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的招生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三类:权贵型博士,以在职的各大权力机构的富贵阶层组成,这部分博士占据7成。高校博士,就是高校青椒教师,2成。非定向博士,也就是草根博士,1成。
其实草根考名校博士竞争非常激烈,因为7成是给关系户的,这7成里面的人要关系有关系,要资源有资源,很多人也是本硕名校毕业的。是考博里面最常见的权贵阶层。这部分人考博士2个月复习时间足够了,甚至有复习一个星期也能考上的。因为这些人关系硬有资源。高校青椒教师由于科研的积累,考试能力自然强于学生,在发论文方面也是强于普通硕士,因此青椒教师考上的概率仅次于权贵博士。名校里面最珍贵的是非定向博士群体,这个群体有相当一部分出身草根,本硕学校卑微,没有关系没有背景,这群草根数量庞大,因此竞争异常激烈,且这部分草根博士仅仅占录取人数的1成。可见草根的逆序之难不亚于上青天!但是正是这个1成的非定向博士群体却往往支撑了整个名校博士的科研乃至就业,创造了华丽的科研业绩和就业神话!
非定向博士群体其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群体,在没有关系通过硬考考上的博士往往是货真价实的博士生。这批群体及时没有博士导师的指导,也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和毕业。但是这批非定向博士群体往往缺乏资源、出身较为底层、缺乏社会经验的历练,因此在学校风光之后也会遭遇现实的冲击。但是这批群体绝对是考博最辛苦和辛酸的一个群体。大部分的博士导师更倾向于招聘有资源或者背景较好的在职研究生,而非草根博士,只有在关系户和权贵博士意外落选或者主动放弃读博士,这个时候才有草根博士的出笼。因此草根博士的数量是非常稀少的!向每所高校的草根博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