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教学、科研、房子:大学青年教师(青椒)头上的三座大山
楼主
卡米
9161
47
收藏
2014-05-28
大部分教科书互相抄袭,逻辑混乱,难以自圆其说。教科书讲得越好,越易陷入自相矛盾怪圈;青年教师周课时数在十二课时以上,没时间看书和搞科研;为评职称必须写论文,发一篇论文可能花费一年工资,有的一辈子也没体会到学术两字内涵。
【木然/文】现在的大学青年教师面临着新的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让青年教师喘不过气来。这三座大山是,教学、科研、房子。大学围绕政绩转,政绩带动职称转,职称带动钱转,钱带动教师转,学术自由被钱无情地甩到了寂寞的墙角。教师一旦穿上了职称的红舞鞋,就会不停地转。大学追求政绩不止,教师转动不已。在大学围城的外面,人们看到的是幻想风景。在大学围城的里面,人们看到的是拚斗惨象。在大学围城的外面,人们听到的是生命狂想曲,在大学围城的里面,人们听到的是生命咏叹调。大学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大学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
第一,教学的大山
。刚到大学的青年教师,首先就得搞好教学。教学是一个过程,包括备课、查资料、讲课。这一过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就是弄懂教科书,把教科书的内容讲清楚,不用查额外的材料。复杂就是教科书是一本大杂烩,好的教科书少见,大部分教科书都是互相抄袭的产物,且逻辑混乱,结构不合理,内容自相矛盾,条块分割、难以自圆其说。把教科书讲得越好,越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怪圈。
一个好的青年教师,得具备对教科书去伪存真的能力,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又没有达到去伪存真的能力,这就必然陷入讲好课需要扔掉教科书、讲不好课就必须有教科书这个救命稻草矛盾的当中。如果没有外在的监督,青年教师讲课好坏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可是各种教学评估,各种针对年轻人的讲课大赛,各种讲课考核,各种针对年轻人的听课,使得年轻人不得不努力备好课,讲好课。否则来一个差评,几年也不得翻身。讲课的初始印象分是十分重要的,偏见往往在第一节讲课失败中形成。
年轻教师的课时或者很少,很少就影响评职称。或者很多,但很多也不会增加评职称的权重。年轻教师由于不能带硕士生或者博士生,如果不上课,总体课时就不够。总课时不够,就影响评职称。年轻人就想尽办法要课时,多上课。青年教师周时数大都在十二课时以上,有的甚至一周达到二三十课时,课时完成了,年轻人也就累了,也就没有时间看书和搞科研了。青年教师在读书和搞科研的黄金时期大都花费在教学上,等到有时间搞科研的时候,精力不允许,他们对科研本身也就失去了兴趣。一个在青年教师在这一时期如果没有形成搞科研的习惯和学术思维,那么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不会搞科研了。毕竟搞科研的过程是长期的学术积累的过程,由年轻到退休,学术积累不能中断,也中断不了。
第二,科研的大山。
科研是教师学术生命的体现,科研是评职称的核心指标。科研包括发表论文、申报和完成课题及学术交流。文科发表论文都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CSSCI、SSCI期刊,各大学还采取了土政策,在核心期刊和CSSCI的基础上,又规定了A类、B类、C类期刊,只有在这样的期刊发表论文,才能评上职称。对于大部分年轻教师来说,发表论文已属不易,发表在CSSCI期刊更是难上加难。有的教师为了发表论文,还得自掏版面费。现在的版面费,一般的期刊都在千元以上,重点期刊都在上万甚至几万元以上。如果通过中介发文章,那就是天价论文,发表一篇论文就有可能花费青年教师一年的工资。即使这样,论文也不是写完就能发的,写得再好发的可能性也少,好的杂志还是需要有一定名气的作者来支撑门面的。有的年轻教师甚至几年也发表不了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大学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不写论文,不评职称,心甘情愿当终身讲师或终身副教授,这样的年轻教师在国家有关规定的追压下,就有面临着下岗或转岗的风险。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科研与写论文本身应该是统一的。论文是科研的结果和标志。但实际上,科研与学论文是分离或脱离的。写论文只是为了评职称,评职称才不得不写论文。为了写论文而评职称,一旦评上副教授甚至教授,论文生涯也就结束,可学术生涯还没有开始,从起点就没有学术,从终点又哪里来的学术呢?可能有些教师,一辈子也没有体会到学术两个字的深刻内涵,就是浅表层内涵也没有体会到。
申报和完成课题也是科研和评职称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包括地市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课题。无论何种课题,都需要有前期的研究成果,有了前期的研究成果之后,申报课题还得需要拉关系,走后门。青年教师在很少有论文发表,很少有前期的研究成果,年轻教师还没有形成学术关系的情况下,申报课题的难度可想而知。年轻教师大都是在老教授申报课题负责人的参与者,在老教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年轻教师甚至成为老教授完成课题的长期雇员或者包身工。
为了鼓励年轻教师申报课题,提高年轻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搞了诸多为年轻教师量身打造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也是杯水车薪,大部分年轻教师还是申请不到。申报和完成课题,尤其是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对一些人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申报必须年年有,年年申报终会有获批的时候,申报课题就具有了西西弗斯不断推石头的悲剧性效应和重复性阵痛。
学术交流也是评职称的必备条件。学术交流的好处在于了解学术前沿、学术动态、形成学术交流圈子、形成学术交流氛围,为搞科研发论文打下良好的人际基础。问题在于,开会的钱从哪里来,有的学校条件好,开会的钱由学校给报销,有的学校条件不好,开会的钱自己掏腰包,在后一种情况下,很多年轻教师就会选择放弃开会。如果学校规定必然得参加学术交流,否则不能评职称,年轻教师就得自己花钱开会。说到这里的时候,年轻人的腰包就已经被掏空了。
第三,房子的大山。
年轻教师总得结婚生子,总得有房子住,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有心情写论文申报课题评职称。年轻教师收入都不高,大都在三四千左右,课时费也是因学校而异,据说最高课时费一节可达百元,最低课时费五元,条件不好的大学甚至没有课时费。无论如何,年轻教师的所有款项都在五六千元钱,这些钱买房子有相当的难度,年轻人挣死工资和课时费的速度,总也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一旦买了房子,如果父母没钱,亲戚朋友不能帮忙,也就能交个首付,后期的钱就得通过贷款买房,后期跟进就是还房贷。他们不得不通过各种办法在校外挣钱,或者是办班,或者是讲课,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挣钱还房贷。年轻教师一旦走上了这条路,也就当了房奴,也就没有了评职称评教授的未来,学术生命也就基本上终止。对于年轻女教师来说,又多了一层压力,在怀孕生孩子期间,至少要中断四年的学术生命,评职称也就相应晚了四年。
如果说讲课这座大山还能承受得起,科研还可以放弃,房子这座大山总得自己扛。但没有讲课没有科研就不能评副教授教授,不能评副教授教授就面临着转岗或下岗,一旦转岗或下岗也就失去了生活费的基本来源,房子也买不起。这三座大山不得一个接一个地背着,承受不起,就得放弃教师这个职位,得另谋出路。另谋出路,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还真是难寻得很。
(本文作者木然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系博导,来源:财经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hyq2003
2014-5-28 09:28:09
刚开始上课,很需要时间备课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陌上星竹
2014-5-28 09:34:54
行行出状元,行行有艰辛。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jangguangu
2014-5-28 09:55:50
大学是学校 就应该教学第一科研第二。现在搞得本末倒置,教学反倒只能应付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xiaodingd
2014-5-28 10:59:36
说的很乱 写的也乱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yuansenhom
2014-5-28 11:09:08
(⊙o⊙)…哪有那么轻松的事儿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nathan9800
2014-5-28 11:28:04
都往研究上靠,个个累得不行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zhangweizwc
2014-5-28 12:00:58
其实发个文章没这么难的,大学老师一年发个一两篇C刊应该是相对容易的事,如果这个都做不到,只能说他不适合从事这个职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yizst2
2014-5-28 12:47:49
jangguangu 发表于 2014-5-28 09:55
大学是学校 就应该教学第一科研第二。现在搞得本末倒置,教学反倒只能应付了
学校应该有分工,顶级大学以科研为主,其他大学以教学为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hbhjhf
2014-5-28 18:34:50
愚公移山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walsonwu
2014-5-29 08:34:35
伤不起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yangkongsong
2014-5-29 08:49:02
教学和科研应该是分开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boju1981
2014-5-29 08:53:14
我始终认为,每个人总有适合他干的事情,如果觉得当青年教师压力大,收入低,其实可以选择转行的,为何一方面觉得当老师挺屌,另一方面又在抱怨教师不好混呢,我当初博士毕业,就选择离开教师岗位,没再回到高校。尽管现在工作收入不见得比高校高,但至少我不再做不喜欢的教师工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孤独的散步者翱
2014-5-29 08:58:38
有道理,现在会讲课的老师越来越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philliplee
2014-5-29 09:02:35
全民的大山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xinchuzu
2014-5-29 09:06: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ws3161912
2014-5-29 09:12:13
有得必有失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jsg999000
2014-5-29 09:15:01
整天在论坛里边喊这个有用吗?如果有,我可以帮忙一块儿喊。如果没用,还是别浪费力气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wzncumt
2014-5-29 09:18:26
路过。。。。。。。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hbsxj2011
2014-5-29 09:20:19
这就是目前大学教师的现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6673233
2014-5-29 09:39:53
很是受用 需要这样过来人的经验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pier_fan
2014-5-29 09:40:31
总的来讲还是制度不合理啊,等房子有了,教学任务不重了,也过了做科研出成果的年龄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sinopart
2014-5-29 09:53:45
是职称、科研、房子!必须转!纪念被压扁的高校80后们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afforest
2014-5-29 10:04:59
如果人的情况有可比性,跟非高校工作的人相比,在高校当青年老师的性价比确实不算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xiaoshiyue
2014-5-29 10:27:46
还有女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whe58
2014-5-29 10:55:25
科研的大山应该在博士阶段和博士后阶段翻过去,这样房子的大山也就差不多翻过去了。正式工作后要翻的大山就只剩下教学的大山了,只要你有心翻,那是不困难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kxm0804
2014-5-29 11:24:59
哪行都有难处,任何一个行业中做到大牛的都是少数。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不死稻草人
2014-5-29 11:34:36
先顶再看好习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阳民周刊002
2014-5-29 12:10:40
同感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wangpengying
2014-5-29 12:22:25
我一直在想,大家都拼命的写文章,发文章,社会科学类的绝大多数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看看人家霍金,一个月时间就搞出英格兰国家队世界杯夺冠模型,感觉还真像那么回事。
看了就觉得惭愧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大学青年教师能在证券行业兼职吗?
看到一本新书《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青椒血泪啊
重庆民办大学青年教师待遇低 自比三等公民
海归人才和本土人才收入差异将成历史
复旦大学青年教师薪酬拟并轨
木然:大学青年教师的三座大山
阳民评论木然“压在大学青年教师的三座大山”一文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因当众殴打院长甘阳被解聘
“青椒”之焦:大学青年教师的现实之困
做一名大学青年教师到底有多难? 很难!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金融学(理论版)
新手入门区
行业分析报告
制度经济学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热门文章
文本分析:从经管顶刊“加分项”到学术发表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CAIE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
哈耶克作品集 6本 含通往奴役之路、自由宪章 ...
博观研究院2025年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分 ...
货币--是如何产生成长发展的和人类的四大工 ...
【详细整理,24重磅!】1990-2024上市公司市场 ...
全球260多个国家的年通货膨胀率(1961-2024 ...
中国分布式能源前景展望
2026春夏天猫服饰趋势紫宝书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