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巧换角度
小学生对犯错误往往很少考虑后果,很多时候都是兴之所致,随意地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不敢相信的错误来。这 时班主任除了对犯错误学生阐明事件的危害之后,还可以用巧换角度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一个学生看到别人的漂 亮的剥笔盒,放学后顺手牵羊拿了回去。我找到他,对他说:“你也有很多心爱之物,如果你的东西也被别人拿走了 ,你生气吗?你一定恨死了拿走你心爱之物的那个人。你现在拿了别人的东西,相信你也理解对方的心情吧!”事后 ,学生诚恳地向同学道了歉,也把剥笔盒归还了那个同学。
其次,间接提醒
有慑于老师的传统权威,很多违纪学生往往害怕老师的批评。无论是直面批评,还是私下谈心,学生都有忐忑不 安的感觉,生怕老师的一顿严批。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教师可以改变另外一种方式——间接提醒,即让学生 代为传达教育者的批评意见。有一个同学,上课比较多话,老师用眼色提醒了多次后,该生有所收敛。课后,任课老 师把批评意见让他的同桌代为传达,这一同学以后在课堂上多话的现象大为改观。
其三,私下谈心
有的教师认为当着众多同学的面批评会使学生记得更牢。其实,适得其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侮辱会产生敌对心 理。小学生年纪小,但自尊心较强,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他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为了保护好学生 的自尊,这时不如改当面教育为私下谈心。如班上李爽同学,经常迟到。一次上语文课,他又迟迟才进教室,我没有 当面批评他。下课后,我让学生叫来。了解他去方便而迟到后,我说:“可能你的肠胃有些问题,要不去医院检查一 下?”他连忙摇头,脸也红了。我接着又说:“你知道吗?老师和同学都在等你回教室上课,你可不能让他们着急呀, 他们都挺关心你的,怕你耽误课呢!”他点点了头,从此,迟到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其四,旁敲侧击
小学生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当学生犯错误,最在乎老师对事件的看法和对待他的态度。老师在批评学生时,用 语上把好度,既要点中要害,又要言辞中肯,千万不要有过激的语言,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将学生推到自己的对立 面上。当正面批评不可避免,教师也可以在班会课上就学生的某一错误指出来,表明对问题的看法,不点名批评,旁 敲侧击。违纪学生在明确班主任、学校的处罚手段后,必然产生害怕心理,最终有所改进。
最后,以褒代贬
现实中,多数学生喜爱听到赞扬自己的话,很不乐意老师批评自己的话。假如老师改变一味批评的做法,巧妙地 赞扬其进步代替批评其不足,效果会更好些。譬如,一个姓王的学生在劳动课努力干了一阵后,便走到一边休息去了 ,导致其所在的小组未能按时完成劳动任务。然而,我在班会上却出乎意料的表扬了他:王博同学此前劳动不积极, 但在这次劳动中身先士卒,带头先做起来。如果王博同学能坚持做下去,一定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劳动任务。意外的表 扬,让该同学从谴责声走了出来。以后的劳动,他都很卖力,都出色地完成了劳动任务。
文章来源于:中国期刊网:http://www.qikan58.com/
论文发表:776199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