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907 1
2014-05-29

     受国内经济增长减缓、沥青供应压力加重及公路建设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等诸多利空因素压制作用,近日沥青期价深幅重挫,后市还可能寻求前期低点支撑。

    首先,宏观经济对公路建设产生偏空作用。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导致沥青消费需求增长减速,虽然沥青用于交通运输、建筑业、农业、水利工程、采掘 业、制造业、民用等各部门,但主要用于公路建设。据推算,国内经济-公路建设-沥青消费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由于国内经济增长下滑,国内新增公路里程增幅 已由2012年的25.1%大幅缩减至去年的2.1%,沥青表观消费量增幅则由2012年的14%大幅下滑至去年的零,虽然产量增幅也由2012年的 18%缩减至2013年的1.39%,但产量增幅仍对消费增幅占据优势,供需维持供过于求态势。


    由于2014年国内经济增长较2013年仍有下滑空间,因此,2014年国内新增公路里程增幅也将联动缩减,沥青消费增幅也将有所缩减。同时, 沥青供应经过年初的淡季,月度产量已由2月的197.8万吨较低值大幅回升至3月的257.4万吨,并迎来二季度的开工旺季,产量还将继续上升,供应压力 将季节性加重。


    其次,公路建设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地位逐渐弱化,近年来我国公路高速发展,近几年共投入2000多亿元,高速公路已达3万多公里,位居世界第2 位,而铁路、水运发展缓慢,铁路客运量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运输份额持续下降,而公路运输承担了大量的长距离大宗散货运输,国内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综合运 输枢纽建设严重滞后,铁路、公路和水运在同类客货源上盲目竞争的现象较为普遍。未来国内运输方式增长重点将由公路逐渐转变为铁路和水运,同时也说明,在国 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逐渐缩减利空背景下,公路投资增长将显著低于铁路和水运投资增长。


    最后,公路建设宜与铁路建设相协调。根据我国的国土、人口、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等特点,综合评估各种运输方式造成的土地占用、能源消耗、运输费 用、环境影响、运输安全等成本效应,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应选择“优先发展铁路、促进铁路和公路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既要摆脱对公路运输过于依赖的发展束 缚,也不能因强调铁路发展,而削弱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由此意味着铁路建设将增加投资,铁路发展将加快,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份额应维持在合理水平,公路建 设下降至偏弱位置,由此对沥青消费产生相对偏空作用。(天拓咨询整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29 17:02:52
支持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