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8.5%,增速惊人。这显示,在人民币升值和严重负利率局面下,物价疯狂上涨的趋势继续加剧。而鉴于中国官方迟迟未能拿出魄力,迅速、果断终止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并且将此前小幅加息的手段改为大幅加息,因此中国仍将继续向着通货膨胀的泥沼最深处迈进。
据说中央党校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是:通胀受到的关注已经超过了腐败!是的,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莫?
是以局部利益或某一阶层利益之得失为检验标准吗?以牺牲“长期通胀”为目标的发展(GDP或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形式主义吗?——这与“水灾、雪灾、震灾拉动消费”的论调何其相似乃尔!?长期居高不下的通涨又意味着什麽?是赤裸裸的财富掠夺与贬值!是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的下降和历史的倒退!老百姓麻木了,或许因为他们是老百姓,可是学者、专家们也麻木了吗??万马齐喑不是更可怕的灾难吗???
正待尽己所能大声疾呼时,忽然看到某先生仅仅镇定自若地说了一句“意料之中而已啦”。——试问这种评论是什麽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代表了哪个阶层的利益?说得客气些,这种态度,至少是对绝大多数劳动者利益的漠视!说得客气些,持这种态度的人代表的阶层,正是促成通涨的一种力量!
据消息人士说,“央行知道一切,他们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能作为。加息对许多领域是非常有效的,可加多了房产泡沫破裂,把银行套牢那可不得了,所以只能慢慢破,谁也不担责任。经济环境,民生环境与仕途无关。”呜呼!像众多国企一样,“预算软约束”这一制度“短板”,早已决定了银行业对经营风险的认知水平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出现随意放贷而“套牢”或呆坏账等问题难道不是迟早的事情吗?农行佳木斯分行佳南支行正副行长先后自杀的典型案例,还不能发人深省吗?上述消息人士官本位十足的“老好人”论调,看似着眼大局维护金融安全,实际是在偷换概念,掩盖矛盾,把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与具体风险混为一谈,让全国人民为某一阶层的“失利”买单!正如董登新教授所言,“通货膨胀只能让穷人更穷,让社会弱势群体生活更艰难,从而加剧社会矛盾与社会动荡。”中国的老百姓何其悲哉!
通货膨胀的危害已经使各国将反通货膨胀列为首要任务,长期居高不下的通涨意味着货币政策的低效或无效。在国外,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负责货币政策的部门及领导要承担失职的责任,有的因此而下台。但在中国,在某些官老爷眼里,老百姓的命都不值钱,生活水平下降又何足挂齿?
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4 17:52:27编辑过]