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3890 11
2014-07-29
时值7月,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校方大概没有预料到,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和闫浩老师的离开引发学生热议。“非升即走”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教师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发言权有多大,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1994年,清华出台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应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

  人事制度是现代大学内部制度的核心,“非升即走”也好,“多级分流”也罢,这类从美国舶来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尽管早在二十年前就引入我们的高校,对于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确实颇有成效。但在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高校中,人们在潜意识里还是将高校教师视为“单位人”而非“社会人”,“非升即走”带来的鲶鱼效应难免引来争议。

  通过“非升即走”等严苛的管理手段治庸治懒,当然无可厚非,但在制度设计上缺乏严谨、粗枝大叶,也必然会“误伤”能者。事实上,德国也借鉴了美国的“非升即走”等管理制度,但这项制度之所以能够成功“复制”,关键之处在于他们对考核对象的区别对待,对基础科目看重教学,对专业课程才看重科研。

  然而,在我们的高校治理语境中,尽管多数教师岗位划分了教学科研岗位教师、专任教学岗位教师和专任科研岗位教师等三个类别,但在教师聘任上,每类岗位的考核标准并无明显差异,往往是“一刀切”。像这次被“分流”的方艳华、闫浩等老师从事英语写作、微积分等基础课程,过度的学术指标,不但会分散教学精力,还可能从客观上助长学术研究滥竽充数的现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廉思历时一年多调研完成的《工蜂—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称为“工蜂”族。报告显示,作为高知群体,高校“工蜂”族也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很多青年教师必须早出活、快出活、多出活,有时也不得不搞关系,甚至花钱买版面。

  有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实质意义的“***压力”。说到底,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应该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评价在教师考核中的缺失,教师在学术指标的压力下异化为“工蜂”,甚至因为没有完成科研任务而被赶下讲台,种种怪相显然是在教育本质上越走越偏。毋庸讳言,在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高校,管理者在权力幻觉的支配下难免变得强势,也很容易忽视教师的权益。在人事管理等方面,随意划定标准确定教师能力的高下,简单设定“非升即走”的流程,就难免出现。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时刻扣动社会神经。要培养优秀的人才,还得靠优秀的教师。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不单需要推动考核标准的科学化,更要切实尊重教师的个体权利,把教师能力评定权交给学术共同体,赋予个体更多发言权、决定权,而不是将他们视为任由行政权力支配的“工蜂”。
来源:燕赵都市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29 17:31:36
其实教得好远比研究的好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9 17:34:39
mycpcw 发表于 2014-7-29 17:31
其实教得好远比研究的好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当然是这样,中国的学术不够纯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9 18:56:3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时刻扣动社会神经。
老师,这时候该保护你的人在哪?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9 22:13:58
pensifia 发表于 2014-7-29 18:56
老师,这时候该保护你的人在哪?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
其实高校的教师除了需要激励,更重要的是需要脱离功利社会的大环境,因此需要ZF拿出更多资金把高校教师养起来,这样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创造出新知识,才能真正做好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29 22:21:24
确实啊,现在高校需要适当地淘汰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