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7832 32
2014-05-29
爱问圆桌定期推送热门、高人气、有代表性的精彩话题,以飨读者。

【本期话题】经济学视角下的各种读研性价比
               作为经济人,我们应这样“理性”

栏目特色:智慧超市+ 百家之见

【爱问就有答案:问与答是观点的邂逅,智慧的打包,源于[爱问],勤于思考。



经济学视角1:如果读研是交易,你是哪类投资(投机)客?

第一张爱问圆桌观点持有人:彭春艳老师(以下为她的见解)

众所周知,投资和投机是两种基本的市场经济投入与收益行为,两者看似都是对资本的运作,但本质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益时间长短不同。投资者注重长期收益,耐性强,投机者短期趋利性较强。二是资金周转快慢不同,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小,而投机者经常性倒腾资金。三是追求收益目标的方式不同。投资者喜于选择具有潜力的投资,认定目标后,毫不动摇。追求收益过程中,冷静且理智。往往在寂寞的等待后,利润超过他所想像。而投机者喜于追赶流动性,从众心理比较强,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不断改变投资方向。


读研,也是一种投入获益行为。投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成本,即读研期间所耗费的生命和所花费的金钱;另一种是因放弃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可能获得的收益,即机会成本。获益方面,按是否可见分为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主要包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读博机会、各类职业证书(如注册会计师、监理师、造价师等)、毕业后签的工作等等。隐性收益,则指在读研期间为人处事能力的培养、品德修养的提高和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于一体的人生价值体系的形成。


读研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可基于读研者在读研期间的投入与预期收益的不同来进行判别。本文综合考虑投资与投机的区别、读研投入与收益的内容以及根据获益时间长短的投机行为分类,将读研者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投资型读研者、长线投机读研者、短线交易型读研者和逐小利型读研者。

第一类,投资型读研者

投资型读研者,即希望通过读研促进实现自我价值者。该类读研者,自我人生定位非常高。他们绝不甘心栖身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普通、平凡者之列,而是志在成为社会上精英中的精英,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近乎狂热。在读研期间,他们表现得非常勤奋和努力,学习和工作热情高,做事主动性强,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善于思考,乐于钻研,积极对待学习和工作并能为之全力以赴。他们非常注重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培养、锻炼和提升,不仅是为了能力储备,更是为慎思、明辨夯实基础,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笃行。

社会心理学界的研究者Kronsnick & Alwin早在1989年通过研究表明:十几岁以及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处于非常重要的人生时期,此间形成的人生态度很可能到中年都一直保持稳定。投资型读研者的认识出发点与此类似,他们认为读研是自我实现道路上的重要路程,在此期间注重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于一体的人生价值体系的形成。与此同时,投资型研究者认定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自我实现,面对如考从业证书、到职业专科学校代课挣取外快以及去施工工地实习等短期利益的诱惑,能够理智分析,综合权衡长期与短期收益后,往往会毅然拒绝。

第二类,长线投机型读研者

长线投机读研者,就读研投入获益方面,相比投资型读研者更注重物质层面,具有典型的趋利性。该类研究生对人生职业生涯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对读研投入与收益的权衡期限较长。其读研获益目标明确,注重读研时获得奖学金,读研后能找到舒适和安逸的高薪工作、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以及更广范围的高层次人际关系网络等显性收益,且通常能为获益目标付出努力。但他们带有太过强烈的趋利性,往往不能沉下心来思考什么是读研更深远的意义。例如读研期间从事科研工作时,他们会努力做科研并发表相应的论文。但事实上,科研并不是他们真正有兴趣而愿意为之努力的目标,只是为实现物质利益或者是为顺利打开自身的职业生涯上升通道多准备几块敲门砖。此类研究生,虽具有较强功利性,但也能实现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目标。并且,他们毕业之后仍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甚至是大用之才,可称之为社会精英。

第三类,短线交易型读研者

短线交易型读研者,其读研主要是为了实现其短期目标,即通过获取硕士学位增加就业时的交易成本。在读研期间,该类研究生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就业技能,对知识积累、品质与修养的培养等,考虑甚少。他们甚至认为品质与修养谈起来虚、空、软,而从业证书与实习经验较为实在。因此,其读研目标旨在读研期间多考取几张从业证书、多参加各类实习实践等,以期积累工作经验并证明自己具备专业素养。至于读研最需培养的科研能力,短线交易型读研者往往不以为然。他们基本不做任何科研项目,对毕业要求发表的小论文和撰写的毕业论文,一般仅能符合基本学术规范要求,对于创新则无从谈起。

用反事实推理来分析,综合比较短线交易者读研与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两者之间的投入与收益,前者所获收益与后者所获收益差异不大。如果不考研读研,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在这两三年间亦能积累实践经验,且更丰富。对于从业证书,工作单位一般都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参与相关从业证书考试。短线交易型读研者,若不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在思想上和行动中不能及时作出改变,那么事实上其并不能通过读研真正获益。

第四类,逐小利型读研者

逐小利型读研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为推迟就业而选择读研;二是迫于父母期望的压力,为获取硕士学位提高学历。其共同点是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对读研没有强烈的获益期望。读研期间,其大部分时间并未用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和提高品德素养,他们既不从事科研工作,也不参与基本的公共培养环节——上课,而是用来追逐小惠小利。有些人凭借本科学识和研究生头衔,或忙于到各职业高校做代课老师,或接几份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家教兼职,甚至兼职发传单、张贴广告等纯粹的体力劳动,以挣取外快。有些人本身并没有读研意愿,不知读研应该做什么、学什么,恰巧不幸碰上了放羊式管理的导师,一年到头难得见导师一面,无人引导和指导,易迷失人生方向。致使整日蜗居于宿舍,沉迷游戏者有之,整日看小说者有之,迷恋电影与连续剧者有之,其所追求的“小利”即为每天安逸与舒适,无忧无虑,享受简单的快乐。此类读研者耗费了2-3年的宝贵青春,投入了父母辛苦挣取的学费和生活费,得到的回报也许仅仅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两张证书,甚至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敲门砖。

读研,有人是投资,有人是投机。投机者中亦有长线投机型、短线交易型和逐小利型。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一样,每个人的选择亦不同。究竟想要成为哪种类型的研究生,值得我们深思。





经济学视角2:读研还是直接工作?性价比总分析


第二张爱问圆桌观点持有人:一位不知名的网友


 一直以来,毕业后读研还是找工作,出国等方向令本科生举棋不定,最后做下决定往往是由道听途说。就其费用而言,出国的花费自不可与读研、工作相提并论,此处不提它。读研的好处在于一纸文凭的敲门砖,和更多的研究和知识储备,但是比起直接进入工作的本科生来说,缺少了23年的工作经验,有可能因缺少经验而难以进入社会,或者当工作时发现同学是顶头上司。工作也有工作的好处,有人说,年轻不怕失败,不怕出错,职场的历练会让人更加明晰自己的目标,清楚如何实现理想,从而步步为赢。拥护读研的人说,虽然晚了几年才工作,但是研究生的学历成就更高的起点,起薪就高于本科生,就算损失了几年的money,很快就可以后来居上。而反对派也有同样反之理由。口舌之争多年,未有定论,究竟读研这项投资有否超值的回报,于此,笔者想尽量实际客观的做个初步分析,供大家一起思考。

 

  首先说明,如下调查分析为简便,以工作与读研地均处北京为例,读研时间假定为两年,各项费用均为平均值或估计值。

 

一、读研的费用与收入

  读研的费用与收入可以分为几个板块:考研费用,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研究生补助。

1.考研费用

  如果不是报送或者外推,学生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一般分为政治、数学、英语和专业课。每科都报名辅导班的同学属于鲜见吧,几乎所有人会买学校大纲推荐的书本,考研的英语单词书,作文书,政治书等,很多人只是报名政治辅导班,在这个上面的支出(不说时间,只谈金钱)人均不过1000元。(相比上研,这实在又是个小投资了)

  保送的研究生当然没有考研费用这项的。

2.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

  如果是公费的研究生,免学费,这样你可以省下研究生期间的大额费用支出,并且若能过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又或兼职打工的,还可以额外收入几百元每月。如果自费生,没有收入项,研究生期间的读书花费大约在2万元。生活费也要根据你的研究生时间长短来衡量,假设读研时间为两年,不是大手大脚的开销,在北京这种地方,算作每月900元的生活费、书本费等划拉划拉差不多16000元。那么三年的研究生就24000元了。

3.研究生补助

    每所大学的研究生补助金额不同,学校名次不高的有时补助金较多,但是它的学历证含金量也不是很高,按照北京各高等院校补助一览,研究生补助大概为每月300元。算作两年的研究生,补助项收入约6000元(包含其他常规收入)。

  读研期为两年计算,总计读研费用估计为2400031000元,取个平均,28000元来考虑。如果你是保送,且拿一等奖学金,并且跟着老师做课题,老师给发工资,而且自己还出外打工的,请速速离去。

 

二、直接工作的支出与收入

  没有考研、读研,直接工作的学生,他们在大四时主要经历放在找工作上,免去考研的费用,却需要体面的行头,来参加面试,但是研究生进入社会也要面试,所以仪表上的投资二者是等同的,只是直接工作的学生买行头的时间早了两年,物价相较低罢了。大四正在考研的时候,找工作的学生流窜于各大招聘会场,同时时刻搜罗网上信息,网投简历,并参与面试,其中涉及到的不同于考研生的支出无非简历打印和交通费用。这些相对于之后的数字,暂且不计了吧。

1.租房费用

  自七月毕业季,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不得不在校外找房源,就是说,比同期读研的学生,需要多缴纳两年的房租费用。父母鼎力买房的特殊行为或者本地学生无代表性,且除去单位安排住房的情况,普遍情况为租房子。在北京,2009年普通房平均房租3000元左右,一般选择两人同租,费用减为1500元每月。两年房租,计入房价上涨的因素(根据政策),约为38000元。

2.生活费

  应届生上班族的生活不会太奢侈,午餐单位会有饭补。但是工作后有必要的人际关系往来,随礼,且女生需要配置一定的化妆品。租房额外还需缴纳水电煤气费,300每月足矣。统统加起来,一个月1000元左右。由于有些是消耗品、奢侈品,不必需,每月随礼情况也不同,平均两年下来生活费上需要2万元。

  节俭点,工作的你的花费也就这些了,总计直接工作的费用为58000元,超过读研同胞的2倍,而单说租房的费用就比研究生两年的学费还要高,可见如果已有住所或者单位宿舍,不去租房能够省下多少开支啊。

  庆幸的是,与读研相比,这里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如果需要支付起两年58000元的费用,每个月至少需要2417元的工资,这只是使你收支平衡,毫无储蓄。

  工作时候还会根据单位的不同要求度过一个1个月至6个月不同的实习期,这段时间的工资不得低于正式工资的80%,所以签合同的同学们也要睁大眼睛仔细了解清,别给人家做了廉价劳动力。搜索了下2010年大学生就业工资情况,北京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524元,如此算来实习期的工资不低于2394元你就在平均水平之上了。但是工作做得漂亮自然会有升迁的机会,此处可以像杜拉拉学习。所以找的工作最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远瞻性是不可缺少的。企业形式多样,找准自己的目标,再深思熟虑吧。

 

三、读研与直接工作的比较

  研究生毕业后,跟本科生当年应届的情形无二,找企业,投简历,去面试然后租房安顿。现在都说研究生毕业就业也困难,但是要困难大家一起困难,无非是要求高期望高现实没有那么高,但是研究生平均起薪高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一些企业也表示,在提拔时会首先考虑研究生。

  研究生的学历优势入职时便会体现在起薪上。2010年来说,北京的研究生起薪平均为3696元,每月就比本科生多领1000多元。倘若一个本科生和一个研究生在同一个企业工作,工作后相同的费用开支(房租、应酬等),他们的起薪便按照平均值,二者相差1000元来计算,那么研究生读研期间的平均投资成本28000元便可以在28个月,即2年零4个月内收回。研究生时花钱更少的投资回收速度愈加快速。所以说单凭工资这点,本科生初来乍到这两年的工资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而且,在投资成本回收后,剩下的就都是多于本科的每月1000的净收益了。由此看来,读研是长期的高回报投资项目。需要说明的是,此前,研究生们也要擦亮眼,哪些企业视学历为瑰宝。

  但这并不是说研究生就比本科生好了。本科生在职场上的两年收获的是什么?聪明,不就是很多公司招聘都要求的经验么。要考些证件还需要你有一定的经验呢。另外,起薪只是薪水的一部分,此外还有福利和奖金,拿到的钱也未必比研究生少,而且凭借经验优势可以趁年轻多闯荡多历练。职场上的事儿,还是得看个人能力和造化的。本科生仅有两年的经验并不多,很多人表示仅仅大学的知识不足以应对工作中的问题,所以为避免罔和怠的,本科生在职期间仍要自己为自己充电的啊。

  如果你是研究生,纵然为了生计,也希望你不要为五斗米折腰,而从事了消耗两年韶华却空无用武之地的领域,不能凸显学历所造就的价值,将自己与新一批的本科生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增加了自己的风险,实在是太可惜了。世上不乏研究生叹息空有一纸文凭,而工资不如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的,那只能怨自己当初读错了行当,入错了行业。

  至于二者的行业搭配呢,不同行业得严格区别对待。举个最简单的说,如果你想做销售,靠的是什么要清楚,去读销售的研究生,还是找个豆腐拍拍自己吧。如果你的目标是大国企、银行、研究所这类,不用我说,你很容易就触摸见他们高高的门槛,还就需要这张纸来敲门。也有的投行证券类等等更看重执业资格证书的。五花八门,不可一概而论。

  天下之大,许多许多行业企业职业我也不了解,就不班门弄斧了,建议对于自己想从事的领域或者企业,多问问过来人或者内部人士,好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成才计划。




经济学视角3:读研也是风险投资

第三张爱问圆桌观点持有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系学院院长王军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系学院院长王军表示,社会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使年龄偏大的硕士生在就业上相对困难。在同等学历竞争时,因为采取供需双方自由选择的原则,好的岗位、收益高的职业,肯定优先考虑年龄偏小、又有社会从业经验的人。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这位博士看来,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一些人读研,不是追求未来货币收益的满足,他们看中的是追求知识的真谛,将来即使没有一个收入特好的工作,他们也很少抱怨。但另外一些人,他们考研的目的就是希望将来得到一个货币收益更好的工作。但是在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机会和职业的发展前景后,投资的风险性决定了他们的目标不一定完全得以实现。因此选择考研并不意味着预期的未来收益一定相当高,而那种认为连续读书可以使成本最小化的观念也未必正确。



经济学视角4:算一算考研投资的费用与成本


第四张爱问圆桌观点持有人:《求学·考研》杂志

  读研是不是一种投资?

  答案是肯定的。既然是一种投资,对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显得理所当然。收益可能是较难以把握的,我们把它寄托给未来,但成本却是相对容易计算的。抛开机会成本不说,现实的资金投入是考研人普遍都很在乎的事情。因为考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备考,这期间将会有花费;读研的时间比考研要长得多,因此读研的成本会更多。但是,和院校、专业选择,复习方法,考研就业前景等问题的讨论相对比,无疑关于考研、读研成本的分析、讨论较少。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考上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但是“钱”的问题不可小觑,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甚至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相对来说,考研的成本构成要简单一些,当然这是针对大部分在本校复习的学生而言。而对那些去报考院校复习和往届辞职考研的考生来说,经济压力就要大得多。以北京为例,北京有着数量极大的“校漂族”和“辞职考研族”,而北京高昂的消费让很多人望而生畏,这对于家境一般或者没有积蓄的辞职考研人来说更是苦不堪言。因此不少人不得不节衣缩食,尽量地压缩成本,住阴冷潮湿不见天日的地下室,每天计算着吃饭,长此以往,身体大受影响,因而考研失利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考研都有哪些成本呢?考研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资料费、辅导班费用、报名费、考试车马费、租房费用。

  首先是资料费。这或许不是复习考研中最大的开销,但绝对是最重要的。每一个打算考研的学生,复习的第一步就是从买资料开始。

  考研有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不管是英语、政治、数学,还是专业课,真题都是王道。英语、政治和数学的历年真题,基本上书店都有卖,根据讲解的详略不同,价格高低不等,不过一科几十元就可以拿下。而专业课的真题就大有不同了,虽然有的网站免费提供真题下载,但是大部分考生还是从公布真题的院校购买,一般200元就能获得近十年的真题,但是不公布真题的院校、专业,只能找到回忆版本的真题,往往十年真题就要差不多500元。除了真题,考研的资料还有教材、辅导用书笔记等。小张买的政治辅导资料有大纲解析,任汝芬系列一、二、三、四,历年真题解析,2000题,时事政治必备,核心考点必备,考前28题,考前模拟5套题等;英语买了厚厚的“黄皮书”、词汇书、作文必背30篇、语法书等;数学买了陈文灯和李永乐的复习大全,李永乐400题,同济版高数教材,清华和浙大版的线代和概率的教材,针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个不同部分的辅导书、考前模拟题等。小张考的专业课并不指定教材,因此他需要广泛地涉猎,考研复习的一年多他差不多买了近50本的专业课书籍。细细算来,小张在真题上花费五百元左右,公共课资料花费了六七百元,专业课教材更是花费了两千元左右。而且有的同学还要购买报考院校的期末题、报考导师的专著、报考导师弟子的笔记等,又是不小的开支。

  其次是辅导班。虽然不是全部的考研学生都会报考辅导班,但是考研不报辅导班的学生绝对是极少数。因为班型不同,授课方式和当地的经济水平不同,各地辅导班价格相差悬殊。在保定,基本上还都是大班授课,其面授价格一般一科在1000元左右,视频授课要稍便宜一些,海文、领航的视频是800元两科,海天考研的视频是1100元两科,人大考研的视频是500元两科。如今,大班授课已经不是很流行了,更多的是小班授课。以北京为例,北京的班型比较多,精英班、集训营等,其价格也是二、三线城市的辅导班不能望其项背的,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再次,租房费用是考研中一个比较大的花销。对于往届生、“校漂”和部分应届生来说,这笔费用必不可少,不管是在校外住宿,还是在学校里面租床位,这笔钱都占了考研“钱本”中一个大头。大部分考研的同学会选择在学校附近或者校内居住,因为大学校园里上自习、吃饭比较便利,而且学习气氛浓厚。在北京海淀区内的大学中,租一个床位,根据学校的地段,房间人数的多少,价格从300元到1200元不等。而在校外居住,价格就更高,在中国人民大学附近,几平方米的隔断间一般就要800元起,租一个十平方米左右的次卧至少要1600元。

  以上是主要的成本,此外还有100元左右的报名费;外地考试住宿费,考研期间营养费等一些非常规的较大的开支。因此,算起来考研成本达上万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准确的,当然有的考生要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读研费用高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假设在高校读研,普通的理工科专业一年学费10000元,文科学费13000到15000元;按照现在的物价,每个月生活费支出600元到1000元。一年算下来,光是学费和生活费就要20000元左右。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许多都位于省会城市或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里的生活费水平更是只高不低。这么算下来的话,读研真是“钱途”漫漫,所“费”不虚。

  这些开支和花费,对于家境不错的同学来说可能并非难事,但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就是个需要权衡的问题了。而且需要权衡的人群比重并不小,原因如下:第一,因为高考的历史原因,近些年农村籍的学生能在本科进入重点大学的比重大大下降,以北大为例,2011年的农村籍新生不到20%,因此他们把这个希望寄予考研。可以很肯定地说,在读研的学生中,农村籍的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城市籍的学生,农村籍学生读研所遇到的经济问题也要严峻得多,加上部分城市籍家境一般的学生,这个基数是很大的。第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不论家境如何,读研依然不能自食其力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他们需要自己解决读研期间的费用问题。

  不少同学就是因为考虑到读研期间不但不能挣钱,还要负担至少三年的开销,所以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考研的打算,转而寻求一份靠得住的工作,纷纷投入到参加公务员考试和向各种公司海投简历的队伍中。还有一些同学则打定主意,一门心思要考个排名靠前的好分数,以获得免学费的资格,而一旦失手,即使考上了也会放弃。这两种同学我都见过不少。甚至还有在读研阶段因为没有钱而不得不暂行休学,出去打工挣钱的。他们并不是考研的投机分子,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相当踏实、勤奋,考虑问题也非常现实。他们中很多人都有继续求学的志向,但却不得不屈服于经济的压力。

  但是,是不是真的从一开始就要因为学费等成本问题而放弃或者修改自己的理想呢?答案:不是。

  比如我认识不少读理工科的同学,在考研之前就了解到读研平时没什么时间出去兼职,所以从一开始就只找免学费的高校和研究所,考上了自然也轻松得多。还有不少同学虽然读研的成本很高,但是时不时在外面接个兼职,做翻译,做教师,给企业打打工,也能有不错的收入,不会被成本所累。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虑读研的经济成本是必要的,考虑怎么克服经济压力更是必须的。在许多情况下,经济问题不应该成为左右我们考研的决定性因素。

  考研、读研成本对于不少学生是如此重要,但是考生在做考研决定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考虑到考研、读研成本,很少有考生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名校情结、热门专业遮了他们的视线。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考研、读研成本来说也是如此。考研、读研的成本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方法予以规避和解决,可以选择经济性价比最佳的方式读研。

  在考虑院校、专业等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相对冷静、客观地考虑关于考研、读研的成本问题。希望每位同学在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同时能有意识地去做好自己考研、读研的经济规划,能够主动学得“省钱”一二,能够对考研和读研都有所助益,那么此文的目的便实现了。

【本期精彩观点汇】

  • 读研,也是一种投入获益行为。读研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可基于读研者在读研期间的投入与预期收益的不同来进行判别考虑投资与投机的区别、读研投入与收益的内容以及根据获益时间长短的投机行为分类,将读研者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投资型读研者、长线投机读研者、短线交易型读研者和逐小利型读研者。

  • 如果你是研究生,纵然为了生计,也希望你不要为五斗米折腰,而从事了消耗两年韶华却空无用武之地的领域,不能凸显学历所造就的价值,将自己与新一批的本科生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增加了自己的风险,实在是太可惜了。世上不乏研究生叹息空有一纸文凭,而工资不如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的,那只能怨自己当初读错了行当,入错了行业。

  • 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考研、读研成本来说也是如此。考研、读研的成本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方法予以规避和解决,可以选择经济性价比最佳的方式读研。


【小编后记】

  • 各位亲,积累了什么经管学习、生活疑难问题?想知道更多答案?来爱问踩踩吧l
  • 让‘爱问’成为您分享知识、创造美好生活的有力工具!



注: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分享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20-3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3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20-3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30-100论坛币。
3.凡分享超过10次的,另外奖励200论坛币;
凡分享超过20次的,另外奖励500论坛币;凡分享超过50次的,奖励1000论坛币。
更多精彩内容请安装人大经济论坛手机客户端:http://www.peixun.net/misc/app.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29 08:00:10
谢谢分享,其实读研,并不一定那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9 08:02:13
QQ截图20140529080130.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9 10:52:02
我是按长期来规划,因为我是跨专业的,就是为了兴趣,现在也进入了当初想进入的行业工作,兴趣驱使,但这条路上也永远是努力和运气成分共存!但努力是前提!
附件列表
1.jpg

原图尺寸 28.08 KB

1.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9 11:18:49
很多行业其实并不适合去读研,虽然说现在有很多专业都开设了专硕,国家也在大力支持,但是你在研究生阶段获得的资本是你将来收益的前提

附件列表
QQ图片20140529112057.jpg

原图尺寸 67.69 KB

QQ图片20140529112057.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9 14:18:30
投资收益率因人因地因时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