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1)结合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科学教学可以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初中科学教学在讲解《水的三态变化》时,教师可以先列举一些生活情境: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的白汽,冰冻的东西放在水里溶解速度会快一些,放在冰箱中的饮料取出后表面出现一层水珠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活现象,创设和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固态的冰在转化成液态水的过程中在能量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液态水和固态冰的体积是否相同?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2)利用文学情节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创设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初中科学讲解月相变化时,教师可以引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诗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又如在讲解声音的传播时,可以引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引导学生思考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是如何传到客船上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科学本身就是一门重要实验学科,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初中科学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例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演示“魔术点灯”的科学实验,教师用一根沾有高锰酸钾的玻璃棒,蘸上一点浓硫酸,然后用玻璃棒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瞬间被点燃。通过这个趣味性的科学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很多学生会想到高锰酸钾遇浓硫酸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3],能够瞬间点燃酒精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积极调动自身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拓展思维。
投稿邮箱:tougao@qikan58.com
咨询QQ:776199675
热线电话:1891231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