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084 8
2014-06-26

其中Y是总产,PST分别为一、二、三产

上面的对数模型来自对 公式总产等于三产之和 的全微分

Y=P+S+T

dY=(@Y/@P) dP + (@Y/@S) dS + (@Y/@T) dT      (用@表示偏导……)

除以Y

dY/Y = (P/Y)(@Y/@P) dP/P + (S/Y)(@Y/@S)dS/S + (T/Y)(@Y/@T) dT/T

a=(P/Y)(@Y/@P),……,则有

dY/Y = a dP/P + b dS/S + c dT/T                    *

积分得

logY = a logP + b logS + c logT                         **

用年鉴数据和最小二乘法,就可以求出abc

分别是三产对总增速的弹性。


好几篇文章都这么写,

可我总觉得有点别扭。


因为YPST的关系已经很明显了,Y=P+S+T

非要再取个对数,干嘛?

而且就算不取对数,一产增速对总产增速的弹性也就是P/Y,和最小二乘结果差不多,还回避了a+b+c≠1的情况


哪位牛人能给我解释一下?解除疑惑。

谢谢!

附件列表
lw.JPG

原图尺寸 68.8 KB

200205

2002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6-27 09:43:39
我过来支持一下哈.......d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7 13:41:36
标题里的公式没加常数项
大概是那个意思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7 15:59:28

其实,由于Y=P+S+T,所以

a=(P/Y)(@Y/@P)=P/Yb=S/Y,c=T/Y

用最小二乘法,难道是为了求三产的整体弹性?


看不懂下面这段话


lw.JPG

(《中国工业经济》2002.05

为什么各产业之和不等于总产值?

有人能解释一下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6-28 17:54:15
原来工业中的服务性收入,算作第二产业,现在将此部分算入第三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但是现在这部分可能会同时出现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中! 我瞎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8 12:28:08
仔细想想
这种算法确实没什么道理啊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口
总人口(P)等于男(M)女(F)之和:P=M+F
化成对数模型:
log(P)=alog(M)+blog(F)+c
也就是:
P=c*M^a*F^b

于是,这种算法就相当于
把简单的加法关系转化成乘积关系
但是总人口为什么要和男女人口开方的乘积有关系呢?
纯粹是形式上的计算
似乎没什么理论和现实依据啊!

我分析得对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