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1-28 11:00 
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上过正规大学,我还不知道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被学术界称为“价值转形理论”这回事。 ...
就任一劳动来看,
从价值上来算剥削率,则有剩余劳动/必要劳动=a/b。活劳动规模,必要劳动量,剩余劳动量,都似乎是稳定不变的。
从价钱上来算剥削率,则有利润/工资=x/c,c是工资,是相对不变的,工资并不会随意增减,
就这一定产品来看,产品数量稳定不变,但是,产品价钱可以瞬息万变,亦即利润可以瞬息万变,
当单价为100,此时,设利润x=10,10/c=比率1,
当单价为200,此时,设利润x=20,20/c=比率2,
然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a/b,是稳定不变的,且工资相对不变,而工资对应必要劳动的数量,
换言之,剩余劳动/必要劳动=a/b,这要么等于比率1,要么等于比率2,要么等于其他比率。
这样,似乎,就出现了问题,出现了理论体系的危机。
那除非,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间的比例,随工资和利润的规模之变动,随工资和利润之间的比例之变动,而同步变动。
亦即,这必须构建出任一价值=任意价钱这种等式,且这种等式能够成立,
从而,一定活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工资+利润=任意价钱量,
从而,一定必要劳动量=任意工资量,一定剩余劳动量=任意利润量。
如此,用价值核算的剥削率,总是等于用价钱核算的剥削率。
亦即,总价值量=总价格量,等等,劳动价值论成立了,且利润没有其他任何来源,总是来源于价值(即劳动),等等,剩余价值论也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