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9524 65
2014-06-10
坛内卧龙藏虎,连续斩获各种项目的牛人大有人在,本帖讨论一点粗浅看法,贻笑大方。
我在读书期间,导师的偏软科学的项目标书都由本人操刀,连斩国家自然、国家社科、国家软科学三项,有一些心得,分享一下。
与葵花宝典一样,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此法不适合成熟的科研工作者,
比较适合的对象是从未中过国家级课题的青椒,尤其是来自地方学院的青椒;如果你文笔好,那就更好了。
----------
先谈一点论文与标书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自封的,但论文的目标基本是100%已实现的,而标书目标你能实现七八成已很理想了。
说俗点,对于国内的课题,如果你不敢忽悠,过于事实求是,课题目标实现程度过高,中标的可能性反而可能变小。
毕竟,课题标书只是画个饼,至于你能做出做不出,这是后话。
所以无论你在多牛的刊物发表了多少篇文章,还是仅在渣渣杂志发表了几篇灌水文章,这些并不重要。
再次重申: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
第一步,先找中标的标书揣摩,三五份足够,一两份也可,越是近期越好;三五年前的标书参考意义不大。
第一步是最重要一步,揣摩多长时间都不过分。
第二步,选题,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来说,如果实在选不出题,就选择你相对熟悉领域中去年别人已中标过的课题,题目相近相仿都没问题,对于软科学来说,热点基本意味着一切。
对于申请多年都未中标的青椒来说,坚持原来的选题不如改变自己的选题;在申请课题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只要条件允许就要连年申请。
第三步,查文献写标书,这是八股文,按照已中标标书的范式来,如果中标者多次中标那更好。标书尽量引用高大上的文献,偶尔间杂接地气的渣渣文献。如果你把标书写得自己都被感动了,哈哈,那就离中标不远了。
标书完成时间因人而异,我通常两三周完成一份,在写这方面从未超过一个月。功夫在“诗”外。
第四步,就是今年若未中,重复第一到第三步,我狗屎运好,都是一炮命中。
------------
此法虽然庸俗,但如果你敢用,而且坚持下去,我不敢说你一定中,但我敢说你中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祝各位好运,做科研不容易,中个标书还是有必要的。
---------
补记:一些坛友从此贴里只提炼出了“忽悠”两个字,我呵呵一下吧。你可以认为一个同行水平不行,你敢认为四五个同行都不行吗?忽悠是致死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10 10:12:39
呵呵,楼主此言甚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0 10:31:21
做科研不容易,中个标书还是有必要的。——顶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0 10:50:33
科研不易,且行且珍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0 11:05:07
怎么找中标的标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10 12:25:27
路数很重要,热点是根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