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和效率来自市场经济
再回过头来看福利。这里介绍一本书,书名叫《白人的负担》,作者是威廉·伊斯特利,在世界银行工作16年,他回过头写了这本书,检讨世行的扶贫政策。
世界银行是商业银行吗?它是一个福利机构,专门帮穷人的,致力于帮穷人,它的业绩怎么样?成功还是不成功?威廉·伊斯特利说:“过去50年,西方对非洲 的援助23万亿美元,却未能给每个儿童12美分让死于疟疾的全部人类减半,未能给产妇3美元让500万儿童免予夭折。”这是扶贫的问题,扶贫的效率非常 低,做慈善的成本很高。
“然而,在2005年7月16日这一天,英美两个国家却能设法让900万册《哈里·波特》送到读者手中,书店即使出现缺货也能迅速补上,而整个过程无须ZF的干预”。
一边是救命的事情,结果做得很糟糕;另一边是纯粹的娱乐,却非常有效。怎么会这样?那就是效率,就是商业市场的结果。浅白的答案是,欧美有高效的物流系 统。深一层,是因为欧美搞市场经济,是逐利和竞争,逐步促成了高效的物流系统。再深一层,是非洲尚未具备建立市场经济的条件。
说到底,是非洲多国的历史传承、ZF政策、公民意识、社会传统以及知识分子的歧见,深刻地妨碍了他们建立市场经济。
许多人热心公益,哪里有灾害,跑去捐水、捐物,但能去多久,待多久,去多远,能深入到毛细血管吗?你能去到的地方,带10瓶水,可能自己喝7瓶水。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当地的商业,谁服务穷人最多?商人和市场。
因此,免费才是最贵的,资源如何聚集起来创造和累积财富,才是重要的。我们身上享用的绝大多数福利,其实是来自于那些不关心我们的、来自于自私自利的人的努力、来自于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