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4456 10
2014-07-05
    微软的审判提醒我们,对产业集中的恐惧是社会主义理论最后的避难所。其主张资本主义最终必然失败,因为在自由市场中,所有的(或者大多数,或者至少一部分)产业将自然结成垄断。接下来,ZF必须调整产业从而引起“竞争”。并且,既然在这些巨大的私人产业里有些人富得让人难以接受,那么没收他们的私人财富分给那些不太富有的人,就是公平合理的。

  断言自由市场导致垄断远非正确。如果允许市场长期自由运行,表面上的垄断者很快会发现其实存在竞争。只有在短视的静态分析下,市场经济中运行的某家公司才看起来象是垄断。若将限定范围放宽到包含任何产业,则可见存在着大量的竞争,而在足够狭窄的范围内,任何名牌产品都有一些垄断特征,比如说某个受欢迎的冰淇淋品牌。

  航空业是个例子。现在有两家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制造商:波音和空客。专家已经对垄断利润和乘客安全表示出了必然的担忧。然而,波音最近三年的行动——非常明显是试图通过整个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来减少成本——表明波音相信存在着竞争。

  波音是正确的,竞争不仅仅来自空客。假设空客关门,只剩下了波音。也假设波音无须面对ZF管制。波音能够随意提高价格吗?如果可以,在短期内,必须出门旅行的人将找到越来越多的方式来替代坐飞机。航空公司将尽可能使用小飞机。从长期来看,例如当比奇公司和塞斯纳公司发现进入这一市场将获得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时,可能转为制造大型的喷气式飞机。

  再来考虑电力企业:据《经济学家》报道(2000年8月),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放松管制正在引发该产业的巨大变化,包括较小的本地厂商的兴起。大多数国家和社会公众都重视原生态环境,较小的电厂比大电厂更为“绿色环保”。短距离输送电力意味着本地厂商能够与远距离的大厂商竞争,因为他们节约了由于距离远而增加的成本,即使小厂利用资源的成本更高。因此,较小的本地厂商也可以很快与大厂商竞争。

  汽车制造提供了另一个好例子。在20世纪早期,管制较少的年代里,有几十家小型的汽车制造商,从杜森博格到漫步者。现在,随着克莱斯勒被戴姆勒-奔驰公司收购,看来美国只剩下了两家厂商。在世界范围内,福特、通用、戴姆勒-奔驰、宝马、以及其他公司(甚至菲亚特)正在购买劳斯莱斯、路虎、捷豹和兰博基尼这些制造商的全部股份。

  这些收购从表面上看,似乎暗示着垄断正在形成。再仔细看看,我们发现上述四家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购时都正遭遇财务危机。而且显然,许多汽车发烧友认为被收购公司的代表性品牌值得挽救。它们因为不赚钱而被买下,但仍然能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应当能带来利润。有些人赔钱制造受欢迎的汽车,并不表明行业正趋于垄断,只是表明存在管理上的缺陷。

  汽车行业的竞争持续白热化。初创立的公司如韩国现代,准独立的品牌如土星和吉优等都表明,进入这个资本密集型行业的高成本不足以阻止新来者。此外,新趋势如SUV,以及特种车辆如流行的复古且媚俗的克莱斯勒PT漫步者表明,即使是已进入的制造商仍必须以创新求得生存。

  这三大产业——飞机、汽车和电力——是资本最为密集的行业中的三种,而一切都显示,当市场自由时,就没有垄断。但是为了便于讨论,让我们假设你的电力公司决定将费率涨到三倍,将会发生什么?短期内,人们将会使用蜡烛照明,关掉他们的空调,并寻找办法减少用电量。长期看,我们将寻找目前供应商的替代者。市场越自由,寻找替代者所需时间越短。经济利润吸引着警觉的企业家,而其中有些新来的竞争者将提供真正的划算买卖。

  如果你的电力公司,或者波音公司,决定任意提高价格,而顾客不得不寻找长期的替代产品,这将带来不便吗?当然。但是任何不便都将告知企业家此处有利可图,然后他们将采取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自然的市场过程将使我们享受更多选择和更多买得起的商品。与马克思和加尔布雷思的说法相反,自由的竞争不会产生垄断,而会妨碍垄断的形成。

  既然不会产生垄断,就更谈不上就那些不存在的问题而设想的解决方案中所固有的问题了。反垄断法制造了一种道德风险,即诱使失败的企业通过寻求(法律)管制来击败他们的竞争对手(微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垄断的历史和它破坏性影响表明,与自由市场相比,ZF没有能力更好地管理产业形式。



  文章来源:Mises Daily: Thursday, March 01, 2001 by Edmond S. Bradley
        作者:[Edmond Bradle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5 12:18:29
关于垄断,可以这样来看,


1,劳资之间,穷富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垄断。这里包含进进出出,例如穷人暴富了,例如富人破产了。


2,任一行业,对消费者,存在垄断倾向。


3,任一行业内部(包括进进出出),存在分化、垄断倾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5 12:22:19
复制代码
自由的生产、供给,自由的买卖,当然会形成垄断。


那至于说,自由竞争会抵消垄断,妨碍垄断,这个当然也存在。


譬如美国对外侵略战争,一方面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还增加生产,繁荣市场,发展福利呢。
都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5 15:33:30
自由竞争也可能会消灭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5 16:46:52
我的以下论点是针对文章作者的:
逻辑上谬误百出。
1,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一定有替代品。
2,垄断公司不一定就是傻子,只会持续地高定价,当有竞争者进入并具备一定规模时时垄断公司可以利用规模优势将竞争者击败,在没有明显的竞争者时则维持论断高价,这种垄断-竞争-垄断的状态从长期来看也是一种垄断状态。
3,如果要举个例,请不要用“自由市场‘不会’导致垄断”这种确定性论调。
4,每个公司来短期垄断一次,长期就不是垄断市场了吗?而且长期是多长,短期是多短?
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有人会相信奥派的这一”自由市场不会导致论断“的论调,真的是漏洞百出,而且大量案例摆在那里也视而不见,这种确定性论调其实只要一个案例就可以证伪的。不过奥派整体上还是很有逻辑性的,只是想吐槽这一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5 18:44:41
zhushualbert 发表于 2014-7-5 16:46
我的以下论点是针对文章作者的:
逻辑上谬误百出。
1,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一定有替代品。
奥派的垄断是指由于ZF管制导致无法进入产生。和一般的对垄断的定义不一样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