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422 11
2014-06-09






导读毕业季,留学成为很多童鞋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赴海外学习并接受先进的高等教育,借此提升自己、储藏电能,不失为一种厚积薄发、目光长远的教育投资。时逢2014年高考落下大幕,如今,高考生放弃国内大学选择留洋深造的也越来越多,通常5-6月都是国内留学咨询的高峰期,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智陈博士的一篇文章,介绍的正是美国找工作与读专业的事儿,对留学感兴趣的亲们不妨一看......

(一)来美上学,读什么专业?

 

   经常接到国内的学生和家长的问话,“到美国读什么专业比较好找工作?”

现在,无论中国或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都较难。因此,到美国上大学,在选择专业时,对该专业毕业以后的工作前景确实是一个大的考量之一。关于选专业,这里分几点来讨论。

一、来美国读大学,是否要先选定专业?

   对来读美国大学本科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入学前,其实并不需要选择专业。因为,一般,美国大学在招收大学生新生时,可以不分专业,因此,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入学时,并没有确定专业,就是选择了“专业还没决定”;而是在大学上了1、2年后再决定。大多数是在2年级下学期决定的。当年,我家的大孩子就是在大二下学期末才决定选修“ZF学”(兼修经济学与心理学。)

 另外,在美国大学换专业比较国内大学要容易得多,因此,即便你选择了专业以后,后来觉得不合适,也完全可以要求换专业。当然,这里要考虑,每个专业都有自己专业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因此,要注意专业学分的问题。即,有时候,要修满新专业的必修学分,可能会导致延迟毕业的结果。

二、选专业的考虑因素?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到在美国“雾谷飞鸿”网站的一篇搏文“在美国读大学选择专业的几大“误区””讲得很好,是晓路先生的文章(http://blogs.america.gov/mgck/2013/03/14/majors-3/)。现转载、摘录如下(颜色字体):

   入学前是否选定专业并不重要,重点在“入学前”,并不适用于“入学后”。由于学生在入学后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有时会感到困惑或难以选择,因此大学方面设有各种机构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根据教育专家的研究,在选择专业上,学生及其家长往往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误区是:

误区一:专业等于职业。事实上大多数雇主更关心的是相关工作经验(例如兼职和实习)以及已获得的技能,除非这个工作需要专门的特别技术,比如机械工程等。一个专业出来的学生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而同一个职业也可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事实上,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只有连带关系。

误区二:选择自己的强项专业。在职业生涯选择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强项外,兴趣以及价值也是同样重要的。在工作与生活中,喜欢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些因素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最擅长做的事并不意味最喜欢做。比如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有超人的天赋,但他也许并不享受数学,这种现象是常见的,因此,专业的选择也要从多方考虑。

误区三:学生在入学时就清楚自己的专业选择及职业目标。许多预先选定专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人进入大学后还能坚持原先的选择,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都改了专业。事实上,入学前就选定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往往改变专业三到五次,而没有选定专业的学生,只改变一到两次。

误区四:一生中只有一个职业。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一个人在一生中更换几种职业是很正常的。美国人从工作到退休,更换五、六种职业是常态。因此,选择一个一辈子的专业是不现实的,好的目标是选择目前看来“最好的”专业。

误区五:只有一个完全适合我的工作。事实上有许多工作可以满足每个人的职业目标。一旦学生清楚了解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便会发现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想在医疗保健领域工作,就有医生、护士、理疗师、医疗实验室技师、兽医或药剂师等可以考虑。

误区六:目前最热门的专业就是最好的专业。事实上就业市场是不断变动的。就业前景趋势是有用的信息,但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因素。

误区七: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事实上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在人际沟通、写作、研究、批判性思维等领域很强,这些都是工作中普遍需要的技能,人文科学专业毕业生往往可以在更广的领域就职,不过,这些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大陆的中学教育,往往在高中阶段就将学生分为理科生、文科生加以培养,加上传统的重理轻文思维,使得许多学生、家长在考虑留学美国时,一定要选个“好专业”,也就是所谓的理工科专业。即使是在美国的华人,家长们也不大了解美国大学的情况,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互相之间在问“你的孩子报考的是文科还是理工科”之类的问题。因此,了解美国大学的专业选择以及转专业的现实,无论是对准备留学美国的高中生及其家长来说,还是已经在美国就读的高中生及其家长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说一个小例子,我的老板有个朋友来自叙利亚,他到美国时准备读工程学位,进入大学后发现美国的大学是可以自由选择专业的,也有大量选修课程,结果他选读了许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毕业的时候,获得的是物理及哲学双学位,外带音乐副科学位。



(二)找到好工作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大学生的“通识教育”理念专业选择

   其实,在美国读大学本科是“通识教育”(现在新的提法是“全面教育”)最重要的是打下较好的基础,即:阅读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写作/谈话能力(传递自己思想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以及学习能力。另外,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如下的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

   更加重要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大学,特别是顶尖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一个具备优秀公民素质的大学生,或者说得个更“傲气”一点,是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领袖人才。为此学校的办学理念不仅仅在于学生对某门具体技能的获得,而更在于他/她的道德、品格的进步,也即全面素质的提升。

   从这一点来说,在美国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并不是最关键;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美国大学毕业生你所具备的个人素质。

 

四、如何衡量“个人素质”

   在美国找工作,我们给出以下式子:

找到好工作的本人决定因素    

=  个人素质(50%专业知识(25%工作经验(25%

这里:

个人素质: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积累的素质。

专业知识:通过在校内外的学习、工作积累的专业方面的知识。

工作经验:在校期间,寒暑假,学校的实习项目期间,积累的经验。


注:当然那里的百分比仅仅是一个重要程度的大致描述,并没有真正的量化分数。

 

个人素质 =  个人能力素质 +  个人基本素质 + 个人优秀素质

个人能力素质 = 阅读能力 + 写作/谈话能力 + 提出问题的能力 +  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方法) + 学习能力

个人基本素质 =  道德(善良、正直、奉献) +  品格(努力、坚韧、勇敢)

个人优秀素质 =  逻辑判断能力 + 批判性思维能力 + 领导组织能力

 

   在美国社会,借用国内的流行语言来说,是一个“正能量”占主导的社会,因此,具备良好的个人基本素质,又具备较好的个人能力素质,再加一些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那么还是容易“好人一生平安”,在找工作时也然。

   另外,还有一个“小”因素,美国的大学生毕业时找工作,特别是找竞争很激烈的著名公司、机构的工作,大学时的成绩重要,而且考大学的SAT 1(“美国高考”)的成绩也很重要,因为这个成绩被认为与一个人的智商、逻辑判断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联系在一起。

   当然,找工作时,又要尽可能动员各种资源,在美国找工作,通过熟人介绍找工作被录取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这是在美国找工作的外在因素。

 

附表:

在美国找工作的同学可以自己对照以下的项目给自己评估(你也可以增加你自己认为很重要的项目)

个人基本素质

善良:

正直:

奉献:

努力:

坚韧:

勇敢:

 

个人能力素质

阅读能力:

写作/谈话能力:

提出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方法):

学习能力:

个人优秀素质

逻辑判断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领导组织能力:

专业知识

 

工作经验



(三)所谓热门专业?

 

我们在前面一直在强调,美国大学是“通识教育”,找工作时,一个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是最重要的,然而作为大学生还是要确定专业方向的(或者一个主修,一个辅修),并具有本专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在美国大学读什么专业?

五、热门专业?

在美国,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热门专业也在不断地变化。当然,有些专业相对来说就业机会比较多。如,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本世纪初热门的与计算机、互联网相关的专业,现在也还是比较热门,会计专业(美国人“算术不强”?呵呵),护理专业等。近2年来,一些“老牌”的专业,如机械、化工、石油等也挺好。

而前几年,中国许多学生“热衷”的“精算专业”,近年开始也“变差”了。


现在先看看如下的数据,下面是美国教育部[注1]所属的国家统计中心统计的,在2010-2011年度美国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数量最多的十个学科/专业数据。美国的大学在2010-2011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约171万个(1,715,913)。这十个学科/专业的学位数有约128万,占总数的74% 。


            美国学士学位授予数量最多的10个学科/专业:


    专业

人数

百分比

生物和生物医学科学

90,003

5.25%

商业


365,093

21.28%

传媒,新闻及相关程序

83,274

4.85%

计算机和信息科学

43,072

2.51%

教育


103,992

6.06%

工程


76,376

4.45%

医疗专业及相关项目

143,430

8.36%

心理学


100,893

5.88%

社会科学和历史

177,144

10.32%

视觉和表演艺术

93,956

5.48%






其中,商业学科/专业有36.5万个,占21.28%;社会科学和历史专业约18万个,占10.32%,医疗学科/专业及相关专业约143,430个,占8.36%。

华裔或亚洲人擅长的计算机、工程(技术)、数理化,等理工科5个学科/专业加起来大约有18万个,占10%。  

看了这些数据,可以对美国大学的学科/专业学生分布有了大致的了解。作为学生或家长也可参考这个情况,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及就业情况来选择专业。

1:美国教育部既没有财权(不过,还是有些经费可以支持一些项目的),更没有任命权。它有五个不能管:不能管考试,不能管升学,不能管评估,不能管具体教学,不能管政治思想。你猜猜它还能管什么?即便这样,共和党还想把它撤销了,他/她们认为各个州和人民自己会管,不需要多一个“官僚机构”。

 注:本文选编自新浪网智陈博士的博客,有一定删减和改动



【小编后记】

  • 各位亲,积累了什么经管学习、生活疑难问题?想知道更多答案?来爱问踩踩吧l
  • 让‘爱问’成为您分享知识、创造美好生活的有力工具!




注: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分享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20-3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3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20-3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30-100论坛币。
3.凡分享超过10次的,另外奖励200论坛币;
凡分享超过20次的,另外奖励500论坛币;凡分享超过50次的,奖励1000论坛币。
更多精彩内容请安装人大经济论坛手机客户端:http://www.peixun.net/misc/app.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9 09:46:2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9 09:49:46
wwqqer 发表于 2014-6-9 09:46
好帖子!

关于美国留学,我之前发的帖子:
非常好的推荐,谢谢wwqqer版主的热心分享-----不得不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相信会对很多对留学感兴趣的盆友们有帮助和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9 09:53:44
chenyi112982 发表于 2014-6-9 09:49
非常好的推荐,谢谢wwqqer版主的热心分享-----不得不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相信会对很多对留学感兴趣 ...
chenyi112982版主,你客气了,我这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9 10:14:59
谢谢楼主热心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9 12:04: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