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野村综研金融市场研究委员会联合举办了2014年度中日金融圆桌内部研讨会。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会上表示,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去泡沫、去存货,大概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同时中国房企在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
高善文指出,中国房企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现金流压力。现金流的压力在两个条件下会激化。第一个条件是货币紧缩,全社会资金筹措都变得极其困难,在影子银行和民间高利贷体系里面会暴露出非常大的违约风险。第二条件是房地产销售的大幅度下降,使得房地产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来源迅速枯竭或者下降。
高善文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体,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已经在去存货和去泡沫的过程中;在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继续经历着显著的泡沫化过程,其中的宏观经济风险也许有一些,但是不会特别大。
高善文称,中国房地产市场还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完成去存货和去泡沫的过程。尽管市场去泡沫过程已经持续三年多,但是去泡沫的程度也许还不及三分之一。与2012年以来的情况相比,未来几年去泡沫、去存货会明显加快。
高善文并称,在这一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在房地产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某些地区,在民间信贷的某些领域以及在影子银行体系的某些板块上,将会出现严重的违约以及违约所带来的大规模的重组。在一定范围内,市场激烈的调整是难以避免的。在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不考虑上海),比较激烈的调整已经持续了两三年。
他还强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那里的银行体系压力在上升,民间借贷体系压力相当大。即便是影子银行体系,压力也是非常显著的。钢贸融资大规模的坏账等,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房地产市场这艘船正在驶入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