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自然物品有价格而无价值?
黄焕金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商品有价值,那么当价值大于其市场价格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意味着亏损。价格是价值的实现形态与方式,如果价格小于价值,那么就等于有一部分价值是不能通过价格而得到实现的,所以形成亏损。
有了这个共识就好办了。
无偿获得的自然物品之所以没有价值,是因为当它的市场价格不断下降,甚至近乎于零时,也未见发生亏损现象。这就证明了,这种物品的价值等于零。如果它有价值,那么十分显然,一旦它的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这个物品的拥有者就会感受到亏损的发生,感受到亏损的压力。比如当它的价值是10时,如果价格下降为9,则会产生1的亏损额,如果价格下降到1,则会产生9的亏损额,亏损越大,物品的拥有者所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当然。如果价格大于价值,比如是12,那么就出现大于价值2个单位,这样,物品拥有者就会获得2的超额利润。
证明非常简单,但结论却难以得到人们的理解。为什么?因为人们无形中抱着价值越大越好的心态,认为价值越大,获利就会越大,怎能说“价值越大亏损的可能性越大”呢?
为什么无偿获得的自然物品没有价值却有价格?这是因为那些有偿获得的同类物品,需要耗费成本代价,而这种耗费必须要有价格来实现它的补偿。这样,这些有偿获得的物品所维持的价格,就成为无偿获得的物品具有价格的原因。因此,归根到底,无偿物品的价格,是由有偿物品的代价耗费所形成的价值决定的。
比如,假设某个人白拣得一个手机,它对于他来说没有价值,但有价格。为什么呢?因为其他人获得手机需要耗费一定的价格,不是无偿的。而他们之所以需要耗费价格,那是由于生产经营手机需要耗费成本,这些成本需要一定的价格来补偿。这样,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使手机具有价值,它将手机维持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正由于手机价格被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这个白拣得手机的人的手机才有价格。但这个手机对于他来说没有价值,因为他可以将手机价格不断下降至近乎零点,也不会产生亏损现象,这就说明他白拣得的这个手机并没有价值。
自然物品就它的自然存在来说并没有价值,而它之所以有价值,那是因为开发自然物品必定耗费劳动与资本的代价。比如石油就其自然存在来说,是没有价值的,但由于需要耗费成本将其从地下开发出来,所以它就凝结着相应的代价耗费,从而具有价值。如果石油象河水那样存在于地表,那么石油将象水那样廉价,几乎没有价值。可能有人说,如果地表上的石油只有极少数量,不能满足需要,那么这些石油不就有价值了吗?这个问题实际上也象白拣得手机那样,有价格而无价值。通过以上的道理完全可以解释。
可能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稀缺的,因此说它无价值是天大的荒谬。但按以上道理,它仍然是有价格而无价值,因为自然资源虽然稀缺,但如果你是“白拣得”自然资源的,那它对于你来说仍然是无价值的,而它之所以有价格,那是由于开发类似的资源替代品需要耗费成本,这个成本维持了一定的价格,从而使自然资源具有价格。
200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