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童年应该是快乐的,童年也应该是暖色的,童年更是稍纵即逝的,它或许等不到我们换成大房子的那一天就如风筝一样永远飞出了我们的视线,再也追不上、看不到。
应酬、加班、签单、拜访客户……当我们像陀螺一样每天紧张地旋转,常常感叹能有一份短暂的闲适时光也属奢侈时,我们不知道,在我们的孩子可怜巴巴望着我们的眼神里,能有一段我们陪他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同样也是多么难得的奢望。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是一则近日来在朋友圈中被无数次转发的微信,它引发了无数网友尤其是为人父母者的无限感慨。而河北一家媒体日前随机调查30位爸爸,每天都能陪孩子的竟只有6人。
在家庭中,父亲总是以山一般的形象存在,因为他承担着在外打拼、保障一家人衣食冷暖的重任,就像每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去“抓羊”的灰太狼,时间总是在路上。
但就像那句常听到的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却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的打拼是为了家人未来的幸福,是为了孩子住上更大的房子,念上一流的大学,不必为今天愁也不必为未来忧。但殊不知,我们的忙碌、紧张,却蚕食了孩子当下应有的幸福,那就是有大人随时回答“为什么”的童年,有父亲带着游戏的“小时代”。对孩子来说,这比靠想像描绘的未来更真切,更实在,如春天的槐香确确实实就在鼻间,如夏日的蝉鸣真真切切就在耳边。大人们总是把经济的实力、未来的幸福,房子、汽车、名校这些当作最紧要的,而孩子,却把当下的快乐作为最要紧,这才是他们的“小确幸”。
对比这些,面对孩子渴望亲情、渴望父爱,可怜中又包含着委屈与怨艾的眼神,每一位父亲有必要想想,我们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在陪伴中让孩子从你身上学到自信、学到勇敢、学到担当这些往往从母性身上不易得到的品质,而不是让他整天看着你陀螺般旋转停不下来的身影,感受无奈,感受孤独,小小年纪就常常地托腮凝望,黯然伤神。这不是他这个年纪应有的表情和姿势。
古人说“爱子深者,为之计深远”。尽管我们辛苦打拼,也是为了让孩子、让家人有一个更好的物质的未来,但孩子健康的成长、人格的养成、情感的发育才是他未来一生真正需要且重要的营养和钙质。真正深沉的爱,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不是给你爱的人你愿意给的,而是给他他所想要的。你是否知道,你的孩子想要的是什么?
不是说我们的打拼不重要,不是说我们对工作的投入不应该,而是说我们不该太专注于赶路,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也不是说要让我们停下来,而是说我们可以尝试慢下来,放慢脚步,多一些时间给孩子,对他们是满足,于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享受?慢下来,生活会更从容,心态会更平和,不要把分配给孩子的时光视为牺牲,其实当你真正和他融在一起,他的笑脸未尝不是你的加油站,他的满足带给你的成就感也未必会逊于你昨天刚签下的那笔不小的订单。
童年应该是快乐的,童年也应该是暖色的,童年更是稍纵即逝的,它或许等不到我们换成大房子的那一天就如风筝一样永远飞出了我们的视线,再也追不上、看不到。所以,不要让我们的父爱再游离在孩子的童年外面漂泊,就像现在正在热映的张艺谋的电影《归来》,让你的父爱也归来、靠岸吧,陪陪孩子,在他的成长中,我们不能长期缺席。呼唤归来,以即将到来的“六一”的名义,但是,“六一”仅仅是一个提醒,父爱的阳光照亮的不应仅仅是一个节日,而应是孩子的整个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