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394 5
2014-07-28

      博士毕业、择业在即,时感困惑和焦虑。而立之年,事业、家庭两茫茫。现在我们年轻一代,城市发展、国际变化洪流把我们都卷入一个漩涡。我们面对职业,只有忙碌;面对家庭,充满了对温馨家庭的期待,却又感到泰山压顶。事业无成,在这大洪流中,我们都是无根的浮萍,如何撑得住那份孝和爱呢?前几天嵇少丞教授发表的“我的盛夏照片”让人对他自在舒适的生活羡慕不已。自己在德国慕尼黑留学这段时间,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中国文化、科技和生活都有些不同的认识。不妨对比中国的年轻人和德国的年轻人,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些差异了。




     孔子言,三十而立。我相信很多中国年轻人以此自立,想在而立之年有番事业。就中国教育历程推算,本硕博读完,在30岁的时候,我们应该工作了几年,或者正在寻找就业机会;有了小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此时,大多早已或开始为生活、科研项目奔波了。但组里的很多德国同事,有30岁正开始读博的;有30多的女同事还没有结婚的。大多都是在市里租房子,坐轻轨、踩自行车上班。他们没有我们那种大浪冲击的紧张,没有头顶大山的那种压力,生活得很潇洒和自在。他们依旧全世界各地旅游,周末cycling, hiking, barbecue,drinking beer… 除此之外,看电影似乎也都喜爱。边喝着啤酒,聊着电影,更带劲。可旁边的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哪个电影. 惊讶于他们有时间看那么多电影。自己在国内读博士这几年,基本没有周末,项目、论文忙得晕头转向。兴趣爱好,少得可伶了。


  

     美国对阅读能力的优良培养是公认的。组里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同事,在瑞士读大三,来这里实习两个月,几年九月去香港理工大学实习。我拿了写了近4个月约1.6万字的综述论文给他,请他帮我检查语法问题。他1天就帮我看完了,修改的地方都非常中肯。

                                                                          

     什么同意年龄的年轻人,我们生活狭隘,感到生活压力大呢?国家发展是大背景,决定了我们的现状。德国的教育、医疗和保险都比较发达。德国大学教育2014年起恢复免费。老人的生活、健康基本能得到保障。年轻人因此不必担心父母的生活条件。而且德国交通比较发达。即使不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工作,也可以较为方便地回家探亲。另外一个层次,中西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对待生活、人生的态度的不同。其实,对待职业和家庭,德国年轻人也有我们类似的困境。以慕尼黑为例,德国宇航中心发的工作全职税后1600欧左右。但是慕尼黑的房价、物价是全德最贵的,压力还是存在的。年轻的德国人基本没有购房的想法。一个不现实,另一个他们觉得买房了就固定死了,假如换地方工作就麻烦了。

   

    为何他们对待生活还是这么潇洒呢?还如此的Gemütlich(办公室对面的同事Christian告诉我,来德国一定要记住Gemütlich。)呢?我问过他们类似的问题。他们对生活的质量、幸福感观念很强。他们的回答是生活就是生活,工作是工作。生活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工作为了生活。这让我想起马云的一句话,40岁以前,生活就是工作;40岁以后,工作就是生活。这硬是把人生劈成两半,40年的定型,40年后不一定改的过来了。马云现在就还忙着呢。对于现代年轻一代的我们,在国家发展水平达不到的情况下,再绑上“有房有车”成家条件等传统观念,使得中国的年轻人过早、过多背上很多包袱,消磨创造力,甚至拖垮。


来源:宋泽阳的博客   原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117-814977.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28 09:55:53
楼主说的很对,大概国内的人比较没有安全感,需要赚的物质先获得安全感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8 09:56:52
hwhshyl 发表于 2014-7-28 09:55
楼主说的很对,大概国内的人比较没有安全感,需要赚的物质先获得安全感吧
功利的想法,大家抱着的心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8 10:03:18
中国社会保障没有那么好,所以大部分人没有安全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8 10:10:22
李攀 发表于 2014-7-28 09:51
博士毕业、择业在即,时感困惑和焦虑。而立之年,事业、家庭两茫茫。现在我们年轻一代,城市发展、国 ...
说的很对,很现实,现在的社会。不管是都大学读研读博士,还是自主创业经商,大多数都是为了更有钱。更富有。而在其间,却很少有人说因为社会需求而去做这些事件,大多几乎所有人都是抱着个人的需求而去做事,继而因此忽视了社会需求与发展。就好比经济过热发展不是建立在社会需求与承受能力之上的。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环境的日益恶化。所以呢,作为一个理性人来讲,不要仅仅对待自己理性,要同时对待社会要有理性的态度,两者结合,才能创造和谐美好家园与自生和谐美好生活环境与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8 10:56:23
Like what I have mentioned before,
the basic problem is we have too many people.

Historically speaking,
We have talent to enjoy our lives peacefully, even at a ease rhythm.

Suddenly, so many counterparts emerge.
The severe competition drives us crazy.

We are not born to be a hard labor,
but the inappropriate age kicks us into a nightmare.

If  you raise up a Germany kid in typical Chinese family,
I can guarantee you that he is no different from us.
Thank you buddy for you impressive topi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