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7 8
2014-07-31

    内容摘要: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是永恒的,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尝试融合多种方法论,大幅创新研究范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创新的议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革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计划。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规划主要包括:(1)应发展一种可以综合确认人类作为社会关系的整体和社会关系的自主主体的方法论;(2)找到特定的可以综合识别集体斗争和个人选择这两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模式的方法,来阐明微观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3)应该在“复杂劳动—使用价值—价值—剩余价值”而非“简单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关系的基础之上,分析资本主义;(4)应该阐明“再生产—生产—消费”循环中的关系;(5)创建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的方法论,对资本主义替代模式的发展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6)需要创建一种能够阐明“使用价值—熵—生态系统”的关系的方法,从而有助于克服生态危机。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局限性;方法论;资本主义;范式创新

  作者简介:金炯基(1953- ),男,韩国大邱市人,韩国庆北国立大学(Kyungpook National University)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韩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和韩国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8-0085-07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不仅再次引发关于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还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学创新的必要性。主流经济学无法预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而且未能为克服这场危机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方法。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不能够完全解释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面临着严重的异常情况和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所说的危机,这与他们理论相关性的有限有关,需要通过理论创新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变。全球经济危机后,创新经济学立即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克鲁格曼(Krugman),2009;霍奇森(Hodgson),2009],人们正在寻求新经济思想。①

  全球经济危机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中实现复兴提供了新机会。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批评资本主义的一门学科,本质上是危机经济学,而不是主要关于经济增长的学科。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少有能推动其向前发展的创新,部分原因可归咎于理论的原教旨主义,拒绝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非正统方法论,而这些非正统的方法论可能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金(Kim),2011]。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复兴,我们要摈弃没有发展的僵化马克思主义[谢尔曼(Sherman),1995]。所以,区分马克思主义中的有活力的和僵化的思想、补充《资本论》中的遗漏点是必要的。马克思是永恒的,但是也需要超越马克思[内格里(Negri),1984]和超越《资本论》[勒波维茨(Lebowitz),1992]这样的愿景。为了丰富其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尝试使用与自身方法论不同的方法论,还需要通过突破性创新实现其研究范式的显著转变。

  一、现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是基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方法和理论,然而,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资本论》中有些理论因其失去兼容性而应被摒弃,而另一些理论因其已过时而应重新建立。此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发表于1867年的《资本论》不能充分解释一些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中,应尝试使用其他形式的非正统的经济学方法。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释资本主义的三大危机,即经济、生态和生计危机,在资本主义的新趋势下又可以概括为全球资本主义的出现、国际金融资本的主导和新自由主义的盛行[金(Kim),2001]。此外,需要选择可以应付这种危机的民主政策和寻求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的替代性经济系统。为此,有必要在人与自然以及在社会与历史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并创建一个用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框架。

  在建立这样一个新观点和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主要参考,因为它最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事实上,《资本论》提供了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的最基本理论。可以说,《资本论》是资本主义的一般理论。马克思在其中对人类、社会及资本主义的深入洞察,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

  然而,由于《资本论》是在19世纪中叶基于英国资本主义写出的,难免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此外,《资本论》在解释资本的再生产时逻辑上存在局限。由于这个局限性,《资本论》不能够阐释工资—劳动力的再生产——资本—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元素[勒波维茨(Lebowitz),1992]。②由于《资本论》分析了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以价值计算的经济,所以它不能阐释基于人与对象之间关系的以使用价值计算的经济问题和基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问题[金(Kim),2001]。因此,《资本论》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因为没有工资—劳动力和自然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本身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解释经历了深刻结构性变革的资本主义现实中也有其先天局限性。因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假定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改变,所以它不承认资本主义随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而改变[布瓦耶(Boyer)&塞拉德(Saillard),2002]。此外,它不能充分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趋势和资本主义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基于经济还原论(它解释了以经济变量为依据的所有社会现象)和类还原论(它解释了以阶级斗争为依据的各种社会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往往忽视经济、政治、文化的动态交互作用,低估了除阶级矛盾以外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自主权。③

  此外,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在宏观上分析了资本主义整体的生产方式,但是很难在中观层面上分析资本主义的制度。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解释了以阶级或集体斗争为依据的经济现象,因此,在阐释源于经济主体的个人选择的微观现象上存在局限性。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于其革命性的特征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往往会低估制度改革的动力。这一特性阻止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出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的政策选择。④

  由于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旧有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使得理论和现实之间脱节。在解释经历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且失去了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资本主义现实时的弱点,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面临危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决定性地又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危机。这场危机源于理论体系的内部问题。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着一场范式变革危机。

  二、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议程

  我们需要一种新模式,对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创新来克服当前面临的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创新议程就是要提升其理论的解释力,在资本主义体系内,提供可行的渐进式发展模式或超越资本主义的可替代性的经济体系。为实现该议程,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神和原则下,追求新观点和方法论。如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想要成为改善人们实际生活这样一门学科的话,那么它就需要进行彻底改造。

  建立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方向,主要表现为:

  第一,建立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和生态都是完整的一体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应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轴及人和自然的关系轴形成一个理论框架。在此理论框架下,研究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对人的生活与自然会带来什么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集中研究“人对人的剥削”,却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剥削、剥夺”。此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即技术的发展之上。如果可以解决这一理论缺陷,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能阐明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替代发展模式。

  第二,构建一个包括再生产领域及生产领域和金融业以及实体经济部门的理论框架。在21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领域中,创造知识的再生产领域,远比即时产出的生产领域重要得多。全球金融资本的变动和随之变动的汇率、利率、股票价格等已成为控制实体经济的决定性变量。现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专注于大规模生产经济与实体经济,却不能够阐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因此,创建可以分析知识生产和分配对价值创造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的新价值与分配理论,构建包括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资本积累和危机的理论是必要的。

  第三,建立一个把全球资本主义而不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框架。从传统上来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直是国家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它界定为一个民族国家内形成的资本—劳动关系,限制了对生产关系的分析。但是,现在全球化已经成为大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各种资本之间和资本—劳动之间都存在竞争。因此,有必要把研究对象拓展为全球资本主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创新,重置其研究对象,变民族资本主义为全球资本主义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各种不同国家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和全球资本主义范围内的资本—劳动之间的关系上。确立了全球资本主义这个研究对象后,创建一个新的全球经济秩序的议程才可以实现。

  第四,为了对全球资本主义范围内民族资本主义的时间变异和空间多样性进行分析,还需要建立一个对单个国家的制度和经济主体行为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资本主义在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形式,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有着特定经济主题的制度和行为。一方面,金融制度⑤代表经济主体之间的斗争结果和选择的变量;另一方面,这个变量可以影响主体间的斗争和选择,因为它不仅被机构监管,而且可以改变这些机构。因此,拥有能够针对制度和行为进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就可以识别具体资本主义和处理各种有关资本主义内的体制和社会改革问题。

  第五,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要提出新的经济体系来代替现存社会主义,同时还要为这一愿景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某种危机。因此,为了建立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彻底地分析解体的真正原因,及完全摒弃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乌托邦和不民主要素。此外,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应该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的替代经济体系,从而为新社会运动指明方向。

  在建立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过程中,应吸收各种异端的合理内核,比如,经济学调节理论、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此外,本着“从实际出发,寻找真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构建基于人的现实生活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有两个方向。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化扩展,以此试图克服其自身方法论内核中的片面性;二是广泛扩展,旨在克服宏观领域的微观基础缺陷。

  通过深化扩展,新研究领域可以包括原来不被探索的领域。比如,工资—劳动力、生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广泛扩展,后凯恩斯经济学、调节理论、积累的社会结构(SSA)理论、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及分析马克思主义等等都可拿来借鉴参考。

  图1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化扩展和广泛扩展的分析框架。这里,x轴表示广泛扩展:生产关系(宏观层次)→制度(中观层次)→个体(微观层次),而y轴表示深化扩展,生产方式(经济)→生活方式(文化)→生产条件(自然)。另外,x轴还表示分析水平,而y轴代表其界限。从传统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开始就从生产关系来解释社会结构和变化。在马克思看来,人们不受自己意愿支配地进入社会生产的关系中(马克思,1859)。因此,可以说,人们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整体。其中,生产关系已被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定义为结构主义(阿尔都塞,197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学术月刊》(沪)2013年8期 作者:金炯基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mkszy/mkszzjj/201407/t20140729_1271147.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31 17:34:53
1、2、4、5、6已脱离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论。3是白费,脱离不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17:36:26
qi509 发表于 2014-7-31 17:34
1、2、4、5、6已脱离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论。3是白费,脱离不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了。
能不能别光给结论阿.好歹楼主也花了功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17:48:57
haojie_yu 发表于 2014-7-31 17:36
能不能别光给结论阿.好歹楼主也花了功夫了.
长篇回复需要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17:53:41
先顶再看,,,好深奥的样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31 19:06:27
全球经济危机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中实现复兴提供了新机会。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批评资本主义的一门学科,本质上是危机经济学,————危机经济学,和稀缺经济学不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