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1454 0
2014-05-22
没错,互联时代的商业与管理是不同于以往的,但是不同在哪,可谓众说纷纭。今天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我的思考。我们先从几个案例开始。

Crushpad葡萄酒:Crushpad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葡萄、葡萄酒专家指导,以及各种压榨、发酵和装配的设施。来自各地的顾客可以在这里酿制自己的葡萄酒、并为其冠名销售。

德国电动汽车公司“街头滑板”: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教授凯普克,名下没有任何企业,但是他建立了一个由上百家企业组成的联盟,涵盖了从电动汽车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这其中有20000人的大公司,也有20人的小公司。很多企业在参与研发的同时也入股“街头滑板”。

耐克的Nike+、NIKEiD在线平台与设计室:Nike+是耐克与苹果公司以及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协同合作的结果,整合了跑步、音乐、社交网络、谷歌地图,还有苹果的技术。通过Nike+可以实现:帮助跑步者精确地跟踪记录自己的运动体验;将音乐和跑步完美结合;方便跑步者制订跑步计划;使跑步爱好者们能够聚在一起,参与地方性甚至全球性的跑步活动;鼓励跑步者参与到一个全新的社交网络之中,这里集结了跑步者、训练员、教练员,特别关注顾客的跑步体验。而通过NIKEiD可以实现:输入两只脚不同的尺码,为鞋的各个部分选择不同的颜色,比如鞋底、鞋头、鞋跟、耐克标志、鞋舌、衬里、鞋带、侧壁和外底;在NIKEiD设计室,可以和其他的消费者、体育迷一起进行“现场版”的创造互动,通过一对一的组合设计出全新的运动鞋。而且可以直接接触到网站上所无法提供的鞋型、颜色和各种原材料。

如果解释这些实践与过往的不同,我的答案是:共同创造,即价值创造的方式由企业单方转变为整个价值网络。你也许会说,这不是就是众包嘛!你丫的又造概念。好吧,对此我讲三点:

第一,阿伦特讲“平庸之恶”,什么平庸之恶,就是面对新的现象,依然还套用旧的概念。面对新现象,我必须使用新的概念。拒绝新概念,就是逃避现实。

第二,共同创造根本不是什么新玩意,早在十余年之前(至少不晚于2000年),普拉哈拉德与托马斯瓦米就已经提出来。而众包则是杰夫·豪在2006年提出的。

第三,众包的价值远不如共同创造。首先,共同创造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企业、员工、用户等众多对象,而众包则侧重于企业与作为业务爱好者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包括企业与企业间在内的整个价值网络。其次,众包,是过去外包的延伸。一个概念总会附着过去的记忆和态度,众包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交易关系,而不是紧密协作关系,这不能反映现实。

好了,如果你认同这三点,可以继续往下看,我们一起基于共同创造,来想象未来商业与管理的可能性。

1.价值链外部化。因为参与价值创造的主体扩充到外部,过去内部的价值链的一些活动也就被打散到外部去了。
2.使用权比所有权更重要。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资源,而是能够整合、使用多少资源。
3.企业角色去中心化。企业不是中心,消费者也不是中心,每一方都是平等的创造者。企业是众多创造者的整合者、协调者。
4.核心能力外部化。核心能力不是源于企业内部,而是共同创造的整个价值网络。
5.关系复杂化。各方参与者,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争夺者。既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从这个角度说,顾客也是企业的竞争者。
6.超越合同。复杂的关系已经不是合同所能预计和规范的,更多的是需要建立信任。
7.角色多重化。过去管理追求明确每个人的角色,角色是单一,现在一个创造者可能承担多个角色,比如Crushpad的顾客也是生产者。
8.责任多元化:伴随着角色的多重化,所需承担的责任将多元化。
9.体验个性化:每方创造者因在共同创造中参与的方法、途径和内容的不同,所获得的体验是不同的。
10.战略形成的涌现:参与战略形成的不再是企业家与规划者,还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等创造者,战略在群体互动中涌现。众人个性化的体验综合是无法规划出来。规划变为演化,分析变为对话。
11.组织结构秩序化。除员工外的其他创造者不可能纳入组织结构图中,无法定义他们的层级、职责等,组织伴随共同创造的需要形成不断扩展的秩序。钱德勒强调的结构紧随战略,明茨伯格强调的战略与结构是左右脚,都将被超越。在共同创造的过程中,战略与结构已经分不清。战略即结构。
12.公司社区化。网聚共同创造者的不可能是命令,也不会单纯是利益,最重要的力量是共同兴趣与价值理念的聚合。
13.激励方式。他激励转变为自激励,外在激励变为内在激励。
14.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不再是生物人或经纪人或社会人,而是知识人。共同创造的基础是尊重每个人的知识,视每个人为创造者。价值是多元的,一个人在这件事上无能为力,在另外一件事上可能无人代替。
15.超越社会责任。更大胆的设想,如果共同创造能够整合政府、公益组织等,也许会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融合商业与社会。这时已经无所谓社会责任了。
16.人生意义丰富化。伴随着企业、政府与公益组织等的融合,一个人的人生意义也实现了融合。
(来源:刘永烜新浪博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