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外界的评论并不会对我国经济基本面产生根本性影响,中国经济既不会因为唱衰而衰,亦不会因为唱多而多。国人都清楚,中国经济的未来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政策和竞争环境,也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更在于你我的坚持和努力。
有关中国经济的话题总也说不完。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唱衰中国”的论调暂时偃旗息鼓之后,“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又为很多专栏作家提供了素材。日前,世界银行发布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报告,通过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作出预测称,今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
曾几何时,我们的父辈们豪情壮志,“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直冲云霄;曾几何时,我们对“世界第一”的名号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外国友人称赞一句“伟大”、“无与伦比”就让我们心花怒放。如今美梦成真,按理说应该“这个feel倍儿爽”,但从网上的反应来看,“喝咖啡吃面包”的外国人比“喝豆浆吃油条”的中国人更操心这个话题。
如今,国人已不会对购买力平价方法下得出的“虚胖”成就沾沾自喜。一方面,人均GDP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如果要再考虑与价值严重背离的房价,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更远离“中高”应有的含义;另一方面,购买力平价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体现出国家的经济水平,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为例,中国为10057美元,而美国是49782美元,两者之间显然不是全球第一和第二经济体应有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外界的评论并不会对我国经济基本面产生根本性影响,中国经济既不会因为唱衰而衰,亦不会因为唱多而多。国人都清楚,中国经济的未来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政策和竞争环境,也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更在于你我的坚持和努力。
从早年间的“您吃了吗?”到如今的“您幸福吗?”,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河流宽阔,水资源丰富”或许只存在童年的记忆里,对于当下的国人来说,比起GDP、CPI和PMI等数字化指标,更多的是关注“尊严、自由、幸福”等这些很难用数字衡量的指标。因为人们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有尊严”,更要“活得精彩”。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提出过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效用可近似看为个人财富,幸福可近似看为满足感,它是现实生活状态和心里期待的比较,效用和欲望两者落差越大,幸福感越差。这说明想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必须尽快解决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并且要给不同需要层次的人群满足需要的机会和希望,分享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好处。
中国人口、资源禀赋决定其经济体量较大具有自然性、历史性,不值得大惊小怪。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以通常的汇率方法计算,中国经济规模也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美国。但对国人对来说,自身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公民精神”在神州大地上茁壮生长,而国家在国人的“关注和围观”下一点点进步与成长,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比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更有意义。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graylens 发表于 2014-5-26 20:15 是啊,光粉饰太平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