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99 0
2015-06-20
微信朋友圈刷米兰家具展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 郑静

四月的中国设计圈,分为两派,去米兰的和没去米兰的。

一年一度的米兰家具展,堪称设计界的奥斯卡,业界人士怎么着都得去朝圣:看看国际大咖都做了点啥,有些啥潮流资讯,顺便社交下,秀一秀自己的成果和心得。说不定就能和某个品牌结成秦晋之好,那下半年的买卖算是有着落了。可惜,设计师们大多俗事缠身,未必每年都能顺利溜出去。这时候,翻朋友圈看图点赞,假装在米兰,就成了一大乐事。
首先,你可以省去舟车劳顿。要知道,那时候的米兰是全世界最热闹的地方,酒店紧张,机票紧张,堪比樱花季时的大阪,房价动不动就上涨一倍,还时常订不到房间。记得5年前的那次米兰展,火山爆发,无数的圈内好友被困在意大利。没法续房的只好几个人挤在一起,沙发上,地毯上挤一挤。平日最讲颜值的一群人,那时候什么也顾不上了,天天刷屏等候机场恢复正常。有闺蜜从那次回来后,停职很久,她要思考人生,重新确认自己的方向。米兰,成了大家心中永久的痛。
其次,不用倒时差,中国梦终于和意大利梦同步了。出国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时差,中国人的脑袋要睡了,人家开始嗨了,中国人的胃要吃了,人家月黑风高,连星星都不折腾了。几天下来,好不容易适应了,回程的时间到了,再连接北京时间的作息,整整半个月折腾不过来。现在好了,躺在床上就能刷屏,看着小伙伴们发来的第一时间报道。看看扎哈怎么给宝格丽站台,她的Serpenti装置在宝格丽酒店展出。就说她这灵感是来自于宝格丽最著名的 Serpenti珠宝系列,人家是蛇形首饰,她来个蛇形装置,想想也是醉了。

按照原先的纸媒体操作流程,这种报道怎么着也得一个月之后才能出来,看到的都是旧闻。如今完全没有问题,平面按平面的来,派去的编辑白天逛展,晚上就得回去做微信直播,先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一轮散图,这是属于私人随感。然后再做个官方的微信平台报道,公众号每日不间断得推送。打败时差,靠的就是体力,当然是别人的体力。
那如此轻松的看展方式,质量如何呢?我要说,如果你不是处女座,还是颇有收获的。开展前一天,小伙伴们已经纷纷到达,大家陆续奔去moooi的场外展。这个汇集了一群鬼才的荷兰设计品牌,选在最热闹的时候发布新品,花团锦簇的地毯,新奇耀眼的吊灯,以及茶几上堆着的生姜装饰品,件件值得参观者拍上一阵,全景、局部、细节再细节。
米兰展之所以称得上是业界盛事,是因为除了让人跑断腿的主会场外,外围展照样精彩。业内人比拼的不是你转了几个馆,而是收到多少展的VIP邀请函,就如同时装秀的时候你是坐在第几排,这就是江湖地位。LV 在Corso Venezia 48 号 Palazzo Bocconi展出与九位设计师合作的旅行家居线 Objets Nomades。雕梁画栋的别墅和工艺精湛的设计品相得益彰,比起主会场里的喧闹,显得更有格调。设计这种事情,情调永远比实物更重要。
有款有形有感觉,大牌就是这么招人注目。今年FENDI的那个千眼扶手椅成了刷屏利器,FENDI和巴西的设计师二人组Campana Brothers的合作,桑巴舞一样的颜色,里面还夹杂着数个眼睛,真心让人看一眼,记一辈子。

一个星期的直播看下来,米兰展就这么热闹得刷过去了,基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反正时尚圈的事情,无非是伤到个人钱包,还撼动不了纳斯达克,所以有些偏差也不要紧。不过如果你喜欢剑走偏峰,不走寻常路的,那就无法满足好奇心了。散落在设计展中的小星星实在太多,加上各人喜好不一,所以很难有惊喜。

每天在散播咨询的间隙,小伙伴们还顺便秀了下街边的咖啡店,米其林里的甜品,以及秀色可餐的服务生。往往这种帖子下的评论和点赞数高出Emilio Pucci夫人椅之类的好几倍。
设计要看,比观看更重要的是体验,这种色香味和手感是朋友圈传递不了的,所以地球这半边的我们只能黯然神伤,看着他们拉仇恨。
米兰家具展结束了,米兰世博会又开始了。你是准备去了,还是继续等看转播么?这真心是个问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邮箱:shirley.xue@ftchinese.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