支持的透明两方面

而对小米路由器来说,开放平台至关重要。

小米在插件和系统的开放上和其他智能路由器类似,希望借助合法的插件资源让路由器看起来更好玩,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在合作方面,小米显然更游刃有余。除了愿意将开放权限和技术支持提供给传统家电厂商和智能硬件公司之外,小米也并不介意对方的产品支持其他品牌的智能路由器。“我们不做排他”,在谈到合作模式时唐沐曾不止一次提到了这句话。

降低成本和入门门槛才能盘活智能家居

在加入小米之前,唐沐曾是腾讯小Q机器人的项目负责人,虽然这款产品在内部测试时给人带来的体验很好,但近千元的定价成了用户购买时的障碍。在智能家居领域,这个问题依旧存在。

唐沐认为,智能家居不是传统厂商定义的那种非常大、笨重而且又贵的东西,而是一些可玩性高,成本较低的“玩具”。一般年龄在35至42岁的人对智能家居最感兴趣,他们有家的概念和感觉,但是这批人往往不太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更不喜欢折腾。如果针对他们来设计整套的智能家居体系,这显然是跑偏了。也就是说只有把消费人群的购买成本门槛和合作伙伴的技术入门门槛同时拉低,智能家居才会大面积的被推广运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