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共15分)
1、(5分)如果生产函数是不变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否一定
是下降的?为什么?
2、(5分)有人说,在出现了污染这种外部性的条件下,没有ZF的干预,就不可能达
到帕累托效率条件。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5分)即使不存在逆选择问题,财产保险公司通常也不开办旨在为投保人提供全额
赔偿的保险。为什么?
二、计算题(共35分)
1、(8分)假定某垄断厂商可以在两个分隔的市场上实行价格歧视。两个分隔的市场上,
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别表示如下:
市场1:q1=a1-b1p1; 市场2:q2=a2-b2p2
假定厂商的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为常数c。请证明,垄断者无论是实行价格歧视(在两个
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还是不实行价格歧视(在两个市场上收取相同的价格),这两种
定价策略下的产出水平都是相同的。
2、(5分)如果某种股票的β值是1.2;整个股票市场的年盈利率是20%;无风险资产的年盈
利率是10%。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种资产的期望年盈利率是多高?如果该股票一年
后的期望值是20元,该股票的现在市场价格应该是多少?
3、(8分)假定某种产品市场上有两个寡头,两寡头生产相同产品,进行产量竞争。两个
寡头的行为遵从斯泰克伯格模型。寡头1为领导者,寡头2为跟从者。产品的市场价格为
:p=200-(q1+q2),其中,q1、q2分别为寡头1与寡头2的产量。如果两个寡头边际成本与
平均成本相同,并保持不变,即AC=MC=60。求两个寡头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6分)在竞赛者1与竞赛者2所进行的二人竞赛中,竞赛者1可以采取上或下两种策略,
竞赛者2可以采取左或右两种策略。两竞赛者的支付矩阵如下:
竞赛者2
左 右
上 (9,14) (5,2)
竞赛者1
下 (7,-10) (17,-15)
问,竞赛者1是否存在优势策略,为什么?
5、(8分)对某钢铁公司某种钢X的需求受到该种钢的价格Px、钢的替代品铝的价格Py,以
及收入M的影响。所估计的各种价格弹性如下,钢需求的价格弹性Ed=-2.5;钢需求对于铝
价格的交叉弹性Exy=2;钢需求的收入弹性Em=1.5。下一年,该公司打算将钢的价格提高
8%。根据公司预测,明年收入将增加6%,铝的价格将下降2%。
(1)、如果该公司今年钢的销售量是24000吨。在给定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该公司明年钢
的需求量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明年将钢的销售量仍维持在24000吨,在收入增加6%,铝的价格下降2%
的条件下,钢铁公司将把钢的价格定在多高?
三、议论题(共50分)
1、(10分)个人资产选择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10分)微观经济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15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中存在着哪些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存在的条件下企业如
何进行生产决策?
4、(15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ZF调节作用?
北大2000年宏观经济学试题
1、试说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货币交易需求对产出(收入)水平的敏感性、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与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关系。( 10分)
2、试用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解释当前中国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10分)
3、利用投资乘数原理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ZF投资力度的效果及应当研究与解决的问题。(10分)
4、国际上有汇率制度?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如何进一步改革我国的汇率制度?(10分)
5、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贸易平衡状态。汇率是固定的,资本不能流动。在下列各种扰动中,有哪些情形可以用总需求管理来应对?要求指出每种情况对外部与内部平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15分)
a)出口市场的损失。
b)储蓄下降,同时对本国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
c)ZF支出增长。
d)对进口的需求向本国产品转移。
e)进口下降,同时储蓄相应增加。
6、用资本流动下Mundell-Fleming模型讨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15分)
7、写出Solow经济增长模型,求出均衡的资本量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并求出积累的黄金法则。(15分)
8、写出Ramsey-Cass-Koopmans最优增长模型,并求出修正的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15分)
ccer1996年经济学原理试题之二
宏观经济学(共40分)
四、(本题5分)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1989年6月比1988年6月上升了26.5%,1990年6月比1989年6月上升了1.1%。1989年6月一年期居民储蓄存款的年利率为1 1.34%。计算消费者在1989年6月存入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后来实现的实际利率。这个实际利率最早在什么时候才能为公众所确实知道?
五、(本题5分)1994年比上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隐含价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又译为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为16.7%。假设1994年平均的市场汇率为8.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而1993年平均的市场汇率为9 .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以1993年平均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为1,计算1994年平均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假定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3 %)。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六、(本题12分)给定下列宏观经济关系:
Y=C+I+G
C=a+bY
I=e-dR
M=(kY-hR)P
Y=国民收入;C=消费支出;I=投资支出;G=ZF支出;R=利息率;M=货币需求;P=价格水平;b=边际消费倾向;a、e、d、k、h为常数或系数。
写出:(a)IS曲线表达式;
(b)LM曲线表达式;
(c)总需求曲线表达式;
令a=800,b=0.63,e=7500,d=20000,k=0.1625,h=10000,G=7500,M=6000,P=1
求:(d)均衡产值Y;
(e)均衡利率R;
(f)消费水平C;
(g)投资水平I;
(h)证明消费、投资和ZF支出之和等于总产值;
(i)假定ZF支出增加到8500,重复(d)到(g)的计算。
(j)ZF支出增加“挤出”了多少投资?
七、(本题18分)
本题符号比较复杂,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