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189 3
2008-05-07
在纪念北京大学成立110周年之际,在北京举行的“寻找北大精神,反思大学教育”论坛上,著名学者钱理群推出了由他主编的校庆纪念文集《寻找北大》,直面喧嚣、沉重的现实,温习一些北大故事。对北大的深切之爱也使他坦言自己的忧虑,在《寻找北大》的序中,他直言北大现已“失去精神”。在他的大学理想中,大学应该具有坚守和批判创新两大功能,要有沉静、清洁、定力三种精神力量,一流大学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堡垒,也应该是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发源地。(5月5日《深圳特区报》)

  有报道说,北大从来没有放弃对一流大学的追求。而在钱先生看来,北大现已“失去精神”,正在与“一个民族的精神堡垒”越行越远。因为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看来,大学喧嚣、浮躁、拜金、学术造假、急功近利。市场正以各种各样的名目、各种各样的渠道向大学渗透,腐蚀大学精神。甚至有些大学教师竟成了某些特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5月5日《新京报》)恐怕北大也不例外,北大也在围着市场转。大学的使命和精神,要求大学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否则大学必然沦为市场经济的附庸。

  近年来,人们不断在问“什么是大学精神”,甚至还有人问“什么是大学”。在北大校长许智宏看来“大学乃大师之学”,然而现实是我们的很多大学没有大师,只是面积之大学生之多而已。如果大学徒有形式之大,自然无法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堡垒”,自然也无法产生“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当大学教师成了某些特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还能把“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当回事吗?他们还关心大学培养的是人才还是庸才吗?

  我以为,大学至少应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大学不仅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阵地,更是产生“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神圣殿堂,也惟有如此,大学才能称其为大学。钱先生认为,“沉、清、定”这三个字是大学的基本精神。而现在的大学喧嚣、浮躁、拜金、学术造假、急功近利,与沉静、清洁、定力相去甚远。像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都“失去精神”,其他大学还有什么大学精神可言呢?“寻找北大”就是在寻找北大精神。大学精神是该回归大学了。

  “寻找北大精神,反思大学教育”,应该成为所有大学的课程。大学既然“失去精神”,必然迷失方向,这就是我国大学问题多多倍受指责的根本原因。比如,大学成天在评估、评审、检查中过日子,大学还配称之为大学吗?教育事关国家未来,大学必须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失去精神,与丢掉灵魂无异。大学是该寻找精神了。大学是该回归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7 08:28:00
这篇文章的标题没错,可是单纯拿北京大学说事,就错了。大学是思想和科学产生的主要发祥地,即便北京大学很有“精神”,单靠北京大学也支撑不起民族思想的大脑。我们同样期待着许多的大学,进行理性回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7 09:12:00

北大是中国大学的代表,北大的问题也是中国大学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7 09:24:00
说的有一定道理,大学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反思我们民族未来的路应该如何去走?犹太人之所以是世界最富有、最会变通的民族,与他们重视教育,重视学习不无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