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要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职业生涯的好坏,标准之一就是发过多少论文,每个人都不希望在简历的“已发表论文”那一栏一片空白。不过,你要是确实还没发过论文,下面的研究结果可能会给你些许慰籍:一项研究发现,只有不到1%的科学家能做到每年都发表一篇论文。这些占研究者总人数不到1%的150608位科学家统治了各类学术杂志,他们的名字在所有发表论文中出现的比例高达41%;在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中,这群精英作为合著者的比例更是高达87%。研究结果于7月9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流行病学家约翰·伊奥尼迪斯(John Ioannidis)带领的研究团队,对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旗下的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 database)中的论文进行了分析。他与同事凯文·博亚克(Kevin Boyack)和理查德·克莱万斯(Richard Klavans)选取了数据库中从1996年到2011年间、由1500万名科学家在各个学科发表的论文。伊奥尼迪斯表示:“我在生活中见过许多有才能的人,但在现有的体制和资源条件下,他们却没法继续科研生涯。我很想了解其中的原因,于是决定研究这个问题。”他猜想应该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长年累月的发论文。而获得的结果显示,确实只有1%的人能做到,这的确让伊奥尼迪斯感到惊讶。
随着每年发表论文数的增加,符合条件的科学家的人数锐减,具体数字如下表:
论文数 ≥2 ≥3 ≥4 ≥5 ≥10
人数 68221 37953 23342 15464 3269
伊奥尼迪斯表示,这些高产的科学家们通常都是实验室或研究小组的领导人,他们申请基金并监督研究进程,所以他们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获得研究结果后发表的许许多多论文当中;还有一些科学家则是有稳定的工作和时间来进行大量研究。
然而,在高产实验室大量发表论文的背后,科研工作者也进行了许多枯燥乏味的工作。研究者们在论文中提到:“许多学科可能都会招收大量的博士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学生可能在某个科研领域花费几年的时间,最终只能发表一篇或几篇论文。这样说来,科研体系可能是在对上万年轻科研工作者进行剥削。”伊奥尼迪斯表示,对于目前的科研现状,如果他能做点什么的话,他建议分散资源,也就是“让更多的科学家都能获得机会,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以帮助他们不断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
本文来源:果壳网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792/
帮助人大经济论坛推广,复制贴子内容(带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并发到其他论坛和网站;或点击贴子标题后的“推广有奖”,把本贴推荐到QQ群或自己的微博(最好@人大经济论坛),然后跟贴贴出链接或截图,证明已作推广的,将获得如下论坛币的奖励!(大家一定要把群现有人数或微博粉丝人数截屏出来哦~不然只能奖励10个币哦)
活动奖励方式(同一个群或微博或网站分享多次算一次,所有截图均需显示分享人数,否则默认低档奖励):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20论坛币;100-500人的,奖励20-50论坛币(每微博限奖励一次);500人以上的奖励50-100论坛币。
3.凡分享到其他网站(包括校内网等),帖子保留一天以上的(24小时后截图),奖励50论坛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