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6287 40
2014-07-31
热烈欢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院投资系顾露露老师于2014年8月1日下午3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

感谢顾老师抽出时间和大家进行在线的学术交流。

大家现在可以在下面就国际投融资回复提问。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顾露露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投资系副教授,院长助理,金融学院留学生导师组副组长。


讲授课程:
本科课程:《投资学》、《国际投资学》、《CFA中级财务报表分析(英文)》
研究生课程:《应用计量经济学(英文)》

研究方向:国际投融资

个人简历: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金融学博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经济研究匿名审稿人;
2005年至今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投资系任教。

近期科研论文:
1.Gu Lulu, W.R.Reed (2013).“Chinese Overseas M&A Performance and the Go Global Policy.” Economics of Transition(SSCI) 21(1):157-192;
2.顾露露, W.R.Reed.《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116-129;
3.顾露露.《A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1994-2009》, 博士论文,2011年1月;
4.顾露露.《中国制造业对外跨国并购的行业选择研究》,《学习与实践》,2007年5月,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5.顾露露.《文化差距与中国企业的逆向跨国并购整合》,金融与投资论丛,2007年7月;
6.顾露露.《中国高等教育私人成本收益》,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3月;
7.顾露露,高全胜.《专业英语教材语料选择的实证分析》,翻译与文化,2007年1月;
8.顾露露.《后跨国并购时代的新联想整合问题》,金融与投资论丛,2006年5月;
9.顾露露,周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研究》,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月;
10.顾露露.《企业品牌并购与风险规避》,当代经济,2005年2月;
11.顾露露.《电子贸易-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新方式》,理论月刊,2005年2月;
12.顾露露.《加强出口贸易信贷管理,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学习与实践,2004年12月;

国际学术会议:
1.2011新西兰经济学年会,入选工作论文《One for All or All for One, Using Multiple-listing Information in Event Study》,作者,2011年6月,新西兰惠灵顿;
2.2010新西兰金融论坛,入选工作论文《Chinese Overseas M&A Performance and Go Global Policy》,作者,2010年2月,新西兰奥克兰;
3.美国AIB年会,入选工作论文《Government Strategy and Chinese Overseas M&As》,独撰,2009年6月,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学术成果:著作、教材
专著:《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31 08:49:49
坛友sxghp:
请问银行业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应当如何进行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谢谢老师

A:
你好!谢谢你的问题。我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不多,谈不上深刻认识。直观的感觉是这样:任何企业在融资时会考虑到融资成本问题。经典文献显示,自有资金融资成本,银行贷款第二,最后才是资本市场融资,如企业债券、私募、风投,或上市等(见融资优序理论),这是一层;二者,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的区别在于有形资产占比较低,可抵押品少,企业信用等级低。但是对于资金提供方而言,其风险远远高于大企业,其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是正常的。而且小微企业的贷款特点应该是单笔需要资金量小,但是次数频繁,这样会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对于传统的银行业而言,在现有的运作模式下,除非ZF提供政策支持,否则是没有多少吸引力,强迫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贷款是有违市场化初衷。

那么政策支持行不行呢?治标不治本。商业社会无论是银行业还是小微企业都会利用一切政策套利。如中国的假外商投资。没有政策还好,一有政策,运作、监管成本高不说,还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中国的农业税政策,古人黄宗羲就发现,中央ZF农业税越减,农民负担越重。要政策支持是财政直接给小微企业拨款,而且能保证真金白银给到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主手上。


个人觉得ZF应该扶持国内的私募和风投的发展,为高新技术的小微企业提供孵化器。在国内为风投公司创造资金顺利退出的机制,提高私募和风投参与小微企业投资的吸引力。只有私募和风投的大量发展,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而传统行业的小微企业要能正常搭上银行业融资平台的班车,除非现有的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倒逼机制下,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创新产品路线,改善管理和服务。光靠ZF出政策不是长久之计。

一孔之见,不知道算不算回答了你的问题?


对于具体的银行业的金融产品设计问题没有研究,抱歉!建议参考目前的互联网融资平台公司的做法和咨询银行业业内人士获得更佳解决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08:49:50
坛友辛迪瑞拉1号:
顾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的是——如何评价一次并购案的得失?有没有一些较为程式化的内容,还是每次都根据情况而定的机动指标来衡量呢?比如宏观经济周期、新技术的产生,或者双方文化的冲突等等,这样子!谢谢您!

A:
你好!谢谢你的提问。关于并购的得失成败,应该主要看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否因为并购而得到了增值。而这种内在价值的增值,通常是通过获取对方的市场、新的产品生产线、新技术、营销网络或其他战略资源而实现的。并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并购战略制定、并购交易过程以及并购整合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并购的成败,也就是企业内在价值是否能够增值。
并购战略制定主要体现在对并购目标公司的选择。主并公司根据不同的战略目的遴选目标公司,如果主并公司是为了扩大销售市场,那么他就应该在目标公司的地域和区位选择上和主并公司形成多元化。如果主并公司急需扩展新的产品生产线,那么目标公司就应该锁定具有和本公司产品线有差异的目标公司,以此类推。正确的战略选择是并购能带来公司内在价值增值的基础,也就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并购交易过程主要有对目标公司的估值、谈判沟通能力和议价水平、并购溢价水平的确定、融资政策的确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手续文书的程序化活动等。要以的成本,的融资方案成功完成一项并购,每个环节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都很高,经验也很重要。
并购整合是管理问题。涉及到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的企业文化,地理距离和沟通成本高低等问题。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并购才是成功的并购。
总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并购就像是一个小伙子找对象到步入婚姻,以及婚后是否幸福的过程。首先他要相中一个姑娘。他相中的这个姑娘必须是他对今后的婚姻家庭生活的理想状态的战略目标前提下开展的。(当然这个姑娘也要相得中这个小伙子,否则洞房花烛夜拿把剪子自残可不是好玩的,就像恶意并购中的毒丸计划。)并购谈恋爱的过程就像定价估值、谈判沟通的过程。到谈婚论嫁见丈母娘时就像议价和并购溢价水平的确定过程。结婚买房子装修的钱从哪里来就像融资方案的确定,结婚以后的磨合期过后,能够和妻子、妻子一家和睦相处就是并购的整合是否成功,家庭是否获得协同相应。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对于并购成败的绩效衡量标准有很多。如有看财务收益数据的(ROA,ROE等),有分析企业托宾Q值的,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运用事件研究法考察股东的财富效应。这主要是对上市公司的一种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在假定市场有效的前提下,运用股票市场数据计算并购的异常回报率。采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并购的成败要结合并购战略来看。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并购成败主要应该是看并购后3-5年的中长期绩效。因此这种投资模式和证券投资的短期绩效还是有所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11:25:55
老师您好,中小企业经常关注的问题是:1)如何从投资者手中,拿到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2)在手上握有大把资金时,如何去协调投资与融资的关系?3)融资是否意味着“找关系”,如何做好融资?
谢谢老师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12:52:56
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我们亲爱的顾老师进行交流,我想问顾老师2个问题:
1、请问当前关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的《上市公司退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如何去把握?
2、对于当前A股市场上的3家未股改公司能否今年达成股改的目标?S佳通股改方案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证监会及国资委的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16:18:12
很高兴和顾老师在论坛上发帖交流,想问顾老师如下问题:
1.我们知道,中国大陆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着保税区转型、自贸区建设,这些对于中国对外投资及中国获得FDI和其他投资有哪些综合影响。
2.接1问,中国获得FDI及其他投资时,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会对中国的股市有哪些影响,对于A股、中小板、创业板三个板块来说。
3.中国对外投资近两年越发活跃,但实际上有很多投资并购并不成功,而且行业、地区差别非常明显,您如何看待中国目前资本走出去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