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看到斑竹和各位大侠的回答,所以我先抛砖引玉。
7个题都比较难回答完全或很难下笔回答,我先说说对第一题的看法:
“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我先想到的是市场营销学里一个概念——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实行价格歧视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各接受者所在的市场相互隔绝。比如说你在酒店买瓶牛奶和在学校食堂买同样厂商的牛奶,所付出的价格是大不一样的。
可以把价格歧视的现象套用在“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的问题上。穷国——食堂,富国——酒店,工资(劳动力价格)——牛奶的价格。造成价格歧视的原因是垄断。同样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在穷国和富国有不同的价格,原因就是穷国和富国所在的市场不同,每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只能和这个行业在整个国家所有行业的地位价值而定。在美国理发师的工资和中国理发师的工资在他们同一个市场(国家)所体现的劳动价值是差不多的。当然,中国理发师要移民去了美国,他工资当然会变高,这个道理等同于食堂的师傅去酒店卖他的牛奶(如果可能的话:))
1、何以穷国富国同工不同酬?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不同在于,西方经济学分析的工具是供给、需求、弹性等,而政经则是价值理论。茅以拭教授的意思我想是让大家改变基本的思维方式!同工不同酬是典型的劳动价值色彩的思维方式。我还要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呢!”
当然具体地说,我个人认为,经济资源的流动特别是经济要素的流动不是一种理想的自由流动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贸易保护主义在发达国家也盛行的原因,为什么法国民众反而对欧盟宪法迟疑!如果经济资源自由流动,问题肯定不会这样。
很想看到斑竹和各位大侠的回答,所以我先抛砖引玉。
7个题都比较难回答完全或很难下笔回答,我先说说对第一题的看法:
“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我先想到的是市场营销学里一个概念——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实行价格歧视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各接受者所在的市场相互隔绝。比如说你在酒店买瓶牛奶和在学校食堂买同样厂商的牛奶,所付出的价格是大不一样的。
可以把价格歧视的现象套用在“穷国和富国同工而不同酬”的问题上。穷国——食堂,富国——酒店,工资(劳动力价格)——牛奶的价格。造成价格歧视的原因是垄断。同样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在穷国和富国有不同的价格,原因就是穷国和富国所在的市场不同,每个行业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只能和这个行业在整个国家所有行业的地位价值而定。在美国理发师的工资和中国理发师的工资在他们同一个市场(国家)所体现的劳动价值是差不多的。当然,中国理发师要移民去了美国,他工资当然会变高,这个道理等同于食堂的师傅去酒店卖他的牛奶(如果可能的话:))
1、何以穷国富国同工不同酬?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不同在于,西方经济学分析的工具是供给、需求、弹性等,而政经则是价值理论。茅以拭教授的意思我想是让大家改变基本的思维方式!同工不同酬是典型的劳动价值色彩的思维方式。我还要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呢!”
当然具体地说,我个人认为,经济资源的流动特别是经济要素的流动不是一种理想的自由流动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贸易保护主义在发达国家也盛行的原因,为什么法国民众反而对欧盟宪法迟疑!如果经济资源自由流动,问题肯定不会这样。
劳动者的工资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三是行进必要培训的费用,在中国这三方面的花费显然比在美国要低,因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第二个问:投机活动是否创造财富?从重视物质财富很重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来看,肯定是无法解释的,所以对投机活动要坚决打击。但从西方经济学来看,分析的工具是效用论,是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的。投机活动的效果就在于能改善资源配置,把资源交给最需要的人、在最需要的时间去使用。还有很多投机类的活动,交易的其实是风险、是信息,通过这些投机活动,可以有效的使一个市场更完善的运转。
当然,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有的时候也会无风三尺浪,扰乱市场秩序。
劳动者的工资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三是行进必要培训的费用,在中国这三方面的花费显然比在美国要低,因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同工不同酬是因为人均财富总量不同。但是这有另一问题,指定具体某人时会发现他没多创造财富,如教师、公汽司机,那么他凭什么要多得到?经典理论都不能说明教师、公汽司机为什么要多得到,于是难到各路英雄。
教师、公汽司机没多创造为什么要多得到呢?这是因为人有利他和自私两种本性,利他保证人们能合作,从而要平分合作产生的结果-----社会财富。
在平分的基础上经典讲的自私及分工将制造工资差别。
我也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吧,应该不难。
当然,用西方经济学来回答相对简单。
不过按照题目意思应该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回答。
价值是在同等一般社会劳动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既然质量和数量相同,所以价值是相同的,但是要注意这是在统一的市场中情况,
比如说如果中美之间的理发市场虚拟掉贸易障碍(包括地理上的距离),那么很容易理解两个理发自然价值相同。
但是如果有市场分割情况下,美国这样的市场生产率高,所以其它产品的价值(劳动时间)相对比较低,所以是富国,工人能够买到更多产品而不是更多价值。中国这样穷国生产率低,其它产品价值较高(劳动时间多),所以理发师用自己生产的价值交换相同价值产品,但产品更少。
这里市场分割是关键,分割了则生产率高市场的商品价值更低(劳动时间少)。相同价值交换相同价值商品,但是交换数量不一样。
不分割市场大家可想而知相同价值购买相同价值商品但是交换数量一样。
逻辑上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但是有点违反直觉,非得要思辨一下,所以我不喜欢这种解释。
这里富和穷不是价值更多的含义,而是享受的商品更多的含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9 21:02:36编辑过]
第二个问题我看也要分类回答。(还是假设在马克思经济学框架内回答)
假如投机的是物质商品,按照劳动价值论,投机也是花费时间的劳动,所以劳动也要物化到商品中去,当然投机就创造了价值。商业创造价值也是这个道理,表现为买卖差价。
假如投机的是金融产品,这时由于劳动没有物化的对象,投机不创造价值。这个和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中服务业不创造价值是同一个道理。至于不创造价值为什么还有必要存在,道理也和马克思作家论述为什么服务业要存在一样,因为它就是服务业。
当然,同一种东西(直觉认为)又要给分类回答,让人觉得不舒服,总得动脑筋思辨一下,我更不喜欢马克思了。
我试试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茅以轼先生认为经济学知识是每个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应具备的,所以现在高中和大学里都要教政治经济学
因此我认为这个问题可能并不需要用到那么多且高深的经济理论来解释,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觉得主要是某物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其价值从而决定了其价格,没使用价值的话就没价值了,价值反映了该物使用价值的高低大小,价格是该物使用价值在货币上的具体表现。当然除了阳光,空气等之外,这些物质虽然现在可能会让人觉得没什么价值,但是现在或者到了未来,在工业可能严重污染了世界之后人们可能就不会那么想了,但我想未来的环境应该是不会那么恶劣的。
除了使用价值外,还有该物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也对该物的价格有一定影响。
投机活动能满足不同情况下不同人对资金的需求,如果没有投机,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人都买涨不买跌,就不能保证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所以投机活动创造财富
这些问题我认为不需要认真去回答,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索,最终目标是:我们到底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遗憾,现在能够思考这些问题的仅仅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博士、硕士,可能有部分的本科生),因为尽管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学过政治经济学,但这门课在我国被当作了政治课程而非经济课程。
我也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吧,应该不难。
当然,用西方经济学来回答相对简单。
不过按照题目意思应该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回答。
价值是在同等一般社会劳动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既然质量和数量相同,所以价值是相同的,但是要注意这是在统一的市场中情况,
比如说如果中美之间的理发市场虚拟掉贸易障碍(包括地理上的距离),那么很容易理解两个理发自然价值相同。
但是如果有市场分割情况下,美国这样的市场生产率高,所以其它产品的价值(劳动时间)相对比较低,所以是富国,工人能够买到更多产品而不是更多价值。中国这样穷国生产率低,其它产品价值较高(劳动时间多),所以理发师用自己生产的价值交换相同价值产品,但产品更少。
这里市场分割是关键,分割了则生产率高市场的商品价值更低(劳动时间少)。相同价值交换相同价值商品,但是交换数量不一样。
不分割市场大家可想而知相同价值购买相同价值商品但是交换数量一样。
逻辑上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但是有点违反直觉,非得要思辨一下,所以我不喜欢这种解释。
这里富和穷不是价值更多的含义,而是享受的商品更多的含义。
把“价值决定价格”否定光了。
其实,同工不同酬不仅在穷国和富国之间存在,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也存在,比如,同样是洗碗的工作,现在的报酬和十年前就不一样,那是因为社会财富积累所致,财富的重新分配,使得同工有了不同的报酬,同样,穷国的人去富国打工,得到了更高的报酬,是因为他享受到了富国的社会财富.
“教师、公汽司机没多创造为什么要多得到呢?这是因为人有利他和自私两种本性,利他保证人们能合作,从而要平分合作产生的结果-----社会财富。”
---------------------这句话没有道理,教师、公汽司机虽然没有没有直接参与财富创造,但他们间接参与了某些过程。教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培训没有教师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司机驾驶交通工具,提高了社会大生产的效率(为劳动力工作、生活提供必备条件,应该说也是劳动力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也是间接推动了社会财富创造。如今在gdp中占重要比率的第三产业大都有同样道理。
“”劳动者的工资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三是行进必要培训的费用,在中国这三方面的花费显然比在美国要低,因而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原因之一,很赞同。从生产劳动力的过程角度来说明工资薪酬不同
原因二,因为富国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较高,从而单位时间内每个人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平均来说,并不针对每一具体行业或职业),那么从财富再分配角度来说(理发业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只能参与财富再分配),虽然中美两国理发业参与劳动创造(为劳动力提供生活服务,间接参与财富创造)没有多大差别,但美国从业者依然可以获得相对高的收入。
同工不同酬很好解释的嘛:
首先把劳动力看做是一种可买卖的商品,在穷国由于生产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雇佣较之富国少,因此是劳动力供给剩余而需求不足,因此劳动力价格低。富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嘛。因此富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向穷国转移嘛,符合事实的啊。SIMPLE的道理啊,感觉大家没必要搬出高深的东西来啊。。。。。。
这几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哦
我简单地想了一下,既然是经济学常识应该不会太难吧
1。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包括太多的方面了。但是从最基本的经济学来解释,经济学讨论的实际上是如果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不一样,劳动力成本当然也有差别。
2。在还没有明白财富和价值的定义之前不好判断。如果这里的财富只是侠义的财富,那么投机活动实际上是创造了财富的。因为至少,我们赚到了钱。如果对于广义的财富,实际上我们对社会的价值总量没有直接的推动。
3。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是西方经济学讲的却是交换实际上创造了价值的。可以用比较优势模型加以解释,交换使每个人得到的更多。我这里就没有必要赘叙了
4。利率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在市面上也冲刺着这样那样的学说: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但是一国制定利率政策的时候总是权衡利弊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当然事实是不是这样只有看市场的情况了。
5。市场并非盲目调节,当然,计划也不一定精确计算。计划和市场的讨论那在国内应该已经过时了吧。我想ADAM的INVISIBLE HAND 可以告诉我们市场的作用。
6。初看这个问题,自身就就是一个悖论。“钱能不能度量价值?”那么,钱的价值用什么来衡量呢?政治经济学好像有一句话是说什么“交换是价值的体现吧”
7。西方经济学告诉我们一物的价值是靠他的OPPOTUNITY COSTS 来衡量的。这种解释还是比较合理的吧!
只是搜刮了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套到每个问题上,点到即止!权当抛石头吧
关于这7个问题,用传统的经济概念应该是无法得到结论的。为什么?其实在诸多经济学著作中,都对一些问题作了简单解释,但未详细分析;这些经济学家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自己无法解释;
同样,我们也是知道但无法解释;只有等待更多的理论出现来解释了
何以穷国富国同工不同酬?
我认为这可能与机会成本有关。
比如理发这一行业,纵向比较下,一个国家的理发师现在的工资水平是很多年前的几倍,但是他们的服务基本上是没变的,既谈不上什么技术创新或什么进步,发明之类的。总之,干的活跟以前一样,工资却翻了几番。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机会成本的原理在里面,因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达了,如果理发这个行业工资还跟以前一样,他完全可以选择其他行业,花同样的劳动赚更多的钱。
所以,穷国和富国犹如一个国家的很多年前和很多年后,相同的理发师行业,工资却会很不同。
这是我的观点,好像不能全部解释这个问题,但可以帮助理解这个问题。
说说我的理解:
1, 这里说的国, 应该是指经济体, 我想一个经济体的成员的消费能力取决于这个经济体的生产能力, 而在经济体内部, 分配则根据要素对生产的贡献, 即边际生产力决定. 穷国和富国的同工不同酬或来自经济体生产能力的不同, 或来自于分配到的产品不同.
2, 投机的人, 我觉得他们不创造财富, 因为社会产品不因他们的活动而增加. 但是他们提高同样的社会产品对整个社会产生的效用. 贱买贵卖说明他们在你对商品效用评价低的时候帮你把商品储存起来了, 然后在你效用评价高的时候还给你, 你还得谢谢他, 哈哈.
3, 我觉得还是要用效用去理解. 说到最早的交换就是吃多了山里的, 想水里的了, 要是不提高点效用, 跑那么远干吗.
4, 关于汇率, 我不觉得汽车和鞋子的例子和购买力平价理论不相符呀? 也就是这样才会有国际贸易, 有了汽车的20:1,和鞋子的1:2, 才会有一个平价的汇率, 比如说8:1
5, 这个问题讨论的多了. 好象可以归结为2点, 1是没谁牛到掌握那么多信息, 2是人是会作出反应的.
6, 这一堆是外部性的问题了, 到市场管不到的问题, 钱是什么都衡量不了的. 说到后面工厂产品的例子, 我觉得价格上升就是说价值上升, 生产出的东西对别人更重要了.
7, 价格是怎么产生的, 学习经济学的人应该都有答案了吧.
没有人使用超过经济学原理的知识来解答这些问题,
悲哀啊,还讨论的一本正经,
这七个问题,实在是太高深了,别说北大学生,
就是harvard的教授也很少能够清晰的回答,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至今仍在寻找。
第一个问题,来自lucas 1988的总结,是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
第二个问题,翻译的有问题,我觉得是EMH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应该是GE的问题,
第四个,是国际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第五个问题,我理解是,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推广问题,
第六个问题,货币(无价值支持)的作用,宏观经济学核心问题
第七个问题,定价问题,至少涉及到,GE,REE,CCAPM等等,
回答了这个问题,经济学基本就到头了。
所以我始终认为,1996年的茅老先生,决定不可能认识到,这七个问题的重要意义。
没有答出来的同学也别灰心,反正我是答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