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3829 5
2008-04-21

报了FECT 的中级,今年要考经济学和银行业务两科,手中有英文版教材还有两本对应的中文翻译参考书,我已经把这四本书都看过一遍,知识点大概有个印象,但是真的答题却还是不会。

看起来要背的知识点那么多,尤其是银行业务。还有一个多月考试,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还请教考过金融英语中级的才子才女们指点下小妹。

我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是该背中文翻译在记下几个英文名词,考场上自己写出英语答案;还是直接背英文教材的好。

试卷好像也找不到太多:真题、模拟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23 18:27:00

可以看看相关的中文教材 ,有助于加深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4 10:22:00
原来考过两门,后来不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5 16:11:00

我连初级都没考过,刚开始准备初级,觉得知识点好多,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6 21:44:00
三楼的过了哪两门啊?有什么经验可传授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6 20:36:39
中级所有科目考试教材全部来自于香港银行学会,试题及评卷均与香港银行学会有关。很多考生虽已熟记教材内容,但却依然无法通过考试,其原因是香港的法律、会计制度、成熟的商业银行环境等与中国大陆有很大不同。
  要想成功地在四年内通过全科考试并非易事。这要求有扎实地英文功底,最好是大学英语六级以上。同时要有一定的金融理论知识基础和银行工作实践经验。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并不多,这就需要考生通过艰苦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来获得中级金融专业英语证书。
  本人已全部通过四科考试,现将考试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西方经济学:
  教材明显的是由英国人编写,语言相对比较晦涩。建议考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先选择一本400页左右的中文西方经济学教材了解该学科内容。本人在没有西方经济学基础的情况下,在考试前读了8遍指定教材,非常痛苦。建议没有基础的考生先通过中文了解该学科。
  另外,教材的内容较有限,但考题的范围却很广。2001年的考题中有一道题目是问:中国实行最低保障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大意)。考生要了解收入再分配的原理,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完整作答。曲线分析是该科考试的难点和重点。
2、西方会计学
  会计学的内容集中在试算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各项目,以及存货管理等内容。本科考试内容不深,但陷阱较多,很多考生考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但成绩却非常低。其原因是对陷阱没有察觉。本人认为该考试的关键在于练习,对陷阱的设计有所了解。
3、银行业务
  很多考生认为银行业务的参考书是最薄的,最好考,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香港的商业银行环境与大陆有很多区别,主要区别是:香港是混业经营,即,银行可以经营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商人银行业务也是大陆所没有的。法律和传统的不同使"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在大陆和香港有不同的理解。香港商业银行的监管环境与大陆也不同,业务经营范围差别更大。所以,用中国商业银行的理念去回答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商业银行的问题,会使考生觉得答得不错,但成绩不佳。另外,本科考试中包括听力测试,人行提供的参考材料内容过于简单,使考生形成误解。听力是考试的难点之一,其语速达到大学英语六级,答题方式类似于专业英语考试,即,听完整个文章后答题。听力的内容考生比较陌生,例如,2001年,通篇文章讨论的是"Bills department"(押汇部), 1999年是"smart card"(灵通卡), 考生对该内容非常陌生。听力测试共20分,大多数考生只能拿到7-8分,或更少。所以,了解香港得金融环境和其部门设置以及金融产品是至关重要的。
4.法律
  人行提供的材料中,四部法律的译文非常有价值。但香港的法律体制与中国大陆还是存在很多区别的。例如,衡平法制度和判例法制度是大陆所没有的。如果不了解这些区别是很难通过考试的。另外,考题中经常要求考生提供法律建议,如何提供建议,即,如何回答问题,是答题的关键,应该将各种条件想充分,从不同的角度和设想来回答,这就需要答题技巧。同时判例较多,而且判例能够说明法律的细节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多数考生没有认真研究判例,所以对香港法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应对本科考试关键是:了解香港法律体制,熟悉判例,掌握答题技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