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177 5
2005-07-04

农民看“三农”

我不是学者是农民,准确点说是“佃户”。因为我去年在上海的郊区(金山区廊下镇)租了500亩地种水稻,投入资金40万,到今年6月,总收入超过60万,净赢利20万元(详见《我种了500亩地》http://forum.blogchina.com/p712088.html)。

种了地,挣了钱,突然问自己:为什么农民种地挣不到钱?如果农民都像我这样,不就没有“三农”问题了,问题出在哪里?

一、 “三农”问题是体制问题

有人说,是农业没有现代化,现代化了农民就会富裕。我不这么认为。我们的粮食亩产量全世界第一,最起码我们的种植技术不落后。那是我们的农业机械化不如美国吗?种了这几亩地我才明白了个道理:如果我们的农业像美国那样机械化了,粮食不但不会增产还会减产。因为如果我不机械化种地、不用锄草剂而是像农民那样手工锄草,我的产量会比现在高。难道产量低了农民反而会富裕?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的富裕没有必然联系。

还有人说,农民贫困是因为负担过重,减免了农业税就能解决。今天报纸上又见金人庆郑重宣布要减免8亿农民的农业税。种了这几亩地我又明白,这也不对:农业税就这么几十元,折合到粮食的生产成本中每斤就几分钱。如果免了这几分钱农民就能脱贫,三农问题早解决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有很多省份早就免了农业税,比如上海,不仅全免还2倍倒贴(去年贴60~80/亩,今年贴200/亩),可农民还是相对贫困。

我们做农民的都知道,现在农民增收,根本不是减免农业税的功劳而是粮价上涨。粮食收购价格从2002年的每斤47上涨到现在的每斤89,足足上涨了42分!如果说,当粮食收购价是47的时候,农民种一斤粮食能够有1毛钱的收入,现在种一斤粮食就能够有5毛钱的收入。也就是说,粮食收购价每提高20%,可是农民种粮的收入就能提高100%!而减免农业税与此相比,作用根本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事情不仅如此,农业税要从国家财政收入中开支,可是国家并不富裕。而提高粮食收购价的费用则不需要由国家负担(大部分由城市居民负担)。那么,又为什么不放开粮食价格呢?

而且,现在每当粮食一涨价,政府要么匆匆抛售储备粮;要么高价进口粮食低价抛售,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其实这就是牺牲10亿农村人口的利益维护少数城市居民的心理感受。说这只是在维护“心理感受”是因为大米的价格每增加2角,农民种粮的收入就能提高一倍,而城市居民每月的生活开支仅仅增加6元,不但与城市公交费用、房价、水电煤气费用的涨价相比微不足道,也完全可以被工资收入的增长所消化。

现在表面上是部分放开了粮食市场。可是外地人来我这里收购粮食,价格比政府出得高,却只能偷偷摸摸,因为工商部门经常会在公路出口设卡堵截,没收他们收购的谷子,搞得他们不敢来。我因为粮食多,自己雇车运出境,个体农民就没办法了,所以这种做法的实际结果是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几天前,看见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04年减免农业税100多亿元,其实这些钱谁都能算得出,折合到农民身上人均就只有十几元,有什么用?如果我们不免这个税,而是用宏观手段调控粮价,农民得到的实惠要比免税高得多。虽然居民的开支会增加一些,但是政府用这个农业税的收入去对城市低收入居民(不过几千万而已)实施补贴,恐怕还花不掉这些钱。

所以,中国农民贫困的原因既不是农业没有现代化,也不是我们没有减免农业税,而是体制有问题!是我们的体制导致我们的农民太多了。才产生了“三农”问题。

二、 “消灭”农民才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现实途径

(未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12:40: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7-4 11:21:00
直到今天,财政收入还是赤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4 11:36:00

给点数据你看:

2004年1至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24430.35亿元,同比增加4656.38亿元,增长23.5%;全国财政支出21593.68亿元,增加2661.67亿元,增长14.1%。在财政大幅增收的同时,全国财政支出中各项重点支出都得到了较好保障。其中,农林水气等部门支出增长30.6%;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20.4%;公检法司支出增长18.5%;教育支出增长14.1%;科学事业费增长15%;科技三项费增长31.7%。

这是财政部部长金人庆2004年12月21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他说,1至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2836.67亿元,对经济运行起到了“稳压”的调节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11:36:5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4 12:42:00

说得好!

已经改正。欢迎多多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4 12:44:00

二、 “消灭”农民才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现实途径

没有第二条路。因为,我们只有18亿亩耕地,人均仅仅1.4亩,除非地里能种金子,否则绝对养不活10亿农民。去年还是历史上第二个大丰年,粮食产量不过9千多亿斤。按照去年粮食平均价格0.71/斤计算,农业总产值仅7000亿元。扣除70%的种植成本,农民能够得到的售粮收入不到2500亿元。也就是说,人均连300元都达不到。所以,如果农民只种粮食,不饿死才怪!

有人可能会说农民还有副业收入。其实算个帐就不难明白:中国只有3亿多城市居民,即使按照小康的标准(人均消费副食品2000元),去年全国副食品消费的总量也不会超过7000亿元。扣除中间商的利润(与粮食不同,经营副食因为风险大,所以中间商加价也很高),扣除种植和养殖成本,农民能够得到的副业总收入不会超过1000亿元。人均才100元!所以,上述二项合在一起才3500亿元,人均月收入才30。这点钱连去医院看次感冒都不够!

既然农活养不活农民,本该允许农民进城当工人。可是,我们的体制是:禁止农民进城。更荒唐地是,我们的户籍制度实际是在硬性规定:“农民的儿子只能是农民”

这种难免让人联想到印度的“贱民”和几千年前奴隶的制度,居然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实施了50多年。这是中国农村人口从解放初的3亿爆炸到现在的9亿多的最直接原因。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这样的政策,再过50年,人口就要30个亿了。到那时,人均耕地就不是1.4亩,恐怕连半亩都达不到,后悔就来不及了。

可是,我们的“专家”仍然不愿意去从减少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像印度领导人那样,幻想永远把农民限制在耕地上,幻想通过增加耕地,增加农业补贴来实现农民富裕。去年刚刚当选为印度总理的印度前财政部长贾斯万特·辛格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时就说:“中国模式不是一个完整的模式——因为中国存在着农村人口问题,许多农民都背井离乡到城市安身,造成了中国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和严重的社会差异。印度的目标是让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和城市人一样富有。我们要采用经济激励措施鼓励他们留在农村。”

说实话,这是很可笑的“幻想”。因为:无论中国还是印度,农业不现代化农民就不会富裕,而农业现代化了,这些地就只需要几百万劳动力而已。今年上海小学6年级《地理》课本第70页上说,加拿大98年的时候每个农民就能产23万斤粮食。按此数据计算,中国去年产9千多亿斤粮食有400万农民就够了。所以,去年中国是:10亿农民在抢4百万人的饭碗。又怎么会不穷呢?你硬要把10亿农民限制在只能产几千万斤粮食的庄稼地里,还说要让他们和城里人一样富,不是幻想又能是什么呢?

事实上我就是很好的例子。我租的这500亩地,投入不过40万,6个月就收入50万。如果农民都像我,人均有500亩地,用不着政府拿一分钱,他们肯定都会比工人富裕。可现在我们的国家是人均1.4亩耕地,除非稻子的价格上涨100倍,否则粮农决无富裕的可能。

所以,只有一条路可走:“消灭”农民!这当然不是指从肉体上消灭,而是:一要从行业上消灭;二要从行政上消灭。

所谓“从行业上消灭”就是“农业工业化”,要像制造产品那样生产粮食、经营粮食,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搞一亩二分地式的小农经济;

所谓“从行政上消灭”就是废止现在的农村户籍体制,取消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行政障碍,允许农民进城。

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是错误的,首先,农村没有条件实施充分地教育,导致大量孩子没有受完9年义务制教育就出来工作(这样的人起码有1个亿以上),直接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其次,没有文化的农村出生率又大大高于城市,造成人均占地面积不断下降,加重了农村的贫困。

当然,领导们担心的是,一旦取消农民进城的限制,几亿农民涌入城市,将可能造成18世纪英国“圈地运动”时期的“羊吃人”式的混乱。当时的英国,因为养羊的效益高于种地,地主们纷纷辞退种地的佃户改为圈地养羊。导致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乞讨,场面一度混乱到政府不得不通过颁发《乞讨证》来控制局面。这几乎是每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必有的章节,以此来证明资本主义的残忍。可是,这些社会主义的学者共同“忽视”了圈地运动最后的结果是,导致城市出现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些农民最终转化为廉价的产业工人,使得英国第一个从农业国家迈入工业国家,国力空前强大。

其实,今天中国的情况与那时很相似,如果不是这些农村廉价劳动力,我们的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应该说,我们的城市已经有条件接纳农民大量进城,这是最关键的,我们千万不能失去这千哉难逢的机遇!因为:

三、 我们已经“消灭”了大部分农民

(未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12:47: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8 14:56:58
支持楼主!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