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5163 22
2008-04-24

政府真能救市吗?(一点愚见)

    4月20日、23日政府打出了救市的组合拳,随着两个利好政策的出台,今日大盘出现了气吞山河之势,上证综指高开高走,最终上涨了9.29%,几乎整个A股都涨停了。但这真是发自底部的反攻,还只是熊市中的反弹,是大家抄底杀入的时机,还是给前期被套者逃走的出路?

    源自救市与否之争

    前段时间由刘纪鹏与胡舒立为两派代表的救市之争高调登场,胡的观点“股市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而刘则表示大盘若跌破4000,那么股改宣告失败,并骂胡为流氓。依照中国的情况以及股民的特性,刘当然成为市场中的“得道者”,支持者众。

    但是当我们讨论政府是否应该救市时,应该问问政府有没有这个能力救市。本人认为政府没有能力救市,为什么呢?当然要先弄清楚,这半年来A股市场深度调整的原因。

    调整原因分析

    1、冲动的惩罚。05年的双改(汇改、股改)为A股市场的走强提供了制度性的条件,而A股市场也走出了一波前所未有的牛势。上证综指从05年底不足1000点,一路高歌猛进至去年10月的6100点高度,2年番6倍,即使再充分的基本面或是利好,也无法支撑这样的疯狂。

    2、基本面的趋软。受世界经济的回落,中国的经济今年也开始出现疲软,而从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也可看出,中国各行业的增长和利润已经出现回落,出口的迅速回落也让出口型的企业备受煎熬,而偏偏这个时候的CPI却屡创新高。现在的中国已有陷入滞涨的隐患。

    3、资金面供求力量转变。去年流动性过剩成为最时髦的话题,而这也成为支撑牛市最是实在的力量。但随着央行不断收缩银根,以及大小非解禁后的抛售压力,再加上IPO的不断推出,以及后来巨额再融资的血盆大口,市场的资金面开始吃紧,而市场也开始有所反应。

    4、美国次贷危机成为导火索。07年下半年的美国次级债问题爆发,引发美国甚至是整个欧美的信用危机,轰然倒下的贝尔斯登,就是这场危机中的牺牲品,而对于诸如花期、瑞银、摩根等报出的07年4季度的巨额亏损,也印证这场危机不容小视。而随之而来的便是美国股市的下跌。受全球经济引擎的影响,A股市场也开始高位回落。

   政府不能救市

   1、央行不能为。有人说美国的股市一跌,美联储就坐不住了。美联储的确多次调低了基准利率,但是美国与中国不同,美国不仅是资本市场疲软,实体经济也疲软,消费信心也大将,这时降息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中国现在一边是疲软的股市,而另一边是高企的CPI。在央行的职能里,有维护物价稳定、币值稳定的职能,但是没有拯救股市的职能。面对居高的物价以及加速上扬的人民币,人民银行只有将银根一收再收。当然现在他不敢调高利率,因为面对美国利率的不断下调,只要人民币利率上升,将会导致更多热钱涌入国内。而银行准备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依然有空间。
 
   2、印花税真有用吗?逻辑上来说无用,我们知道支撑股市的两大力量,1、经济基本面的复苏或是高涨。2、资金面的充裕。但印花税的下调只是能降低人们的交易成本,与基本面和流动性均无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印花税无法左右大势。实证来看,从近两次,07年5.30以及05年1月的两次印花税调整,都是短期震荡,根本没有改变长期趋势,这一点,大家可以把上证综指的K线打细一点便可看出。去年5.30即使把整个M头算进去也就一个月。所以把本钱压在印花税上是不可靠的。

   3、大小非解禁后的抛售能管制吗?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以前的非流通股依然不能流通,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就等于失败。尽管上周日,政府已经对大小非解禁后的抛售再做限制,但顶多也只是缓解,而不能不让大小非不抛售,既然已经可以流通,那么为什么不让别人进行买卖?

   4、是是非非再融资。0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计划就已经可以与07年整年持平,中国平安上市未到一年就张开血盆大口再向投资者们要钱,1200亿的天量再融资无耻到了极点。中国股市是圈钱的场所的确不假。但是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政府顶多(也应该)是严审,却不能一刀切。

   4月20日对大小非的限制,的确是个高招,既保住了股改的成果,又缓解了现在股市的压力。但是昨日印花税的下调,我觉得政府是有被迫之嫌,因为抵不住市场的声音,抵不住舆论的压力。而我们知道投资者往往是非理性的,我也炒股,我最想是看见自己的股票天天涨停,但这可能吗?所以本人认为政府的救市无非是让低迷的市场热闹一阵,却未必能改变趋势,市场会有所反弹却未必反转。

注:本人学识尚欠,且进入股市不足两年,以上愚见欢迎大家拍砖但不要骂脏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24 22:43:00
英雄所见略同,真是同道中人,只是学识尚浅,还需要向楼主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4 23:28:00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7 17:45:00

你说的都是事实,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与西方不同,也就决定了中国的股市与西方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其性质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极强,因此对股市也有极强的控制力。如果你能了解中国的政治理念,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政府老师干预股市了。我们是股民,干涉不了政府的行为,但可以判断政府的行为,并利用之为自己赚钱,作为一个投资者,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关于体制的完善,要靠学者和政府来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7 19:32:00
以下是引用yzy51200在2008-4-27 17:45:00的发言:

你说的都是事实,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与西方不同,也就决定了中国的股市与西方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其性质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极强,因此对股市也有极强的控制力。如果你能了解中国的政治理念,站在政府的角度考虑,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政府老师干预股市了。我们是股民,干涉不了政府的行为,但可以判断政府的行为,并利用之为自己赚钱,作为一个投资者,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关于体制的完善,要靠学者和政府来做。

我写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政府能不能救市(有没有这个能力),而非该不该救市。

“该不该”不好判断,而“能不能”时间就可以验证。

的确对于中国的政治理念我没有太多关注,如果你清楚,请你谈谈为什么中国政府老是干预股市。

我等小散,当然无法干涉政府的行为,但还是有权谈谈自己的观点。

若我只是判断这个时点该怎样操作,那么这篇帖子我就会挂在“投资实务分析论坛”板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8 00:34:00

楼主既然是主要谈政府有没有能力救市的问题,我也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就事论事,没有和楼主过不去的意思)。

影响股市的主要因素无非有三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股票的供给和需求。

1、先说一下对股票的需求,也是资金的供给。美国高科技股泡沫破裂后,美联储一直实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全世界的流动性泛滥,很少有国家能不受其影响。美联储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的消费大增,进口当然也大增,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贸易顺差才高速增长的,当然贸易顺差的增长导致的是中国的流动性过剩。这么大的流动性总要寻找出路,于是这些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是必然的。特别是在03、04年的时候,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已经开始显现,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这时开始飙升,全球性的资产泡沫已经开始产生,中国正在融入世界经济中,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从04年中期开始飞速增长的,到05年股改时已经达到7000多亿美元,在这么大的流动性环境中,中国股市在解决了制度性的障碍后,怎么可能不被推高呢。有些人只看到了中国股市从05年的几百点涨到07年的6000多点,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从04年到07年狂涨了16000亿美元,这么大的流动性造成股市和房地产泡沫是必然的。这些根本不能归咎于中国股民,那个国家的股民都是一样的,你看印度的股市,比中国的涨得还疯。全世界近几年表面上的繁荣和资产泡沫都是由过多的美元造成的,现在弱势美元还在继续,全世界的流动性还在泛滥,资产泡沫还没到破裂的时候。就中国而言,虽然受次贷影响,出口明显放慢,但外汇储备还在增加,过剩的流动性还中国市场上,虽然央行提高了准备金率,但收回的流动性有限,所以造成前面股市泡沫的资金还在,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完全后可能在把股市的泡沫吹起来。现在大宗商品的价格还在飙升,全球的泡沫还在继续,美元弱势结束之前,中国股市泡沫的破裂还为时过早。

2、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来说。虽然说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还不至于让上市公司的盈利减半。在泡沫中股票价值的参考价值会大大降低,这点影响还不至于让中国股市这么大起大落。有人老喜欢拿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和香港市场比,但这两个市场有很大不同。香港股市上的很多钱都来自于外面,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迫使国外的金融机构撤回了在香港的资金,才造成了港股的大跌,并不是想很多人说的那样港股正在趋于价值,大陆A股也应趋于价值。恰恰相反,这样的大跌在全球泡沫还在扩大的环境中是反常的。

3、从股票市场的供给来说。我认为大小非的大幅度抛售和基金的追涨杀跌是这次大跌的主要因素,股票的供给突然增加,而且大小非毫无顾忌的抛售,加上基金的推动作用,导致股市的突然下跌。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最糟糕的后果是他们的砸盘造成了股民信心的缺失。当资金不成问题时,股市暴涨是一个信心问题,同样在资金还在的情况下,股市暴跌也是个心理问题。

4、最后说一下政府能不能“救市”的问题。从政府的职能来看,政府不应该直接干预交易者的行为,政府应该做的就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秩序,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个人认为,政府调整印花税,规定大小非减持并不是救市的行为,这些政策都是从提高市场效率和规范交易行为角度制定的,从其职能来讲,这是完全合理的。至于有些人将其称为“救市”,那是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讲的。

   撇开这些政策的性质不说,我们这里只讨论这些政策的效果。印花税的下调直接降低了股民的交易成本,刺激了其进入股市的信心;规定大小非减持,虽然现在有很多漏洞,但需要的话以后可以完善,政府有这个能力限制大小非的短期大量抛售,虽然大小非的数量没有变,但短期内对价格的冲击就大大减小了,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这么大的资金完全有能力接住这些股票,甚至还能进一步促进股市泡沫的形成;至于再融资,这些都要经过政府的审批,政府要规范这些当然不在话下。所以说政府如果不想让股市跌的太厉害,是完全有能力控制住的。

    当然,我所说的政府有能力干预股市还是离不开国际大环境。目前,全球的资产泡沫还在继续,中国过剩的流动性还在泛滥,就决定了A股市场还应该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政府规范市场给予股民的信心才能把股市拉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