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7008 21
2008-04-17

 

要论证这一点不难,但是得先从“商品”二字说起。

商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1、商品对于其起持有者来说是盈余物,是“有”,是用来交换的支付之物。所以,商品交换是互通有无。多余的东西没有价值,当然这是对持有者自己来说的,但对他人来说是稀缺物,是有价值的。所以,商品一开始就是为他人生产的,为交换而生产的,而不是为自己消费生产的。

2、基于私有权,商品的主人对于商品具有绝对的处置权力,他人不可以强迫其持有者出让。简单地说就是商品主人具有对商品交换的“定价权”,尽管定的只是自己的“底价”,如果商品的主人在认为交换的比例(价格)不合理时,就有权利拒绝交换。

3、当商品的需求速度超过供给速度的时候,意味着少量的出让量将换回更多的所需之物。供需差距越大,持有者就会越惜售,这会表现在换回物的量与出让量的比越来越大,即所谓的价格升高,也就是物以稀为贵。

4、商品交换是自愿的,不愿意出让可以不出让,一旦出让之后就丧失了所有权,没有后悔的余地和理由。

 

之所以说粮食一直都是伪商品,就是因为粮食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取得过上述几项商品的特性。

之一,一般商品是因为盈余而成为商品,但是粮食却不是,反而恰巧是因为短缺才成为商品。饥民粮荒、青黄不接几乎年年都有。当然,你也可以说粮食不缺,只是人口过剩而已。

粮食不像其它商品那样是为了他人而生产的,粮食而是首先为生产者自己而生产的,满足自己需求之后才会派作交换之用。没有农民把口粮卖掉再拿换得的钱去买粮吃的。

之二,自古农民都不具有对粮食的绝对所有权。当农民是佃户是雇农的时候,自己没有产品的所有权;当农民自己有一定的处置权的时候,只要国家需要就要交粮纳税。诸葛亮组织军队抢收垄上小麦,是为了充盈军需,不是为了帮助老百姓收割。

一般的商品交换是交换双方自愿磋商的,交换和第三方无关。但是粮食不同,如果你囤积粮食,很可能要面临坐牢的惩罚,公众的代表“政府”作为第三方会参与进来。

之三,粮食当然也是物以稀为贵。一般商品在“稀贵”的时候,持有者讨价还价的筹码就增加,但是粮食不行。在粮贵的时候,农民并不是越有话语权,反而是更容易遭受充公之类的政府干预措施或者遭到其它人的抢夺。一旦稀缺,农民反而要丧失控制权。不管是丰收还是歉收,粮食总是首先用来保障公众之需(如军粮和市民用量)。

之四,各国政府都补贴农业,强力干预粮食价格。当粮荒时农民出于自私心态当然不希望政府干预粮价上涨,但是农民都不会拒绝在谷贱伤农粮价下滑的时候政府的农业补贴。而在一般的商品交换当中,没有什么人去补贴两个私有者之间已经完成的交易。既然政府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强征粮食,对等的农民也就因此有了在需要的时候要求政府补贴的权力(就像国家不让中石油调升成品油售价,中石油就像国家索要补贴一样。成品油现在也不是真正的商品)。

作为不生产粮食的城市非农人口,一旦按照现有收入买不到粮食,他们也会造反,要求国家给予最低社会保障。这种不生产但是有权享用的权力断不可能是来自市场。没有人要求国家保障他家里必须有一条斑点狗。

有人会用地多人少的美国不缺粮食来说明粮食商品化的可行,但是不要忘记,在地多粮多的美国,政府一直都在巨额补贴农业。补贴只能说明这种商品的主人实质上是补贴者——美国政府或者公众,不是美国农民。市民对粮食的享用权力,来自他们纳税被用于补贴粮食的生产。

基于以上几点,粮食从来都没有取得过真正的商品资格。

 

与其让粮食作为伪商品面世,不如还其非商品的本来面目。强行穿着伪商品外衣不脱,只能说明供这种伪商品流通的市场也是个“伪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17 12:13:00

从本文可以看出典型的张建平逻辑。

1、商品是因为盈余而成为商品,是指个人的盈余而不是整个社会的盈余。某商品在整个社会盈余就意味着该商品的过剩。按照你的逻辑,只有出现买方市场时才有商品。

2、农民不对粮食拥有绝对的权力,不意味着粮食就没有产权。处置权只是产权的分割问题。第三方的参与也是产权的分割问题,请注意大部分商品要交税的,都有第三方的参与。

3、任何商品贵了都可能有人抢有人偷,贫富不均则会引起革命,这不以否定商品就是商品。

4、粮食生产有靠天吃饭的性质。谷贱伤农正恰恰是因为粮食是商品,过剩就降价引起的。政府补贴是为了应对这种过剩造成农民在丰年过后来年不生产或少生产,如果又逢天灾的话将引起大饥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7 12:14: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7 13:56:00
物品不是天生就是商品,而是人把它做为商品它才是商品。只有具有所有权的人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东西做为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7 18:14:00
地主和农民之间有粮食分成,谁有多余都可以将粮食作为商品卖给缺少粮食的人。如地主可以用粮雇工,农民可以用余粮换农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7 20:31:00
以下是引用zmdong0在2008-4-17 18:14:00的发言:
地主和农民之间有粮食分成,谁有多余都可以将粮食作为商品卖给缺少粮食的人。如地主可以用粮雇工,农民可以用余粮换农具。

呵呵,那就让我来当地主你来当农民吧,我也给你分粮食,保证不会饿坏你(你饿坏了谁种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7 21:52:00

个人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

如果每一人都自给自足的话,有何来商品这一个概念!

那当然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