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从各媒体看到的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上,不可否认,这方面绝对不能忽视。但现在执行这些政策的后果就是货币紧缩,能否真正地控制通货膨胀还是个未知。因为现在处于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环境之中,以我国之力采取这些货币政策未毕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紧缩货币就会使经济增长放缓,从目前情况看,已有很多中小企业由于不能从银行贷款而倒闭,一些大企业也很难从银行融资,这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去年制定一些政策的防止经济过快或过热增长这种提法欠妥,我国如果是在产业结构合理并能具有很多在世界领先的产业条件下发展,那是越快越好。现在制定货币政策是要抑制不合理的产业发展,但一些具有潜力的产业同样受到影响。我们要快发展,而不是要防止过快,关键是要快的合理。
那么应怎么办呢?我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的发展,我们要制定让企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最直接的就是财政政策,主要是税收。现在我国企业的税收普遍较高,在国内不能与外资享有同样的待遇,使一些企业生存困难,也使一些创业者止步。所以,普遍降税应是促进我国企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手段。降税后,初期的损失只是政府的税收,后期可能还会因企业的发展而增加。现在政府不降税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一个小小的印花税的调整还费了这么长时间,何况企业所得税呢?现在的税收好象比宪法改的还慢。
综上所述主,我认为,目前治理““滞胀””的手段应是在货币政策上适应从紧,以解“胀”,在财政政策上大幅降税以解决“滞”即经济放缓或下滑(现在虽然高层说经济没有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实际谁能知道呢?世界经济不好,中国怎能独善其身呢?),最终通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繁荣经济。
(本人不是经济专业的,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不多,有很多可能表述不好,请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7 22:43:4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