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复旦求是进修学院和高盛集团联合主办的复旦求是财富大课堂在杭州举行。高盛(亚洲)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在主题演讲中指出,2014年,与美国经济增速加快、欧洲经济缓慢复苏相比,中国宏观政策放松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可能很有限,基建所主导的投资反弹将不可持续。
哈继铭指出,二季度,中国宏观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货币上的微刺激政策,使得GDP“保住了7.5%”。“三驾马车中,出口要看天吃饭。投资短期内有拉动作用,但持续性有待观察。消费虽然总体比较稳健,但冷热不均,部分行业明显回落。”哈继铭表示。
他强调,房地产和制造业目前处在回落的状态中,与之相比,目前投资方面增长态势较好的是基础设施。
“但我们认为,这是不可持续的。”哈继铭表示。
他指出,之所以基建投资无法持续,是因为供给过剩和费用两大问题。“近几年对于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于人口密度低的内陆省份。这与过去集中于人口稠密高的沿海地区形成鲜明对比,一些匆忙上马的位于内陆地区的基建项目未来未必能保证利用率。”除此以外,哈继铭担忧,即使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该行业的资本收益率和股本回报率持续下跌,其对民资的吸引力也很难说。
哈继铭预计,刺激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小。“启动于2011、2012和2013年的三轮刺激政策,分别拉动经济反弹18个月,12个月和6个月,为A股市场分别带来33%、23%和15%的上涨。”他指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