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金水铢两章》新注
卢理湘
说明:本章题目采用陆西星《参同契测疏》,陆氏为明朝人,内丹东派开创者,字长庚,号潜虚子,扬州兴化人(今属江苏省),经文采用清康熙年间仇兆鳌《参同契集注》。
在丹道中,无论南宗先命后性,还是北派先性后命,均为性命双修之道。陈泥丸祖师《紫庭经》云:“金丹亦无第二诀,身中一亩为家园”。此为吾教“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明张三丰祖师倡“三教一家”,在《参禅歌》中说∶“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清代伍冲虚、柳华阳祖师在《伍柳仙踪》中更是援佛论道。在佛道名相中,佛家之舍利,即道家之金丹,而儒家称为太极;精炁冲动之力,其力甚壮,道家喻为白虎,佛家喻为雪山大力白牛;道家之长生酒,佛家称为漕溪水……所以三教同源,佛家之不二法门(不二即唯一)即道家之性命双修。
道家内丹分东南西北中五派,正如禅宗有五家七宗,但其根旨均在于明心见性,成仙成佛,即核心相同,名相不同。而道教文化的复兴,则是吾辈道教徒应尽的义务。
此文为龙门正宗一家之言,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①。金计十有五,水数亦如之②。”
①丹家金鼎,居于绛宫,金鼎“以金为堤防”,神水乃可下降,归于绛宫,与后天阴炁相合,其实为比喻。神水自然下降,入于绛宫,丹家借外丹之名,叙内丹之实。
丹家讲“金水”,有先后天之辨,学士要明白。《参同契》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此为先天之金水,为真铅,真铅从混沌中来,故为先天,丹家称为水中金。与修士睡觉无梦,自然遗精,大略相似。
丹家于无识无觉中,独存一灵明之神,水中火发,元精自然遗泄,于精行半路之际,下手点住会阴穴,采药上升,称为“采清真,一阵交锋定太平”,真铅从先天中来,为天然真火候。
丹家以真意采药,药为元精,后天炁驭内肾之元精为药,此时已变为后天,元精随真意、后天炁上行,化为甘露,此时已为后天之水,其甜如蜜,学士可亲口尝之,下玄膺,入绛宫,归中宫,五脏如泡在水中。先天元精变为有形有质之甘露,为后天之金水。
丹道中有后天之先天,如甘露,能化为先天阳炁,又有先天之先天,如白色之性光、金黄色之命光,修士宜明辨之。
丹家之秘,以元精由会阴升至泥丸为金,称为自子至巳进阳火,以金化为甘露,由泥丸降下中宫,称为自午至亥退阴符。符为符信,退阴符为自然而然退掉阴炁。进阳自然退阴,即进一分阳炁,自退一分阴炁。
陈泥丸祖师《紫庭经》云:“采之炼之未片饷,一气渺渺通三关。三关来往气无穷,一道白脉(督脉)朝泥丸。泥丸之上紫金鼎,鼎中一块紫金团。化为玉浆流入口,香甜清爽遍舌端。吞之服之入五内,脏腑畅甚身康安。”
②丹家以初一至十五之月相效元精日日生之,至十五月圆为二候,精满自溢,以明师下手法采药,元精自会阴升至泥丸,化为甘露,故曰:“金计十有五”。
又以十六至三十之月相效甘露(神水)自泥丸归于中宫温养,故曰:“水数亦如之”。
此为吾师之真意,我写至此,不觉泪双流,回想当年访道之日,受尽艰辛,吾母云:“你在外访道,莫作异乡饿鬼”。
吾师闻吾走遍天下访道,百折不挠,知为道器,故秘授以诀法。
概言之,先天之阳精从混沌中来,无形无质,难以图画,故名曰:“先天”,今已被后天炁催逼上行,化为比蜜甜之甘露,已变为后天之金水,有形有质,修士可亲口尝之,这就是阳神之基,大道的物质基础。
祖师言“有形有质何须炼,无象无名自可亲”,指的是先天真铅无形无质,从先天中来,可采之为药。“有形有质”为后天淫逸之精,从阳关而泄,为凡铅,不可入药,此为非时妄作、强战,与男女双修之道无异。
丹家“采清真”,化为甘露,成团成滴自玄膺降下,约四、五日咽纳完,全为自然之功,甘露自然下降,归于中宫凝结。
意译:丹家之紫金鼎用金做成,比喻为先天阳精可入于离宫。先天阳精(金)化为甘露,比为初一至十五之月相,阳精日日生之,至十五而精满自溢,为二候下手采药。甘露从泥丸降下入绛宫,归于中宫,为神水,丹家用温养之功,比喻为十六至三十之月相。
“临炉定铢两①,五分水有余②。二者以为真③,金重如本初④。其三遂不入⑤,火二与之俱⑥。”
①丹家采药称为临炉,临炉须定金水之铢两。金为半斤,为先天阳精,水为真汞,为八两,为后天炁。
②丹家以月相为一月之火候,喻活子时之火候,是攒月簇日,缩一月为一时,一时又分为六候。一时为现在两小时,共120分钟,故一候为现今二十分钟。
“金计十有五,水数亦如之”,故水有十五分,以十六至三十日共十五日,五分之水为五日,正是月之一候。
丹家一月之火候为六候,五日为一候,活子时之功分为六候,丹家攒月簇时,故月之一候为时之一候,为现今二十分钟。
真人之真意,指采药只用五分之水,即只用一候,一候之时间为现今二十分钟,亦深合龙门真传弟子之亲修实践。元精出洞,下手采药,只用二十分钟即化为甘露,比蜜还甜,伪邪之道安能尝此甘露?
故“五分水有余”是真人用隐喻的方式明白写出了采药的时间,采药之时不到二十分钟,丹家称为“片饷功夫”、“片时”、“顷刻而成”。
③丹家采药在二候正子时,故曰:“二者以为真”,正是精满自溢之时。
④先天阳精化为甘露,不失其重,故曰:“金重如本初”。先天阳精来多少,则化多少甘露,如黄金被火煅烧,分量不减少。
⑤“其三”为三候,三候药老,元精已化为后天有形之精而泄,为凡铅,故“遂不入”,因为凡铅不可入药。
⑥“火二”指后天炁,“与之俱”是指后天炁擒制先天阳精,循督脉上升。“之”为先天阳精,“俱”为后天炁与先天阳精一起上升,即载精上升。
意译:丹家下手采药之功,称为临炉。活子时二候至,先天阳精出洞,后天炁将先天阳精逆上泥丸,化为甘露。采药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有多少元精自动撞出,就能化为多少甘露,甘露归于中宫,后天真阴之炁自会与之相合,凝为大丹。
采药用二候至足至清之真铅,若至三候,则药老,阳精化为后天有形之精液而泄,为凡铅,不可入药。
《悟真》云:“铅见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铅见癸生”为二候,正是望满之时,“望远”为三候,为凡铅。
丹家称得甘露为“得一”,丹家之功,尽在甘露,不得甘露,为没得明师真诀,为盲修瞎炼。
今明白写出甘露之作用,以明证龙门派真诀。
一、比蜜还甜,修士可亲口尝之,张三丰祖师《参禅歌》云:“口饮甘露比蜜甜。”
二、可化为金黄色之命光,丹家称为阳光,《悟真》云:“近来透体金光现”。
三、《悟真》云:“丹熟自然遍身香。”吾师云:“异香扑鼻。”修士全身香气如菊,出汗不臭。丹经云:“炉中渐觉菊花香。”
四、可重返青春之神态,齿落重生,发白再黑,返老还童,即徐真人所说“老翁复丁壮,老妪为姹女”。“姹女”为少女。陈泥丸祖师云:“金筋玉骨老不昏。”
五、可得大寿,修成神仙。《悟真》云:“已知寿永齐天地,烦恼无由更上心。”
白玉赡祖师《水调歌头》云:“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饷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 《快活歌》又云:“华池正在气海内,神室正在黄庭间。”
“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①。下有太阳炁,伏蒸须臾间②。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③。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④。”
①三物指金(先天阳精)、土(真意)、火(后天炁)。甘露至于中宫,后天炁自会与之相合,凝结为丹,金丹变化之状,如神明。
②太阳炁为离宫之炁,因离为日,称为后天炁。离为火,火下至会阴穴,先天阳精为水,水见火,则自然蒸发,如自然界江河之水受太阳照射,自然蒸发为水蒸气上升。
后天炁至会阴,为火至会阴,“伏蒸”先天阳精,先天阳精见火,则上腾,随真意、后天炁逆上督脉,时间极短,故曰:“须臾间”。
简单地说,后天真阴之炁(火)能催逼元精上升,逆上督脉,丹家称为“火逼金行”。
炁体子云:“火逼金行逆而升,化为甘露凝成丹。”
③取元精需河车逆转而归于黄庭,故称为黄舆。黄为黄庭,舆为车,称为河车。有元精才称河车,无元精则为拉空车,日久必然腰酸背痛,眼生疾。元精化为甘露,自玄膺降下,称为真种,《悟真》云:“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张真人之意是指必得甘露,才有鼎之名,无甘露则不能称鼎。甘露于鼎中凝结,如犬牙交错,参差不齐。
车,丹家有三车,分别指羊车、鹿车、牛车,对应督脉上的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修士首先必须要打通三关,使后天炁在督任二脉中循环无碍,才可载精上升,化为甘露,丹家称为“得药”。
三关不通,以后天炁冲击督脉,不为拉空车,三关通,不能载精上升,则为拉空车,修士要分辨明白。
尾闾通,冲动肾脏之炁,下丹田会现一黑洞,内视时见之,因肾炁冲动使然,夹脊通,心内异常舒坦,因夹脊与心脏相通,玉枕通,头顶会咯咯作响,因冲动枕骨之故。
吾通玉枕,用时二天,老年人需时长一些,后天真炁入脑,脑部异常清凉,此时易引发头部神经混乱,急速由任脉下降,此时要舌抵上腭。渐至后天炁在督任二脉循环无碍,督上任下。若督脉后三关不通,则先天阳精会倒流入膀胱,不可能循督上升。《入药镜》云:“贯尾闾,通泥丸”,指明元精由会阴上至尾闾,循督上行至泥丸,化为甘露。
④岁月,为修道之岁月,讫为完毕,“岁月将欲讫”指成丹不成丹之时。
“毁性伤寿年”,指于金丹未熟之时,忽然淫欲心起,炼己不纯或心神不居于中宫,不如鸡抱卵心常听或过劳,导致元精失去,则一场空劳。元精失去,与凡夫无异,伤修士年寿。必持盈守满,不可一日不在道,如鸡抱卵,心神注于中宫,如猫捕鼠,外阳动一次,则采一次,如此将精炼完,下身马阴藏相,止火大药过关。如此隐于深山中修炼,将圣胎炼圆,见雪花纷飞,则出胎,阳神自百会出于身外,则身外有身,天仙得也!
然此时仍须炼己纯熟,如是乳哺三年,调神出壳,将阳神炼得老炼,则圣丹之功毕,大丈夫之功成,“从此众仙来相贺,任它沧海变桑田”。
丹家采药,称为“金来归性”,今性既毁,则“毛之不存,皮将焉附”?所以丹家云:“精生于身,情(感情)动必溃;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故炼己之功,为修道者第一难事,必抱出世之志,心真死才能神(阳神)活。心不死,则阳神必死,因阳神由阳精所化。心不死,则情(感情)不灭,则阳精必耗,阳神难生。
意译:三物为水、火、土,水为先天阳精;火为太阳之火,为后天真阴之炁;土为中宫、真意。
太阳为 ,离为日,为离宫之炁。二候至,先天阳精出洞,太阳之炁为火,下行至会阴,水见火则被火所逼,逆上督脉,如自然界之水被太阳光一照,则自然蒸发,化为水蒸气上升。
如此真意在前,丹士双目视泥丸为引领,后天炁催逼元精,载精上升,为“三物相含受”,河车运转,能化为甘露,故“变化状若神”。
甘露为液体,从玄膺穴自然降下,称为神水,入于中宫,渐渐凝结为金丹。
若修道修至成丹未成丹之时,炼己不纯,淫欲心一起,先天阳精走泄,称为走丹、走火。火为元精,则自己伤年寿之福,故炼己贯穿修道之始终,为修道第一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