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4557 20
2014-05-31

       1438年,在南京,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200多年后的1644年,努尔哈赤领导清军推翻了盛极一时的朱家王朝。一个根基稳固的王朝在不长的时间里被灭亡,其中的原因必然不少。比如,统治者的腐败,天灾导致民不聊生从而引发的农民起义,奸臣、宦官专政等。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经济方面的危机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可以说,这是大明王朝走向衰亡的罪魁祸首。


       明朝中后期,由于统治者实行了开放的政策,使得很多沿海的城市成了商品集聚地。在此时,各种时机都已经成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等富庶的地区都有了家庭作坊式的店铺。在此时,对外贸易的扩大化使得国内生产日益专业化、市场化。这虽然是好事,但其中也隐藏着危机: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市场化可能会造成、加剧粮食危机,如果这个地区不种植粮食,粮食风险就是巨大的。


       在当时,统治者没有发行纸币,而是使用白银、黄金、铜作为流通货币,但是中国不盛产贵金属,所以一直以铜币作为流通货币,之余白银与黄金则是一直依赖进口。由于当时中国的出口业非常的发达,大量的瓷器与茶叶都销往欧洲,所以大量的白银也流入到国内来,越来越多的白银就使得白银的产量供大于求,白银的价格也随之变低。但是到了明朝后期,由于当时赖以生存的上层人士,沉迷于满洲产的“人参、鹿茸、貂皮”(东北三宝),使得大量的白银都流往满洲,国家的财政由此短缺,后来发生了农名起义,满洲也过来夹击,国内并没有多余的财政支出去打仗,所以便很快在战争中溃败。不久,辉煌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也灭亡了。


       导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因为当时的银根紧缩。在明朝中后期,由于每周的产银量变低,所以中国的白银进口量也随之减少,但是当时社会上对于白银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当时的达官贵人都比较喜欢用白银来购买“人参、鹿茸、貂皮”来炫富,使得大量的白银留到满洲去,而ZF的财政收入却非常少。当时并没有发行纸币来缓解这样带来的危险,所以后来出现战争的时候,ZF没有足够的钱去提供给军队打仗了,就是因为当时的银根紧缩这个现象,使得明朝在经济上跌了重重的一跤。


       现代社会银根紧缩的重大影响,一是影响宏观经济,间接影响股市;二是影响故事的资金供应;三是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最后对银行类等上市公司的经营有影响。对于出现银根紧缩的情况对策:一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二是提高央行基准利率;三是调高再贴现率;四是卖出国债或外汇。



      未完待续………………

      看贴回贴是第一美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31 09:31:38
支持LZ发帖,不过文章的出处可不可表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1 09:37:27
从奈尔搬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1 09:41:20
文章很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1 09:44:29
路过一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1 09:49:16
明朝亡于士大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