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9995 59
2005-07-06
求教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由于粮食是一种需求弹性较小的产品,因而有"谷贱伤农"之说.但国家为什么还要重奖那些发明高产优质良种的科学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7-6 09:11:00

我想发明高产优质良种是想通过技术进步来使农民获得更大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至于谷贱伤农应该不是简单和绝对的事情,本身涉及很多因素

优质的粮食出口赚外汇还是比较容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6 09:45:00

谷贱伤农指的是产量与价格的弹性关系,其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

当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亩产量增加后,农业就可以调整产业结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整个农产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产量与价格的关系将会出现很大的调整,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将在新的条件下波动、均衡。

最后,当农业亩产提高后,产生外部经济,农业将为整个社会带来大量的剩余(即经济福利)。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税收手段给农产品实施免税+补贴,这不啻为农民的一个福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6 14:33:00

楼主问的问题好似

既然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降低利润率 为什么资本家还乐此不疲地争先引进新技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6 14:42:00
晕  静态分析害人啊 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技术的迅速提高 这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他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 而在西经里 技术却被作为一个不变的外生变量 排除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外 自然会的出所谓 边际效益递减 边际成本递增等荒谬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6 20:10:00

产量增加未必就“谷贱”。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边际收入(纯收入)问题。在这个“度”之前,即边际收入为零之前,产量增加收入是增加的。而如果需求一直在增加(如人口增长很快),边际收入就会维持在大于零的区域。此时,引进良种,扩大生产是有利的。

只有当边际收入等于零时,才开始“谷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