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6661 20
2014-07-10

最近几天,网传厦大女教授炮轰校长一事引起舆论关注,双方各执一词,陷入口水战。关注度越来越高,已经升级为互联网上最突出的公共事件之一。

   

在此,让我们梳理一下整个事件的始末——

     

厦大女教授发公开信炮轰校长就餐特权

  

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写给校长朱崇实一封信,指责学校教工自助食堂常常无菜可吃,而校长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出丰盛菜肴。同时她指出,校长在政府官员面前低头哈腰,谄媚取上;在教授们面前,却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这封言辞犀利、咄咄逼人的公开信中,对校长的举报,是有时间有地点的,并称是有照片的,但很遗憾,谢灵虽然想过公开照片,但最终没有公开,至于校长谄媚和欺下的行为,也没有任何的证据公开。

   

不仅如此,信中指出,朱崇实官本位思想如此严重,“无法无天”,以行政高压手段治校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新作”,而是谢灵2013年6月18日写给校长的,因为“每次写信说问题他都不回”,于是才有了最近的“炮轰”事件。

   

厦大校长做出回应反指“原告”学术不端

   

7月8日,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接受了记者采访时表示,谢灵老师公开信指责的说法不实,不存在特殊待遇。但并不会因此而追究其相应责任。同时,朱崇实校长爆出谢灵老师被举报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学校相关学术道德委员会正在就举报问题进行审慎调查。

   

谢灵教授自称已做好被开除的准备

   

朱崇实校长开腔之后,谢灵随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没调查清楚的事就对外放风,纯属打击报复,他们想查随便查,我不怕”。谢灵称,已做好被开除的准备,很乐意与学校领导法庭上见。

   

对此,网友们也各有各的看法,点赞者支持女教授,认为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家睁只眼闭只眼,这种风气慢慢变成习以为常,这样下去不堪设想;而反对的声音也有,认为谢教授小题大做或另有隐情。舆论带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观看这出校长对阵女教师的好戏,由于谢灵认为自己抨击的是“官本位”,互联网上同情她的人显然占了多数。

   

从事件本身来看,女教授炮轰校长就餐特权之所以引起共鸣,正因为高校早已不是象牙塔,官场存在的问题,大学一样也不少。反腐风暴以来,已经有多个高校书记、校长落马,一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

   

这本就是一个深层次的、同时也是当前高校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的大学行政化问题。这种大学行政化一方面表现在,大学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权力的高度依附,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在大学内部奉行的同样也是一套高度行政化权力化的治理模式和逻辑……

   

事件背后的思考

   

此时,鲜有人会想到——这其实也是单位内部矛盾端到社会上的又一典型事例。在此之前,“走廊医生”的类似冲突也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它们不是完全可比的,它们都触及了社会的隐痛,对应了人们对某一普遍现象的不满,因此被曝光的人或单位都遭到舆论的道德审判。

   

通常来说,单位内部纠纷拿到公众和社会中间来解决是不应被鼓励的,因为这样的事情如果多了,有可能伤害社会规则的基础,削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不确定性变得无处不在。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单位内部矛盾最好还是通过内部机制解决。

然而现实中的一个情况是,一些单位内部的群众路线并未得到真正落实,表达意见不畅、主要负责人脱离群众和滥用职权的情况的确存在。这类不满让公众同病相怜,他们因此对向社会揭单位家丑的人给予了支持。

家丑外扬在互联网时代有奇效,比如谢灵长期向校长投诉得不到回复,现在这一回复互联网给她带来了。而且在与校长的隔空辩论中,她的道德优势十分明显。

   

但客观而言,每个大单位都是一个社会,问题多多,如果对照互联网上的理想标准,都能挑出不少毛病。谢灵这样的曝光者很受舆论场欢迎,但可能每个单位都不希望遇到。互联网上揭家丑的“英雄”在单位里的“群众基础”未必好,这增加了争论双方对错的多面性。

   

社会支持揭露问题难道错了吗?当然不。但很多单位不希望自己的内部事情被舆论消费,不愿意出一个总把单位事情往外捅的人,这种想法能算不正常吗?显然也不。中国社会当前的一个纠结就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出现了紊乱,当几个道理相互冲突时,很难有一个核心的信念扛得住全局,统领共识。

   

可以肯定的是,这起最新的争议将导致厦大和谢灵的“双输”。朱崇实校长的辩白几乎不可能达到他期望的效果,因为谢灵的指控符合当下公众对“大学”和“校长”的许多想象。作为代价,厦大同事今后很可能“更怕”谢灵,也将对她更加“敬而远之”。

   

社会的单位内部秩序或许要经历一个“振荡期”,出路将通过各种代价的堆积逐渐铺就。有人认为,中国单位内部缺少公平的“第三方”裁决机制。那么它会出现吗?它将如何出现?这些问题至少在今天都还无法回答。

      

回到“校长食堂”事件上来,我们仍需保持应有的克制和冷静。现在,还原事实真相比什么都重要,愤怒不会产生正义,没有真相的围观也不会产生正义。既然朱崇实断然否认相关指责,并认为公开信已对他本人和厦大构成了“诽谤”,那么就应拿出更多的行动以助还原真相、澄清事实。不过,如果真相如谢灵教授所言,那么,也愿谢教授不会步“走廊医生”兰越峰的后尘。

      

我们总要相信,纸里包不住火,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真相可能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10 10:0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05:53
教授和校长,让人想象不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06:49
各执一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07:24
各执一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16:26
我们要的是什么?当然是真相和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