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国内经济情况和股市情况的谈论五花八门,对中国股市政府是应该救市还是不应该救市也炒的沸沸扬扬。 市场派认为中国目前情况和美国不一样的地方是中国的宏观经济依然是健康,中国政府就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政府尽量少插手市场的事情,市场经济赋予政府一个指定准则和纠正市场极端的功能,提出中国政府不应该救市,也没有必要救市。这些经济学家话语一出,立刻遭到广大套牢者这政府派的人士的攻击。
而政府派则认为作为经济发展中起领导作用的中国政府,作为制度设计的中国政府,不应该对股市的暴跌不负责人,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和公正中更是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对打击市场信心的股市大调整不应该坐视不理,应该出来救市,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广大投资者。
分析我国股市从去年10月以来的调整,有以下几种观点解释股市的下跌:
1.美国次贷危机和经济下滑,国民消费的信心下降,因此对我国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0%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影响很大。在加上人民币的加速升值,很多出口企业在忍受着利益一点点被吞噬和亏损逐渐增大,国内通货膨胀和后来的国内工资水平的上涨更是使得三月份我国出口增幅急剧下降。这个方面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影响来影响投资者对国内资本市场的预期。
2.国内通货膨胀和国家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国内资本市场在06和07两年的直线上升催生了中国无数百万富翁,资产市场的过度财富效应带来了资金的行业转移,基础产品行业的资金流入资产市场来追逐财富,一方面资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带来了股票和房地产等市场的严重泡沫,另一方面资金的跨行业流动减少了基础行业的产品投资从而减少了基础生活产品的供给。再加上年内的雪灾,使得我国基础产品占主要权重的CPI急速上升,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各种积压市场泡沫的措施来宏观控制国内资金的行业配置,同时采取行业政策来改善基础产品生产行业的投资环境是重中之重。资本市场的中期调整是国家正确的宏观战略,紧缩货币政策需要坚持,但是国家在面对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国家整体层面的经济健康和稳定方面的两难不是所有人都理解的。
3.“大小非”解禁和抛售股票带来的股市供给增加和巨额“再融资门”事件股市需求下降,是中观资本市场层面股市下跌的直接原因。
综上各种分析,我个人认为,雪灾天然灾害除外,我国的经济的过热是资本市场的过度财富效应引起的,最根本的还是国内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我们在照搬国外制度同时根本没有充分考虑的我国的国情,或者说一群SB们在导演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和发展,以致于让国内本来充满投机的股市更是有空可钻。在美国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思想体系和其背后实事求是的研究理论的力量,在我国却成让我看到了生搬硬套和培养适应制度设计者要求的国民的所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改革者的可耻。
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只有真正做到忧国忧民才能够算得上是经济学家的话,中国能过有多少人能够算得上经济学家?如果一个政府要是把经济和政治的最终目的定为为绝大多数谋求最大幸福的责任算是有良心的话,我国政府真正应该去怎么样做?那些骂着国内许多经济学家是政府走狗的所谓经济学家能够有多少良心?你们是否给政府的“茫然”提供的足够的思想支持和理论贡献?你们空口骂着别的经济学家有外带着政府的行为是否比在为政府献策的经济学者们的腐败高尚到哪里去呢?
目前我国面临着内有何外患的情况下,政府最应该做的是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业规则和制度来调控行业发展的环境,让资金回到应该回到的位置上面去,不是说资金不应该追求最大化收益的流通,在保持国内经济健康发展必须保证一个行业的资金规模,而这个资金规模是能够满足国内需求的规模。如果国民都能够饿着肚子搞经济话,这个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这是治理目前国内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
资本市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政府在看到市场。估值发生扭曲的时候最应该想到的是自己在制度和规则设计上面的缺陷,从而尽快改正,而不是在坐视其他无谓的口舌之争者的谈论时在保着自己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