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152 7
2014-08-02
首先说说这个公式△r=p△y+y△p。选择的p是初始的价格,而y则是调整后的y。也就是说,p与y不是一个时间点上的,也就是说它位于需求曲线之外。而根据它,又推出了

△r/△y=p+y△p/△y

也就是
MR=p(1+(y/△y)/(p/△p))
得出MR=p(1+1/e)

问题就是这里的y与p既然都不是一个时间点上,不在曲线上,怎么得出来的弹性?为什么能划到1/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2 19:25:24
就是一个时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19:31:36
943689135 发表于 2014-8-2 19:25
就是一个时点啊
你仔细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19:46:44
其实是R=py,R1=(p+△p)(y+△y),于是△R=R1-R=y△p+p△y+△p△y.△p△y近似等于0.于是这里有了近似的概念,这个式子是微分形式的,所以时间就近似为一点吧。而且我感觉后面是纯粹数学角度的算法,不对别打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19:56:31
As_Asheep 发表于 2014-8-2 19:46
其实是R=py,R1=(p+△p)(y+△y),于是△R=R1-R=y△p+p△y+△p△y.△p△y近似等于0.于是这里有了近似的概 ...
首先就算是趋于零的极限也不能这么求。你可以画出图来,看矩形的差。举个例子前期(p,y)=(6,8),后期(5,10),变化的就是1*8+-2*5=6*8-5*10。就是书上也是明确说了要使用后来的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2 20:20:41
ヴ天ミ狼 发表于 2014-8-2 19:56
首先就算是趋于零的极限也不能这么求。你可以画出图来,看矩形的差。举个例子前期(p,y)=(6,8),后期 ...
这个应该就是指点弹性吧。ps:你说的这种情况是要用另外的算法,因为你举的例子已经不满足△p△y近似于o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