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712 1
2014-07-17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以及多家研究机构的产业投资策略均认为,2014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元年,市场需求开始爆发性增长。实际上,随着“机器换人”工程的加快,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国内企业在工业机器人产业上频频发力。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5万台。据了解,以年均增长率超过40%的速度,中国今年一跃成为全球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最大市场,市场增长率也在全球居首。未来30年,还将保持30%以上的迅猛发展速度。


    “作为机器人开发应用提供商,我们一般和企业方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进行二次开发。比如,我们和浪莎袜业合作开发了一款无缝折叠及检测机器人,效果非常好。”北京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浙江宁波摩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经济型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替代人工,价格也比国外产品要低30%左右。这款机器人在2013年高交会上一亮相就引起广泛关注。


    摩科只是宁波企业进军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一个代表。随着“机器换人”工程加快,今年以来,不少企业大胆“尝鲜”,在工业机器人产业上频频发力。


    6月24日,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与应用论坛在宁波韵升集团举行。80余位企业家代表相聚一堂,共商被喻为制造业自动化“眼睛”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大计。


    6月17日,均胜电子宣布旗下子公司德国普瑞以1430万欧元购买瑞士Feintool公司持有的IMA公司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从而将IMA公司这家全球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公司纳入麾下。


    目前,从事工业机器人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的企业数量已经非常庞大。虽然每家企业的参与方式不尽相同,但大家的共识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当前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一大热点,只有抢抓先机,才能赢得商机,决胜未来市场。


    专家表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同时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快速过渡的阶段,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人口红利的消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将成为必由之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利好政策出台产业产销两旺


    2013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地方根据自身条件,有序推进工业机器人区域差异化发展。这是首个从国家层面支持机器人产业的明确政策,对加大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忆文表示,当前国内制造业正处于产业升级以及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之际,对于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有着更多的要求。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南方许多企业开始采用工业机器人来替代传统劳动力。他说:“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已迎来了发展黄金期。”


    国家已经出台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在上海、昆山、青岛和常州等多个城市建立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此外,多家外资机器人企业在国内设厂,国内也有多家企业正开展工业机器人集成制造业务。同时,部分企业正在增加机器人的使用比例,比如富士康等大型制造业公司。”常春说。


    “在技术方面,国内机器人虽然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不过,中国最大的潜力是市场需求非常大,这也必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表示。


    目前,国内特别是南方的制造企业“机器换人”工程可谓是快马加鞭。


    “现在的缝合效率提高了300%,能节省一半的人工,突破了传统毛衫缝合只能通过繁琐的手工视觉对目的瓶颈。”日前,慈星股份董事长孙平范指着新品展示厅内成功研发的全球首套毛衫自动对目缝合系统表示,在纺织行业大规模“机器换人”的巨大商机前,这家服装制造企业凭借该款产品获得了一个新的增长极。


    市场潜力巨大掘金正当时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业界预测普遍认为,我国将在今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源于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一位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以一台能够上下料的工业机器人为例,售价为十几万元,能替代3个工人,连续工作近10年,价格却只是3个工人不到两年的工资。“机器人适合动作较为单一、重复性高、对效率有较高要求的领域。据了解,目前焊接机器人每分钟可完成60个焊点的焊接,这是熟练工人难以胜任的。机器人还可以在有毒、高温等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基于外部压力和自身优势,机器人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相关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2020年我国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将在100以上,而目前这一数字仅为21。


    专家表示,目前机器人的主要采购商是大型制造业企业。未来几年,我国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将是目前的5倍。中小企业有望成为机器人市场上的重要客户,甚至是主力军。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企业对价格敏感,对工业机器人操作精度等要求不高。如果机器人企业能够简化一些不必要功能,降低产品售价,将有助于充分释放中小企业的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22 15:45:08
目前工业机器人应该主要还是国外技术或者中低技术吧,这样一蜂窝的上去,恐怕有后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