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2014-8-13 17:03:46
laohuoji2014 发表于 2014-8-12 13:02
博主说的很好,非常赞同。不过对于应用经济学,本人多少还有一点微微的疑惑。毕竟“实验”的样本永远是有限 ...
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做的人多了,样本就多了,样本多了,可信度就更大了,不是吗?而且实验要求是可以复制的,其稳健性检验通过的话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人都拉来验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4 07:57:46
十步天下 发表于 2014-8-13 16:57
这个完全不能类比好吧?直接来一句实验经济学就如永动机的研究?哪里相似了?实验经济学是一门学科是经济 ...
wait and see, 还要用时间说话,有些东西热一阵子,最后又冷却下来。这种例子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5 22:23:22
blue_wind777 发表于 2014-7-17 05:12
写在前面的话: 笔者是一个实验经济学专业的留学生,与李俊慧教授不曾相识。文章中引用到她的博客完全限于学 ...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1 20:06:02
很有想法,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2 15:35:2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2 23:31:15
markmar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9 01:02:43
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 21:38:54
支持实验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3 10:33:54
看看,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3 20:50:49
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6 13:32:30
hehe,有意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6 13:37:15
行为经济学里,记得有丹尼斯的海龟试验:人的投资潜能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
丹尼斯提出了交易法则,如价格站上60日均线后买进,仓位10%。然而,由于人性的弱点,许多海龟不能执行这些规则而淘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6 16:17:41
张麒麟 发表于 2014-7-19 19:45
记得大二上经济学的课,老师在上面讲“个人利益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那时我还是个本科生,水平很低下 ...
這樣的回覆也能加分?這版也太腐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6 16:27:20
李志云 发表于 2014-7-18 01:20
李的飞扬跋扈早已看不惯。总是强调交易费用、成本、局限条件是多么的创新,岂不知根本没有脱离之前马歇尔 ...
你連基本的捐款問題也搞不懂,建議還是先好好學習再作批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8 12:30:08
星夜小魚 发表于 2014-9-6 16:27
你連基本的捐款問題也搞不懂,建議還是先好好學習再作批評吧。
请赐教。具体看什么文献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8 14:02:41
李志云 发表于 2014-9-8 12:30
请赐教。具体看什么文献等等。
著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从社会相互作用分析,指出“利他主义能够实际增加自身消费效用,而非减少这种消费效用,而且利他主义行为能够增加自我生存的机会”。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也提出:“人只能生存于社会之中,天性使人适应他由以生长的那种环境。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互相之间的伤害。在出于热爱、感激、友谊和尊敬而相互提供了这种必要帮助的地方,社会兴旺发达并令人愉快。所有不同的社会成员通过爱和感情这种令人愉快的纽带联结在一起,好像被带到一个互相行善的公共中心。”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依次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之后,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即要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崇高感。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而且还存在一种“正反馈”的机制,即一个人因为热心捐赠而获得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会产生非常满足的心理体验,以后他就会更加热心于捐赠。

我:捐款就是消費,花錢買來自己幫助弱小的快樂感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8 20:48:07
星夜小魚 发表于 2014-9-8 14:02
著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从社会相互作用分析,指出“利他主义能够实际增加自身消费效用,而非减少这种消 ...
前两者无可厚非,贝克尔开创经济帝国主义,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用理性框架解释很多个人、家庭、组织行为;《道德情操论》自然是很多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灵感源泉。
对于马斯洛需求来说,再穷的人也有捐献意愿,前短时间热度很高的一个视频,两个流浪汉掰手腕,赢得拿走一百美元,最后赢得却分给另一位一半,虽然这个实验从实验经济学角度来说,存在很多不严格,比如故意给两个50,存在聚点效应、需求效应,又不是匿名条件的,但是还是展现了处在生理需求的人也存在利他偏好,而不是仅仅关心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你所说的那句,不就是广义理性吗?对我的观点,我以为你不承认广义理性了哈。

下面引自维基百科:
经济人(Economic man,拉丁语:Homo oeconomicus),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地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这常用作经济学和某些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

你所谓的捐赠是一种消费,请问他的物质性补偿是什么?是他自己的效用感受,正反馈吗?
而“正反馈”正是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试图解释的,构建更完善的偏好理论,来尝试解释的。

而且,同样是斯密、哈耶克,都强调过人类行为不仅仅是目标导向的,而且是规则导向的。
再引:
人类行为(conduct)选择受基于行为规范(propriety)的规则(rule)的影响,依据自己的判断(self-judgment)做出是否遵循行为规范的选择,并且认为由规范遵守导致“满意或高兴(pleased)”的效用改善并不是出于功利主义(结果)考虑(亚当.斯密,1758)。

Man is as much a rule-following animal as he is a purpose-seeking one. (Friedrich Hayek, 1973,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Vol 1: Rules and Order, p. 11)

我:终极理性是个筐,什么都朝里装!感受最优化解释正常人,当然是正确的,我无可辩驳,而实验经济学就是要发现再什么情况下捐款、什么情况下不捐款。

按照你的理解就是,捐款为了满足,不捐款也是为了满足了,是这样理解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9 20:28:24
李志云 发表于 2014-9-8 20:48
前两者无可厚非,贝克尔开创经济帝国主义,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用理性框架解释很多个人、家庭、 ...
經濟學上假設的人必須是理性的,否則任何事都可以用人有時不理性來解釋,根本不可能驗証任何理論。
理性的意思就是:在已掌握的資訊下選擇認為對自己最有利的行動。
我所說的"捐款就是消費"是最簡化的解釋,但不是你所理解的"捐款为了满足,不捐款也是为了满足了"。
說幾個例子:看電影是消費,看了能令你情感上得到滿足。而電影也有分好片與爛片,得到的滿足自然也不同,電影質素直接影響你的消費;同樣捐款也有不同程度的滿足感,捐款給紅會讓美美花,還是捐給被地震影響的災民也直接影響你的捐款意圖。
例2:最近的冰水挑戰令捐款大幅提升,主要目的當然不是幫助病人,只是因為好玩,滿足自己之餘同時幫忙其他人。沒冰水挑戰就不可能有這麼多捐款,可不是人的善心突然大爆發令捐款增加。其他籌款活動也是這個道理。
捐款是為了滿足(有冰水玩,有災民需要緊急幫助),不捐款是因為捐款不能令你感到滿足(沒冰水,只有美美)。
加上不同局限條件,捐款是能被驗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0 08:20:22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2 08:30:2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7 15:20:11

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8 16:14:48
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18 16:15:39
很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4 11:19:32
说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9-27 09:50:22
金融学专业什么都不懂小生一枚感受到了辩论的气氛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6 16:33:58
黄牛不会坏了规矩的,现实情况比这个复杂的多。不能只考虑一锤子买卖,人家指着这个吃饭呢,这次1块钱卖你了,以后还干不干这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4 10:22:36
实验说理论数据、模型不准,理论说实验设置不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0 17:52:21
现实中个体决策受到多种认知偏差、信念及社会偏好的影响,因此实验结果不符合现实是很正常的。但是实验的优势恰恰在于控制住其他制度向量和环境向量,仅对实验主持人感兴趣的变量做出调整,因此被试行为的变化可以认为是由该变量引起的,因此基本不用考虑内生性问题,这是实验相比实证的一大优势。其次,实验可以很好的刻画被试在多轮重复博弈下的动态行为选择,而实证数据分析多为静态分析,这是实验的另一个优势。再次,相比MATLAB等工具的仿真分析,实验所获的数据毕竟是由活生生的人得出的(计算实验除外),因此比仿真分析说服力更强。当然,任何一种范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实验也不例外,原则上看,实证数据的说服力还是强于实验的,只不过很多时候难以获得相关数据,此时实验方法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替代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3 10:04:35
这么牛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3 10:27:29
路过,看看了解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