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明白了博爱,却忽略了自爱,先有自爱然后才有博爱,一个不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人是无法去爱这个世界的。因此自利是他利的基础,只有具备充分的自利基因才有着广泛的他利主义情怀。在生活中如何学会自爱是个很重要的议题,爱自己的前提就是珍爱自己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尤为关键。
很多时候博爱的本身并不能够给我带来多少回报,博爱的前提是不求计较的付出,但是人是基于理性的,不求回报的付出在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能够基于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来理解现实世界,就会明白自利主义是最伟大的博爱。博爱导致的结果反而可能是失去了自爱与他爱。因此谨慎地去付出反倒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方式。利他主义往往是在利己主义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予以有效发挥的。纵观古今案例,博爱未必能够带来皆大欢喜的结果,自爱反倒是最为有效的皆大欢喜的促进手段。很多时候无味地去付出未必能够获取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回馈,因此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理性人,应当学会去投资资金的时间和感情,用在让自己最愉悦和舒适的回馈中去。任何的宗教或者理论都崇尚博爱的重要性,却往往忽略了自爱的诠释,这是几乎所有宗教体系最大的漏洞。首先如果他人值得我们去爱,我们每个人对于他人的了解远远少于了解我们自身,因此我们对于自身的爱非常具有针对性,因为我们了解自身的真实诉求,满足自身的诉求是最容易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所以当我们满足了自身的情感诉求,至少已经完成了博爱中的爱自己的目标。当我们去实施博爱的时候,往往会事与愿违,这似乎是人性中最伟大的讽刺。当一个人想去博爱的时候,可能会受伤。当一个人在学会不断去自爱的时候,反而能够收获各式各样的博爱。
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他人的诉求,如果我们去实施我们的博爱,我们并不一定能够切中对方的诉求,当一个每天锦衣玉食,显然请其吃饭反而会给他带来负效用。我们自身眼中珍贵的付出,在被授予者的眼中可能一文不值,反而我们的付出给对方带去了不必要的负担。因此审慎了解对方的需求并懂得适时地区满足对方的诉求,或许是博爱的首要基础。当面对没有任何回报的付出的时候,我们出于自爱,也应当终止无效的投资,这是对于自己和他人最好的尊重。基于理性的框架构架,来深入剖析人性是最为有效适应当代生活的关键。当我们沉迷于宗教体系或者利他主义的精神信仰中,我们拥有了对于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关怀,我们时刻在考虑对方的感受,可是我们又何曾考虑过最亲爱的自己的感受呢?自爱不等于自私,学会自爱本身就是最好的懂得爱的基础。当你饥渴的时候,有人给饮料,那么你应当学会去回馈人家对你的给予。懂得去回馈他人对于你的投资和付出,是最好的博爱。当我们的投资会给我们带来物质或者感情的回报,我们可以不断去投资,但是如果带来了负面效应,我们就应当及时终止这种不理性的行为。这是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最好方式。
如何学会以人性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人生,是最重要的成长议题。学会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理性的判断能力,是比善良更为宝贵的品质。善良未必是最为珍贵的品质,因为善良可能让我们学会了去博爱,但是却容易让我们失去了自爱的能力。当一个人失去了自爱,又如何能够去爱他人呢?依据人性的原始法则,去不断推演人生的规律,才是最为重要的精神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