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66 6
2014-06-22

美国《纽约时报》18日报道,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呼吁美国大学取消或重新谈判与孔子学院达成的协议,称孔子学院是中国ZF的“分支机构”,其教师选拔和培训都受“控制”,并被允许忽视“学术自由”。

    《人民日报》随即刊文引述多家参与建设和运行孔子学院学者的观点。他们表示对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声明“感到震惊”,认为其态度带着“政治偏见”,故意抹黑孔子学院。

   笔者曾以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在美国一家孔子学院工作一年,也曾参与汉语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那么,真实的孔子学院究竟是什么样子?

  学术十分自由 不存在限制

    据媒体报道,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有4.7万名成员,其宗旨是捍卫“学术自由”,其声明主要指责孔子学院,称“通过允许中国ZF在孔子学院内部限制可讨论内容的范围,美国的大学牺牲了自己机构和员工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对这番无端指责,笔者有些摸不着头脑。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笔者在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韦伯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任教,进行了600个课时的教学,组织了20多场文化活动;受众从小学二年级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生活水平一般的民众到教授、军官、牧师、政客、商人等社会精英。笔者所从事的所有课程和活动中,从来都没有任何“限制讨论的内容”。

    语言课程上,笔者可以选用任何教材或网络上的语言资源,选用标准是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是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而不是所谓“可讨论内容的范围”。

    汉语课外,笔者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中国节日、中国音乐、中国文学、中国汉字等文化活动;曾邀请知名汉学家傅高义与美国民众畅谈中国发展和改革。开展文化活动的标准是其是否有助于美国民众全面了解当代中国,也非“可讨论内容的范围”。

    笔者还以孔子学院教师身份到当地高校与美国教授、学生交流。例如,在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布莱特·古斯塔辛教授的“别样民主”课程上,笔者曾以“中国的民主”为主题发言,与美国学生讨论“非西方”式民主。这些活动所设计的议题不设障碍,也不存在所谓“限制讨论内容”。

  “控制”教师选拔和培训属无稽之谈

    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发布的声明称,国家汉办“控制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引发学术课程会受到中共对言论和信仰自由的政治镇压的影响”。笔者曾多次参与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和培训,对此表示很不理解。

  汉语教师选拔最关键的环节是“模拟课堂”。台下一般有两名语言教学专家和一名“前任”教师作为主考和副考。所面试内容是语言基础、授课技巧、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与实际驻外工作息息相关的各项素质;考官打分采用各项分类量化,再根据岗位和报名人数从高到低排序,整个过程量化透明,不存在“控制”选拔之说。

  对志愿者的培训同样围绕课堂教学和跨文化交流展开。笔者曾为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的培训也只是涉及课堂如何管理,文化活动如何进行,如何在美国工作、生活等内容。

  事实上,汉办对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培训,绝大部分都是委托给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的。高校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好地在国外生活,何来“控制”之说?

孔子学院并不特殊  孔子学院创立迄今已有10年。一些批评人士一直对孔子学院的“官办”身份耿耿于怀,称孔子学院是中国“宣传机构”,传播中国“意识形态”。然而,正如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孔子学院的执行院长卢红所说,孔子学院与英国文化协会、法语联盟、歌德学院等西方文化教育机构的性质一样,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让世界了解本国语言和文化,更好地促进本国与世界的交流。  文化无优劣。在倡导文化多元共生的今天,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却还带着冷战时期的眼镜看待国家间、民族间文化交流活动,不免让人对其动机产生质疑。  “国之交在于民之亲”。在孔子学院一年的工作中,笔者见证了太多对中国为“零了解”的美国人逐步了解并爱上这个国家,爱上中国文化。同时,作为一名首次到美国工作、生活的中国人,笔者也相应地对美国文化和美国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记得去年12月参加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时,笔者听到各种口音的汉语,听到各种肤色的人士讲述他们与中国的故事。从他们不是那么标准却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孔子学院带给他们的欢乐。特别是当他们骄傲地对我说“你知道吗,我的儿子现在中国学汉语”“我的女儿正在和中国男孩儿谈恋爱”时,那种骄傲、满足的神情让笔者更领会到了孔子学院这张“中国名片”的分量。  美国一向标榜自身是一个能包容一切的国家,对待不同的文化宽容,对待不同肤色的人种平等,对待学术更自由。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可能会开始质疑,难道美国所说的“宽容、平等、自由”,只是它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学术进入其他国家的“宽容、平等、自由”?而对其他语言、文化进入美国,却变成某些人眼中的“意识形态入侵”?  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作家莫言则在这句话后面加了一句“己之所欲,也勿强加于人”。对一些人的偏见,可用莫言在第八届全球孔院大会上的发言来回应。他说,孔子学院大会让他联想到了金庸笔下的武林大会,只是武林大会上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而孔院大会追求的是“和为贵”的精神,为的是增强彼此的了解,实践的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理念。  注:作者李鹏 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现在新华社参编部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22 23:49: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3 03:08:04
李攀 发表于 2014-6-22 21:49
美国《纽约时报》18日报道,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呼吁美国大学取消或重新谈判与孔子学院达成的协议,称孔子 ...
看看那条狗的后面是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3 05:33:18
好吧我们也开始将文化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3 09:58:12
Thank you so much for letting us know.

The following is what I learnt from my friend:
Confucius Institutes are non-profit public institutions affiliated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ose stated aim is to promot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upport local Chinese teaching internationally, and facilitate cultural exchanges.

We'd better be confident about what say, A basic mutual respect I am talking about.
It's a basic requirement to be a rational person, entity and organization.
Thank yo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3 10:16:50
不知道美国孔子学院如何运作,但略知道点孔子学院的事情。显然,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言论存在文化歧视和政治偏见色彩,而且很浓厚,这个结论是毫无疑问的。接触过不少汉办外派的汉语志愿者,多是年轻人,很多人还刚从大学毕业,根本不懂政治。汉语教学,简单地向老外讲授下汉语,认得几个汉字,如幼儿园老师般地教几首中文歌曲、一二个民族舞蹈之类,就这么简单的教学内容。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本身都不是孔子学院的讲授内容,也不是汉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非要孔子学院讲授政治吗?讲讲马克思主义吧,老外又说意识形态侵略,关键是那些汉语教师很多就不懂政治知识,你让他们咋个讲?乱讲一气,谁来听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