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397 8
2014-07-09
“厦大炮轰校长”女教授:我又不当校长 我搞你干啥

2014年07月09日 03:35
来源:成都商报








181635人参与 6453评论


资料图:厦门大学女副教授谢灵

原标题:写信批评校长开小灶,火了女副教授:我还打过副校长耳光

说起写信

“这封信不是我弄出来的,要弄的话,我直接把照片甩上网,不是效果更好么?现在再来炒作餐厅这件事,我觉得很反感。这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不想出他的洋相。现在,食堂有了一些改善,有菜了,虽然没有猪蹄、饺子。不过还算改善吧。我跟校长无冤无仇,我是为公道写信。”

回应质疑

“我52岁才是一个副教授,我学术不端能这样吗?其实十年前就说我学术不端了,查我也查了十年。2012年学院有三个人被聘正教授,有一个是破格的,条件是不符合的,9篇文章里有6篇是会议文章,会议文章在我们管院是不算的。我写信给人事处,但后来我自己倒被说成是条件不够。”

厦门大学校长:正在查该副教授学术不端问题

昨日,一则厦大女副教授谢灵写给校长的信,突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谢灵在信中指责厦大教工食堂在饭点常常无菜可吃,而校长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出丰盛菜肴,“本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但由此反映了厦大官本位思想的严重程度和对老师人格尊严的践踏。”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自己到涉事教工食堂就餐并不规律,“食堂的人都不知道我何时会去”,也没有校办人员随同,都是自己刷卡就餐,并不存在特殊待遇。他表示,欢迎媒体到食堂实地采访,还原真相。朱崇实进一步表示,公开信提及的不实说法是对自己和厦大的“诽谤”,但不会追究当事老师的责任。不过,他表示,此前已有教师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据他了解,学校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正在就举报问题进行审慎调查。

谢灵其实早在2005年前后就开始了质问、炮轰、举报之路,矛头则指向同事和领导学术不端、生活作风等各类问题,更在网络上被人“起底”为“神经有问题”,是“最危险的人物”。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了写信的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

一年前写的信忽然火了

“我现在的感觉是搞笑、纳闷,为什么这么小的事,突然被拿出来说。”

成都商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这封公开信写于去年,为什么整整一年后才被突然关注?

谢灵(以下简称谢):这不是公开信,是我写给校长的工作邮箱的电子邮件,当时抄送给了管理学院的一些老师。几天前不断接到朋友的电话,说我这封信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我现在的感觉是搞笑、纳闷,为什么这么小的事,突然被拿出来说,还这么热。有朋友说,要不你给学校解释解释?我说我不,我为什么解释?

记:当时为什么想写这封信?

谢:我其实很少在教工食堂吃饭。一直都有同事跟我说,食堂一到12点就没有剩下什么吃的了。我去年6月18日去了一次,校长来了,但学生在我没说什么。第二天我还去,他一来,就有菜了,我拍了照片,有饺子、鱼、猪蹄,我们去的时候就没有。我还当面跟校长说了,我说为什么你来了就有饭吃,吃顿饭还吃出差别来了。校长一言不发。结果,还是没有改善。我就在25日写了那封信。

记:你在信里说,如果校长置之不理不予纠正,就要放到互联网上去出他洋相。

谢:所以说再次证明这封信不是我弄出来的,要弄的话,我直接把照片甩上网,不是效果更好么?现在再来炒作餐厅这件事,我觉得很反感。这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不想出他的洋相。现在,食堂有了一些改善,有菜了,虽然没有猪蹄、饺子。不过还算改善吧。我跟校长无冤无仇,我是为公道写信。

听人说书记说她不合格

“想问问他我哪里不合格。可是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我挨个找纪委、信访办、校办。”

记:你跟校长有私人交往吗?

谢:一般的人怎么可能跟校长有交往。我对他们的印象就是傲慢。反正对你反映的任何问题,都是不予理睬,在公开场合就说,厦大有山有水,想来的人多的是。

记:一般想要找领导反映情况,可以直接找到他们吗?

谢:有一次我通过关系找到新来的书记的电话,我也不认识这个书记,但听人说他有一次在中干会议上提到我,说我这个副教授不合格,我找人要了号码,想问问他我哪里不合格。可是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我挨个找纪委、信访办、校办,最后没办法,就写信,也群发给别的老师。你猜后来书记怎么找我的?他不直接找我,去找纪委,纪委又找我们管理学院,再找我谈话。有这必要吗?

记:所以你经常使用写信的方式来反映问题吗?

谢:我没有统计过写过多少封,大概有二三十封。有反映学术腐败的,有反映官员和女博士生丑闻的,我就想问问校长,你们管不管?还有规定大学校长不能在外担任独立董事,为什么你在担任?还有一些厦大的文件上有法律问题,我想跟他辩论。

记:得到了哪些回复?

谢:没有一个字。现在我被列为黑名单,邮件都拒接了。

面对“学术不端”的质疑

“我52岁才是一个副教授,我学术不端能这样吗?”

记:过去几年,你在网络上似乎是以一个“斗士”的身份在活跃。2005年你实名举报陈汉文学术腐败,2013年发帖揭露厦大副校长的家庭丑闻,现在对校长特权和聘任制度进行抨击。

谢:我觉得大学里要有两个底线,一个是学术底线,一个是官员特权。触犯了这个底线,我就要质问。

记:有人认为你是在自曝厦大“家丑”。

谢:我写信也好,发帖也好,从来都是署实名。2004年我与陈汉文辩论,说难听点就是吵架,我这个人吵完就完了,可是网上出现了一篇文章,说厦大陈某有学术不道德行为。学校认为是我搞的。可我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我不会匿名的,后来我就真的实名举报了。

记:可现在被指学术不端的人换成了你。

谢:我52岁才是一个副教授,我学术不端能这样吗?其实十年前就说我学术不端了,查我也查了十年。2012年学院有三个人被聘正教授,有一个是破格的,条件是不符合的,9篇文章里有6篇是会议文章,会议文章在我们管院是不算的。我写信给人事处,其实我是不针对这个老师的,我对事不对人。但后来我自己倒被说成是条件不够,说我文章有问题,当年9月我就出书了,文章有什么问题?

丈夫被副校长骂了之后

“我听后非常生气,我跟他(副校长)吵架,他说了粗话,我打了他一耳光。”

记:所以说一直以来你在学校都受到很大的压力?

谢:我根本不在乎。我热爱教学,也热爱学生,我是不会主动辞职的。所以就只能你开除我,就算你明天开除我,我也不怕。外面有的是地方要我,企业、中介机构经常找我,那么多民办学校,我有饭吃。

记:可是你先生也是厦大的老师,你不怕他受到影响吗?

谢:我先生是个书呆子,一心只读圣贤书。我曾经跟厦大原来的副校长吴世农打了一仗,就是因为他当时跑到我先生所在的生命科学院,去骂我先生,我听后非常生气,我跟他吵架,他说了粗话,我打了他一耳光。我先生以前也劝我不要去管那些事,后来他也明白了,说我有理。他跟我讲了一句话:我们不惹事,不怕事。

记:因为你“一直在网络上折腾”,网上也有针对你的一些所谓“起底”的长帖,说你精神有问题,是“最危险的人”,你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你觉得过得辛苦吗?

谢:其实我活得很开心。在生活里,我家庭幸福,我是一个贤妻良母,我也不想出人头地,跟同事都是客客气气的。所有这些事,我不是搞任何人,我只想让校长你们知道,在你们的管辖之下,有我这样一个正直的人。我又不当校长,不跟你抢官做,我搞你干啥?其实所有特立独行的人,都会被周围误解。

记:所以你也认为自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谢:我唯一特立独行的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我永远都跟我的顶头上司没有过个人的亲密关系。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不需要去讨好领导。可是领导下台了,不干了,我反而会客客气气招呼他。

记:听说你的学生很喜欢你?

谢:是的,当然有时候我也会骂他们,但是大多数学生喜欢我。他们这几天都在网上给我留言、回帖,对我进行无声的支持。我要好好保护他们。

谢灵写给校长的信

你错在接受下属拍马

朱崇实校长:你好!

厦大几年来盛传在教工餐厅就餐要选择二个时段,一是刚开饭时,二是校长来吃饭时。因为本人很少到教工餐厅就餐,起初我还以为这只是老师们的调侃,18日、19日中午我亲身体验了这个传说。

18日中午12点5分,我带了几个我指导的今年要毕业的学生到教工餐厅吃饭,这个时间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东西,学生们感叹教工食堂还不如学生食堂,但等你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来丰盛的菜肴。19日中午12点10分我还到教工餐厅吃饭,几乎没有东西了,我问服务员还有没有菜,她不予理睬。等到12点35分,你出现了,服务员立即端出菜来,厨师也出来招呼。我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并大声质疑,这是校长餐厅还是教工餐厅?怎么吃顿饭还吃出了阶级差别?本来我以为只要有点普通常识的领导,在这个时候至少应该表个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校长你一言不发,只顾吃饭,但是脸已经红到脖子根,一副窘态。

本来想把这组照片发到互联网上,并配首打油诗。但转眼一想如果不直接批评你就这么干似乎不太厚道,违反我做人的一贯原则,所以还是写这封信给你提个醒,如果你置之不理不予纠正,我再放到互联网上去出你洋相还不迟。

理性地说,教工餐厅这样的做法可能并非你的本意,但你错在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下属的溜须拍马和侵犯教工权益的做法,对此你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教工餐厅的这件事本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但由此反映了厦大官本位的严重程度和对老师人格尊严的践踏。在ZF官员面前,作为校长的你低头哈腰,谄媚取上、丧失独立人格;在教授们面前,你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把老师当成农民工,论文指标化,职称名利化,教学标准化,急功近利、鼓励学术腐败……而你凭借校长的职权得到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居然还是“教育界有创新和改革魄力的领导者”。请问你这位有魄力的领导者是否明白大学的使命是追求真理?是否理解独立、平等、民主是大学的魂魄,自由是创新的前提?你能否向给你颁发名誉博士学位的美国特拉华大学介绍一下你用创新和改革的行政高压手段治校的宝贵经验?你是否能向国内各高校校长传授你那创新的高尔夫球、爬树课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9 19:17:16
1、谢灵老师发表在《财会通讯》2001.9(257)上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存在严重的剽窃问题。文中“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目标的挑战”部分大幅剽窃了中国人民大学高敏雪1994年发表在《统计研究》上的“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基本问题的比较”(1994年第1期(总第57期))一文,共计13余段。谢灵老师在文中没有加任何引注说明,在参考文献部分也没有列出高敏雪的论文。

  具体如下:
  (1)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也需要利用会计核算、特别是企业会计核算资料。因此,两种核算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之间又绝不是完全对等、简单包容汇总的关系,而是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谢灵:“首先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和企业会计核算之间的差异。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并不是完全对等、简单包容汇总的关系”。它们的差异表现在:”

  (2)高敏雪:“核算对象与目标: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国民经济活动整体”
  谢灵:“核算对象的差异。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国民经济活动的整体”

  (3)高敏雪:“资产、负债和权益: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对资产的定义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关于资产的分类。会计核算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将资产区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国民经济核算则首先强调资产的形态,要求区分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然后再做进一步分类………但将存货(属非金融资产)与现金、存款等金融资产项目放在一起,则不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
  谢灵:“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对资产的定义虽然相同,但对于资产的分类却是不同的。会计核算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国民经济核算则首先强调资产的形态,把资产区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然后再做进一步分类。因而会计核算中把存货(属非金融资产)与现金、存款等金融资产项目放在一起,不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

  (4)高敏雪:“关于负债和权益(净值),两种核算的定义表面上看来具有相似性,实际上,由于核算的立足点不同,相似的定义下包含着内容的重大差异。企业会计是立足于投资者(业主)的核算,因此作为企业的负债实际上应理解为企业在利用投资者(业主)投入资本之外对外承担的债务相应地,权益作为投资者(业主)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主要体现为投入资本和与此相关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谢灵: “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两者表面看来虽具有相似性,但实质内容却有重大差异。企业会计核算立足于投资者,因此,会计意义上的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5)高敏雪:“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将企业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统一明确为资金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关系,企业部门的负债是企业部门所使用的全部外来资金,净值则指企业部门独自拥有的净资产。其它部门做为投资者(业主)对企业的直接投资,企业会计视为权益,国民经济核算则视为企业对国家、居民、国外的负债。”
  谢灵:“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企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一规定为资金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关系。企业部门的负债是其使用的全部外来资金,包括了会计上的负债和所有者投入资本,企业部门肚子拥有的净资产才是权益。因此,投资者对企业投资企业会计视为所有者权益,而国民经济核算则视为负债。”

  (6)高敏雪:“收入、费用和收益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中在性质上与上述概念相近的是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但这两组概念在内容上又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区别是总产出的确认标准不同于会计对收入的确认。企业会计依照销售发生来确认收入.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总产出则是依照生产而不是销售作为记录的时间标准。”
  谢灵:“国民经济核算中总产出确认的标准不同于会计对收入的确认标准。会计是按销售发生来确定收入的,而总产出是按照生产来作为记录时间的标准。”

  (7)高敏雪:“第二个区别是费用与中间消耗的内容的不同。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各种非耐用物品和服务的耗费,即劳动对象的耗费(计算净增加值时,中间消耗还包括劳动资料的耗费即固定资产磨损),而会计中的费用除以上内容之外还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工资及工资性支付)和一些计入生产费用的税金(如烧油特别税)等.”
  谢灵:“费用恶化中间消耗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国民经济核算的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各种非耐用物品和服务的耗费,即劳动对象的耗费,而会计核算中的费用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活劳动的耗费和生产销售过程形成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8)高敏雪:“以上两个区别决定了利润和增加值的区别。一方面活劳动费用和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纳税是利润计算的扣除项,但却是增加值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利润以销售为基础,是销售收入中实际实现的收益,增加值则以生产为基础,是当期生产价值中所包含的新增价值。”
  谢灵:“利润与增加值之间同样存在差异。一方面,活劳动的费用和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纳税是利润计算的扣除项,却是增加值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利润以销售为基础,是销售收入中实际实现的收益,增加值则是以生产为基础,是当年生产价值中所包含的新增加值。”

  (9)高敏雪:“企业会计核算明显地具有下述特点:第一,强调资金量的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尽管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计量,却更加重视经济过程中的实际流量,常常通过对价值量做物量和价格的分解,通过价格缩减,来观测经济流量及其变动状况。
  谢灵:“会计核算强调资金量核算,而国民经济核算则更加注重经济过程中的实物流量,常常通过对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分解,以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来观察经济流量及其变动状况。”

  (10)高敏雪:“另外一些核算原则也是不同核算都须明确的。………记账基础:两种核算在记账基础上有着一致的选择——权责发生制。…………….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生产层次上贯彻权责发生制,而会计核算则主要是在销售层次上贯彻这一原则。
  谢灵:“但有些原则是不同核算必须明确的,有些原则是某种核算所特有的。其差异具体表现在:(1)记账基础。会计和国民经济核算都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但由于对收入有不同的确认标准,国民经济核算是在生产层次上贯彻这一原则。”

  (11)高敏雪:“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利润)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国民经济核算在计算一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当期净成果—增加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时,强调要保证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相配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和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这也是配比原则的应用。…….会计关于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是在厉史成本(实际交易成本)原则下在资金层面上成立的,是当期收入的资金与所花费的资金的配比。它注重内容上的配比,却不重视收入与费用中内含的价格是否一致。而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规定,在计算增加值时,中间消耗同总产出一样,都应按照现期市场价格估算。因此国民经济核算的处理方法,是以经济意义上的配比为基础,不尽在所属时期、所含内容上,而且在价格上都体现了配比。”
  谢灵:“会计和国民经济核算都强调配比原则。会计为正确核算当期盈亏、强调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要进行正确配比,但这种配比是在历史成本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注重内容配比,不注重收入和费用中内含价格的一致性。国民经济核算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要求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相配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须和总产出保持一致,同时中间消耗和总产出一样,都应按当期市场价格估算,与会计核算相比,其配比原则更强调经济意义上的配比。”

  (12)高敏雪:“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都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的核算,….., 在可供选择的多种计价方式中,现行企业会计…., 采用历史成本即实际交易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上规定,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市场价格作为基本计价基础,在没有货币交易情况下,估价则根据支出的当期成本和可参照的市场价格做出。”
  谢灵:“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都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的核算,但为了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会计在可供选择的多种计价方式下通常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而国民经济核算则以各种经济交易当期的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基础,在没有货币交易的情况下,就根据支出的当期成本和可参照的市场价格进行估算,这样可使核算资料更接近实际情况。”

  (13)高敏雪:“谨慎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所特有的,它要求在核算中对一切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都应合理预计入帐,而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则不能提前入帐。这一原则从根本上说是要保证对投资者提供比较稳健的信息”…… “国民经济核算没有功利性目的,无须体现谨慎原则,企业会计在谨慎原则下采用的特有核算方法如坏帐准备金计提,存货计价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法等,会影响国民经济核算对会计资料的应用,但这种影响不是根本性的。”
  谢灵:“谨慎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所特有的,它要求会计核算中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避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这是为了保证向投资者提供比较稳健的信息,而国民经济核算无需体显谨慎原则,在收支的确认上,只对已发生的收入、费用、损失加以确认,而对可能发生的收入、费用和损失不予以计量。”

  2、谢灵老师存在一稿多发的问题。
  上述发表在《财会通讯》2001.9(257)上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谢灵老师又重复发表在余绪缨教授从教60周年的公开论文选集中,作为公开出版的《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P351,暨南大学出版社)一书的内容出版。在这本书中,该文更换了标题,改为《试论会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其中绝大部分内容与《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一模一样。在该书中,谢灵副教授的论文同样未标注任何引注,在她列出的几个在参考文献中同样没有列出高敏雪1994年发表在《统计研究》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9 19:31:00
各有所求,炒热这事儿都想干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9 19:54:49
呵呵,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9 20:27:40
学术? 发表于 2014-7-9 19:17
1、谢灵老师发表在《财会通讯》2001.9(257)上的“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一文存在严重的剽窃问题。 ...
你是哪个马甲,每文贴一篇?没事干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9 20:40:23
ePeople 发表于 2014-7-9 20:27
你是哪个马甲,每文贴一篇?没事干了
你又是那个马甲?有本事你也贴!你有事干你看什么?你看没事干的人的事情,你不是更无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