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日前正筹划香港上市,从发布的招股书来看,其业绩最大亮点来自与戴姆勒和现代汽车的合资企业。虽然北汽去年营业亏损24亿元,但两家合资企业的收益则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多。
对中国的大型汽车集团来说,盈利完全依赖合资企业是普遍现象。年报显示,2013年长安汽车净利润35亿,其中长安福特贡献了41亿元,也就是说若没有长安福特,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将是负数。
与国外品牌合资固然能给中国车企带来利润,但无益于行业发展。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三十年,至今仍未出现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这与日本和韩国汽车产业的成功形成了鲜明对比。合资车企成为一大掣肘因素。
政策的本意是以市场换取资金和技术,但由于国外车企对核心知识产权的保密控制,合资车企并没有换来真正的技术积累。而国外车企则通过与国有汽车集团合作,依靠后者的ZF关系和销售渠道在中国跑马圈地。中国车企可通过在合资企业的持股轻易获得利润,也缺乏研发自主品牌的动力。其自主品牌业务起步晚、规模小,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上汽号称400亿元投入自主品牌,该自主品牌去年仅卖出20万辆,而其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同期销量增加近40万辆。寄望以合资利润反哺自主也不现实。另一方面,合资品牌的飞速发展也挤压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例如,优质的经销商往往会选择与合资品牌合作,而近年来降价与自主品牌争抢二三线市场也是合资品牌率先做出的。如今,合资车企正逐渐沦为国外车企的代工,不仅无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还成为阻碍自主品牌成长的最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