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754 23
2014-07-07
  
摘要:“剩女”,实际上多半是自愿剩下,或者叫暂时性、阶段性剩下。而“剩男”,则基本都是实打实被“抛弃”的无人问津的男人。

8c1001e93901213fc46b840e56e736d12e2e958c.jpg


前几天,网上流传一个视频,一记者哥儿们乔装打扮成高富帅,租了一辆跑车,夜里停在工体的酒吧附近勾搭美女。“老妹儿,上车兜个风呗。”一句来自陌生男人的轻盈问候,竟然会博得不少女人的芳心。三五句话攀谈后,还真有不少穿着超短裙的少女迈开长腿,上了跑车。
  接下来的话刺痛了广大男屌丝的内心。记者问坐在副驾驶的美女:“要是我开的不是跑车,而是QQ,你还会上我的车吗?”美女想都没想,回答说,“不会啊。”看到此处,广大还在开国产车的男性友人流下两行屌丝泪,终于明白了自己屡次约会失败的真正原因,原来都是被拦腰插一脚的布加迪威龙搞黄的。长期习惯性这么约会失败下来,他们就渐渐成了“剩男”。
  在今天,“剩男”绝对是比“剩女”更悲剧的一个物种。为什么呢?那个短短的视频说明了其中的很多道理。比如,你肯定见过不少驾豪车追女生的优质男,但你肯定不会经常见到驾着豪车来追男生的优质女。问题就出在这。顺着这个现象往下探寻,我们将找到他们渐渐沦为翻不了身的“剩男”的悲催真相。
  众所周知,男追女主要靠车和房,女追男则未必。这个成规你可以解读为“重男轻女”,或者男权社会的文化残留等等,这都不成问题。但问题在于,现在的社会(至少在表面上)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的知识水平、职业素养、就业机会已经和男性几乎没有差别。这与过去大不相同,而与此同时,男女交往的方式,却依然如故,似乎没有赶上时代的趟。
  就在一个世纪前,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女性,几乎没有和男性平等的工作、教育权利,她们的社会地位还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在“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女人很容易成为男性追逐的某种“猎物”,男人们经过炫耀、比拼甚至是拳脚相加后,胜利者获得自己的“奖品”——女人。这和动物界的求偶有几分相似,雄性的狮子为争夺与雌狮子的交配权而相互打斗、厮杀,血淋淋的场面宣告了最后的胜利者与失败者。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母狮子,或者说女人,并没有多少主动选择的权力。
  但现在,世道变了。选择权,不知不觉间被让渡到了女性一方。
  以香港为例,一个统计数据说,20年前,月薪超过两万的20至29岁女性,只占到男性总数的一半,但到了2010年,赚取两万月薪的女性数已经超越了男性。而在同一年,香港拥有专科学位以上女性有20万人,男性只有16万。女性甚至在收入、教育水平方面全面超越男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追求异性的方式并没有随着女性地位的上升而改变,那些拿着高学位、高薪水的女神还是在静静等待男士主动出击,并没有反客为主追求男士(至少普遍没有)。不过,时代新女性又和历史上那种被男人筛选的悲催女人不同,她们现在只是在等待,静若处子,默默观察着那些在她们面前表演、炫耀、追逐的男士,从中筛选出最有竞争力人,作为自己的伴侣。
  可以说,今天女人已经成为了择偶市场上的选择方。男人虽然表面上还是维持着财大气粗、爱显摆的光荣传统,但他们的一切表演秀仅仅是用来做女人择偶的参考。在女性无教育、择业权利的时代,一个女人为了吃饭也得把自己嫁掉。但如今,广大所谓“剩女”的真实情况是,她们完全能够养活自己,甚至赚的比男人更多。在此前提下,她们之所以暂时不做选择,是因为追求她们的竞争者过多,或者自己还想暂时单身,再多挑挑看。“剩女”,实际上多半是自愿剩下,或者叫暂时性、阶段性剩下。
  而“剩男”,则基本都是实打实被“抛弃”的无人问津的男人。从经济学角度看,婚姻有一种规模效应(economies of scale),结婚越早,改善双方生活质量的程度就越高(在没有孩子的前提下),而越推迟成立家室,意味着单个人的生活成本就越高。剩男的竞争力低,因此最晚成家立业,越晚成家,其财富的规模效应就越低,如此反复,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
  总结下现状:优质男被迫不及待的时代新女性早早抢完,多金男则采取金钱攻势软磨硬泡,长期抗战“攻陷”了那些待价而沽的优质女。最后被剩下的,就只有大量开着QQ甚至连QQ也开不起的屌丝男,他们面临的是真正的供求失衡和无人问津。然后,家庭的压力让他们极不情愿地凑活娶了个2分的树墩子女人,但其实内心憋屈得要命,久而久之,生憋成了大龄愤青。
  文/孙骁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7 15:45:07
这个作者写得文章都很有意思! 不知作者老公长啥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7 17:15:06
有思想的女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7 17:38:41
这个问题让我想了很久,我本人也是一枚剩男,26了也没个对象,所以让我很感兴趣。我认为这里面有个基本的经济概念,也就是供需不平衡。高端男士圈子里面,一个男人钟情于一个女人的概率比较小,因为男的足够优秀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女性,所以不管是女强人还是女弱人都是属于其中的范畴,再加上现在男多女少以及各种二代,使得广大普通男性被剩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现在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面子上还好,可是里子里面早已经昭然若揭。开个跑车的伪高帅富可以跑上最正点的妞,这些现象让我们这帮85后很寒心,我们85后普遍工作年限不长,家里富裕的不多,很多都是靠自己打拼,打拼到最后开辆大众福特就不错了,满以为能取上老婆过上日子,可以想象上豪车的那些绿茶婊最后还是要嫁人的,很可能最后嫁给了刚我提到的85奋斗后,我只是替我们自己感到悲哀,套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即便拼爹,我们也过不了第二关。我的这段话有点没有主线,想到什么说什么,楼主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7 17:45:33
我只能“呵呵”了。。。
文中提到的那段视频我也看了,但是我不认同大多数人的看法,视频的制作者在我看来,有些“先入为主”的看法,就是他已经认为大多数女子都是崇尚拜金主义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工体附近的酒吧做试验。(话说经常出入那样地方的女子,很难不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得出来的结论不言而喻。)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自身,例如“李安和林惠嘉”就是很好的例子,李安再没机会实现导演梦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改学计算机替妻子分担,而作为妻子想到的是让李安不要放弃多年的梦想。在现实中有多少对夫妻,是愿意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大多数只愿意替自己考虑而已,才会造成现今这么高的离婚率。
想要不当剩男、剩女,在我看来还是在于自身是什么样的人,自然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7 18:05:31
文笔不错,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